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109147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教程文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财政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一节财政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IS曲线 LM曲线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一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财政 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公债 税收 二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ilizers 财政工具本身具

2、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 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 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1 税收自动变化 2 转移支付自动变化 3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 衰退 产出 个人收入 税率不变 税收会自动 可支配收入会减少得少一些 消费需求下降的少一些 从而使衰退得以减轻 累进所得税 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 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 衰退 失业 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 抑制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抑制消费需求下降 减轻衰退 衰退 收入 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产品价格有下降要求 但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维持的支持价格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抑制消费需

3、求下降 减轻衰退 政府审时度势 斟酌使用 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 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 逆经济风向而行 扩张性财政政策 萧条时 总需求 总供给 存在失业 政府增加支出 减税等措施 刺激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 繁荣时 总需求 总供给 存在通货膨胀 政府减少开支 增税等措施 抑制需求 相机抉择时要注意 时滞不确定性挤出效应 预算赤字 政府支出 收入 的差额 三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 支出 的余额 功能财政 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 需要盈余就盈余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凯恩斯主义思想 年度平衡预

4、算思想 衰退时 收入减少 税收减少 赤字 为了减少赤字 要么减少政府开支要么增加税收 加深衰退 平衡财政预算 凯恩斯功能财政思想 衰退时 收入减少 失业增加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 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开支或者减税 加大赤字 减轻失业 四 赤字与公债 弥补赤字的途径 外债 构成真实负担 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影响政府信誉 使用要更为谨慎 向中央银行借债 实际是增发货币 结果是通货膨胀 国内借债 购买力向政府转移 引起利率上升 要稳定利率 必须增加货币供给 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具有再分配性质 不视为负担 向国内外公众借债 出售政府资产 1 IS曲线陡 财政政策效果大 五 财政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

5、y IS r LM y IS r LM kg g IS kg g IS 解释 左图 IS平坦 d大 i对r反应敏感 i e dr 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右移 导致r上升 引起i大幅减少 致使y增加不多 挤出效应 Crowdingouteffect 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投资降低 y y 挤出 挤出 画在一个图上 y IS r LM IS kg g IS IS y 挤出 IS曲线陡 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挤出效应小 所以财政政策效果大 r4 r1 y1 r2 r3 r5 y2 y3 y4 y5 y LM IS1 IS2 IS3 IS4 IS5 IS6 扩张性财政政策 IS曲线右移 LM越陡 利率r

6、上升得越多 对私人投资的挤出越多 y增加得越少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r 2 LM曲线平 财政政策效果大 没有挤出 挤出 完全挤出 财政政策无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总结 财政政策效果大小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d和r的大小 因为i e dr 如果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大幅上升 而且d值又大 那么挤出效应就会很大 财政政策效果就小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 r 或者d 就会造成完全挤出的情况 此时财政政策效果为零 如果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上升幅度较小 而此时d值又小 那么挤出效应就会比较小 财政政策效果就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r上升幅度 r 0 或者d 0 那么

7、挤出效应为零 财政政策效果达到最大 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 在央行的存款 银行库存现金 尚未待出的款 货币创造过程 设 某人把10000元存入A银行 现金存款比例rc 1 法定准备金率rd 16 超额准金率re 3 问 货币供给M 原始存款 商业银行吸收到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 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的超过最初存款部分的存款存款总额D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基础货币H Cu Rd Re

8、货币供给M Cu D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率道义劝告 货币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 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 货币政策效果就强 y1 y2 y LM1 LM2 IS r e g t tr1 y d1 r IS曲线 LM曲线 投资函数 i e dr IS平 LM陡 货币政策效果大 y3 IS IS1 y4 r kh mh y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 通货膨胀时期 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 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厂商悲观 即使央行放松银根 投资者也不愿增加贷款 银行不肯轻易借贷 尤其是遇到流动性陷

9、阱时 货币政策效果很有限 2 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到利率 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通胀时 尽快消费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衰退时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马拉车前进 简单 货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 马拉车后退 复杂 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复苏 3 外部时滞 利率下降 投资增加 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时间 4 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 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利率提高 国外资金进入 若汇率浮动则本币升值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本国总需求下降 若汇率固定 央行为保证本币不升值 必然抛出本币 按照固定利率收购外币 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初始点E0 收入低 为克服萧条 达充分就业 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IS右移

10、 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 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 r y y0 y2 E1 E0 E2 IS2 IS1 LM1 LM2 r2 r1 r0 y1 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LM右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如果既想增加收入 又不使利率变动 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 r y y0 y2 E1 E0 E2 IS2 IS1 LM1 LM2 r2 r1 r0 y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萧条不太严重 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严重通货膨胀 紧缩性货币提高利率 降低总需求 紧缩财政 以防止利率过高 不严重的通货膨胀 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 扩张性

11、货币降低利率 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 经济严重萧条 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 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试求 1 IS LM模型 均衡产出及利率 并作图进行分析 某宏观经济模型 单位 亿元 c 200 0 8yi 300 5rL 0 2y 5rm 300 解 1 IS LM模型为 y 2500 25r y 1500 25r y 2000 r 20 2 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20亿元 为实现充分就业 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追加投资或货币供应分别为多少 2 设扩张财政政策 政府追加投资为G 则i 300 5r G 新IS方程为 200 0 2y 300 5r G与LM方程y 1500 25r联立方程组求得y 2000 2 5G 当y 2020时 G 8 设扩张货币政策 政府追加货币供应为M 则m 300 M 新LM方程为300 M 0 2y 5r 与IS方程y 2500 25r联立方程组求得y 2000 2 5M 当y 2020时 M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