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09281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1 家庭环境对教育成就的影响12 家庭背景与家长参与22.1 社会阶层背景32.2 父母养育子女的风格42.3 家庭抱负42.4 母亲角色42.5 一些其他因素53 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53.1 家长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53.2 家庭教育应因年龄施教63.3 家长应学会赏识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63.4 转变家教观念,重视家庭环境影响63.5 改善情感气氛,鼓励直接表达情感73.6 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7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摘要 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的两个大方面来分析家庭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分别为家庭环境对教育成就的

2、影响、家庭背景与家长参与,其中包括:社会阶层、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家庭抱负、母亲的角色。分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词 家庭 环境 成绩 影响 学校是面向全社会所有适龄儿童开放的,中国古代“有教无类”的思想便反映了教育面向全体适龄人群的。我们知道,学校运用社会构建,其组织与言语更为中上阶层儿童所熟悉,这些儿童更可能具备能支持其价值观和态度的家庭体验,接受过认知技能的培训,以助于他们适应学校的需求。儿童早期家庭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以下家庭环境对学生成绩所产生的影响。1 家庭环境对教育成就的影响儿童在学校与社会的位

3、置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首先,让我们来观察两位能力相等的五岁入校生,甲生来自工人阶级而乙生来自中产阶层家庭,为什么从起始阶段开始甲生的成绩就可能低于乙生呢,我们在甲生与乙生的差异性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带入学校的文化资本、对是非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语言能力与认知技能、家庭结构与父母和子女间的互动等。在甲生举止不当时,其父母迅速施行惩罚,最通用的方法是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加以恐吓,取消任何特权,或用皮带抽打。乙生也受惩罚,然而方式却截然不同,他父母采用推理、使其内疚与羞愧的方法灌输价值观。甲生接受的社会化培训或许有助于生活于间或危险的环境中,但却不能帮助他适应课堂情境下的要求,如创造性或独立思维。

4、甲生或乙生可能形成不同的语言模式。他们讲相同的母语,但是,来自中产阶级的儿童除学习适用于任何阶级儿童交谈的“大众”语言之外还学习正规或详尽阐述的语言。受限制的“大众”语言越多就越限制了儿童将新想法与观念概念化的能力,而正规语言能使乙生应对更为复杂的想法与感觉。例如,现代儿童多数学习英语、奥数,为以后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知识技能。而受这样的课补课类型教育的儿童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水平较高的家庭。因为他们的家庭负担得起额外的教育支出,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儿童家庭则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多数家长看重子女的教育成绩,但是他们激励教育的方式却存在差异。工人阶层的家长期望子女在学校“举止得当”,强调对权威的遵循与

5、服从,这是工人阶级工作所必备的举止行为,而中产阶级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强调独立于自我定向,这在决策与从事白领工作中很重要。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家长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而且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学会欣赏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据调查,困难生家长经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的仅占28%,而优秀生家长则占78%,两类学生家长在这一问题上呈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过大而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能够有更多鼓励、欣赏孩子的行为,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则更多的是埋怨、忧虑。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得到鼓励与欣赏,尤其是学习困难学

6、生,但他们难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满足。2 家庭背景与家长参与儿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背景以及家长支持他们教育中所采取的行动。父母养育方式与其期望队确立儿童的教育日程至关重要。期望是家长对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预期的希望。家长若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调查中得知,两类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期望,都希望小孩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接着能找一份好工作,有的甚至还希望小孩能够继续进修或出国留学。由表三可知,优秀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期望要明显高于困难学生家长。这两类学生家长的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而

7、家长的这种期望效应,在学生的身上也体现出来,所以两类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期望非常高的人数最多,占96%,学习困难的学生仅占30%。对于放学后和周末的活动、观看电视、家庭作业和其他与学校相关的政策的指导方针给予了儿童框架结构并有助于树立目标。儿童在学校去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父母在其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问题在于父母何种行为对儿童学习成绩可以形成积极或负面影响。父母的参与受限于他们社会与经济因素、参与的机会、自身对教育的观念态度。影响学生成绩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阶层、早期家庭环境、父母养育子女的风格、母亲与子女

8、互动的“类型”、母亲工作的影响、父母对学校决策与活动的参与情况、家庭与学生的抱负、家庭的子女数量等。家庭中子女越多,父母与子女互动的时间越少。 2.1 社会阶层背景 家长对教育的参与过程的参与因社会阶层而异,大量的研究已侧重于儿童从家庭生活中带入学校的“文化资本”的探索。其中一些文化资本有助于学校学习,另一些则没有促进作用。事实上,社会阶层地位也能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并导致不同的学校体验。比如,那些母亲受过教育的儿童的文化资本为教育体验提供了有用的资源,而其他较低阶层的文化资本提供的资源却不被诸如教育等社会统治机构所重视。较高社会阶层的家长积极操纵子女在学校与家庭中的教育,而较低社会阶层的家长则

9、按学校的要求去做,很少超出要求。这两类家长的教育价值相似,在学校待遇也相同。然而,较高社会阶层的家长具有更多的文化资本,一旦得以运用,其子女将受益,与教师交谈时他们则更为轻松,并较积极地参与学校活动。与他们相比,出于工人阶层的家长在应对学校与教师方面则感到不轻松。中产阶层家庭倾向于在家庭内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料,如书籍、报纸与杂志。这样的学生在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在阅读成绩测试中分数高于较低社会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阅读、去图书馆以及参与学校活动,此外还参观更多的博物馆,听音乐会,放假期间提供格外的教育机会,所有这些活动都加强了教育价值观并补充了学习内容。学生家庭背景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

10、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藏书数量。一些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与家庭藏书数量成正比相关。虽然不同社会阶层背景之下的儿童都进入了大学,但他们的文化资本却与就读的大学类型密切相关。学生对大学的选择与家庭背景、朋友、自身对生活机遇的态度等有关,此外,长期的差异表明来自低社会经济状态下的学生的收入水准、教育目标、教育抱负、研究生就读情况低于那些来自较高社会经济状态下的学生。2.2 父母养育子女的风格 父母养育子女的风格也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权威型、溺爱型、自由型的养育风格的学生成绩起消极作用,这样背景下的学生辍学率较高。以推理为导向的权威型养育风格中,父母要求严明,同时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认可其自

11、主权,这种风格对学生成绩有积极作用,它涉及到父母高度的监控、高度的支持与参与、儿童高度的心里自主权等,在一些社会,结构严谨而具内聚力的家庭与高成绩相关联。家教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一环,一个人生存的文化环境对一个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孩子如果生活在某种氛围中,就会受到那种氛围的影响,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形成某种气质。所以,作为家长的,本着对孩子终生负责的态度,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教育孩子形成开朗的个性。一个乐观、开朗、热情、勇敢的人,在工作中总给人生龙活虎的感觉,而一个沉默、内向、孤独、胆怯的人,在工作中却只会给人一种畏畏缩缩的感觉,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良好的个性又是需要父母

12、用爱去塑造的:鼓励、赞扬、肯定、支持,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批评、指责、打骂、否定,只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2.3 家庭抱负 家庭与学生对未来的抱负是另一个受阶层、民族或种族影响的要素。那些设立高标准和较高抱负的家长的子女更可能取得较高成就。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即科尔曼报告)涉及范围最广,它证明了家庭环境对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和社会阶层背景是导致学生间差异的首要决定因素,次之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即同一所学校内其他学生的背景。另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研究由克里斯多佛詹姆斯与其他人一起操作,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家庭特征是学生学校环境

13、中的主要变量。实际上,詹克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背景占据教育成就变量的一半以上。不管是用什么样的衡量标准,如职业、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等,家庭社会经济状态及大地预示了学业成绩的好差。2.4 母亲角色 贫困中的母亲因与教室相处的不适以及缺乏社会的支持而不太可能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因父母不参与而被迫为自己制定教育计划与决定的儿童更可能辍学。而参与子女教育的父母能对这些负面影响加以补偿。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全日制工作的母亲能很好地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她们的子女表现较好,而全日制工作影响的是子女放学后的监管时间,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 其他证据表明了母亲常年与学校教育过程的影响。例如,接受教育的母亲

14、在激励子女学习成绩方面与其他父母讨论相似的策略,但是他们对这些策略的适用与实施因社会经济层次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通过对子女的学习施加各种影响,报培训班等措施。来自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学校系统中表现得较好,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家长具有较高的管理技能。事实上,一些中产阶层的家长可能在子女出现问题时试图“控制”学校并采取行动,而低层次的家长则在与学校的互动中感到无助于疏远。2.5 一些其他因素 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家庭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过分溺爱现象普遍。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现如今,

15、家庭原有的教育功能淡化了,孩子受到了父母过度的呵护和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十分普遍,孩子很少甚至不参加任何家务活动。拔苗助长现象严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过大,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简单。过高的期望,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出外打工成为热门,“留守孩子”增多。同时,离婚幅度上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逐渐增多。不少孩子普遍缺乏归属感,心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家长信息接受滞后。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使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

16、了很大的信息差,造成了沟通与施教上的困难。3 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3.1 家长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亲近书香,能为孩子做出表率,就能达到润物无声、迁移默化的效果。同时,家长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环境。家长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学习进步、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父母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从读一些轻松、有趣的作品开始。我们知道马克思、华盛顿、安徒生、茅盾等这些伟大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父母都热爱文学和艺术,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美的家庭空气中。.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示范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2 家庭教育应因年龄施教 我们应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