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108804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资料: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精编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善心是真善(正方)Vs善行是真善(反方)(一)立论阶段正方一辩立论 (时间3分钟)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方认为善心是真善,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心”有思想的意思,故“善心”并非仅指善良的心,全面概况的说指行善的思想。“善行”则指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接着我们解释真善,“真”为本源,本性,未经人为修饰,“真善”即指本源的善,不含杂质的善。众所周知,意识决定形动,巴莱克主张意识作为世界的本源,而善心作为一种意识,是善行的指导思想,善行只是善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善心是根源,所以善心是真善,接下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善心作为善行的指导思想引发的是发自内心

2、的善行,是一种纯粹的奉献,而善行却并不代表着善心的存在。关心他人不求回报,捐钱捐物只为把心中的善传递下去,大家在这善心的传递中收到的是感动是幸福,这是善心引发的善行。而许多只有表面文章的善行则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这样的善行我们称之为伪善行,昔日成龙、章子怡的诈捐门还未平息,近来红十字会的丑闻也让大家对善行有了望而却步的感觉,打着行善的口号确污秽着大众纯净的善心,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这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在没有善心引导下的善行与真善背道而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能说善行是真善呢?第二,善心不但可以促使善行而且可以阻止恶行。这是其作为善行思想的本质特征,就如作家的思想对他们所写的文章具有决定作

3、用。南丁格尔在善心的引导下救助了无数人,孙俪在善心的引导下呼吁保护动物,盖茨在善心的引导下将大部分的家产捐给非洲儿童,种种善举都因为他们有善心。固然,社会中不是人人有能力行大善,可只要拥有善心就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小善,有时候我们没有能力行善,可心怀善念不是比冷眼旁观好很多么?地震中我们自顾不暇,无法在旁边拉别人一把,可也不会在背后推人一下啊。第三,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善心其形而上的地位无可撼动,当地震来临,泥石流汹涌,网友们自发的祈福活动,国家倡导的默哀,深深地温暖着每一个人,善心就是这温暖力量的源泉。轻点鼠标,低头闭眼并没有带给灾区人民物质上的补给,但我们的关怀我们的爱由此传递,真知道的祈祷难

4、道不另人感动吗?我们无法飞扑前线去救人,可我们的祈祷却是前线战士、灾区人民,甚至华夏每一个人的精神食粮。种善心,得善果,善心,真善也。反方一辩立论 (时间3分钟)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辩题。善,是指有利于他人的,慈善的。而善心的意思是有一颗向善的心,善行指的是社会公认的,结果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由于“善”这个形容词的限制,我们承认,善心和善行都是善的,在这个前提下,对比哪者更真,哪个更善。我方认为善行是真善,基于以下三方面:第一,从辩题本身来看这个判断性的辩题需要我们首先给出一个标准,由此来判断善心和善行,到底哪个才是真善。善心是内在的,潜藏于人思维的一

5、种想法,是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的。“心”的主观性使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善心,如果他不把善心付诸于行动,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无力”;相反,善行是可见可感的好事,它客观地存在着,从其产生的良好效果来看,不仅可以横向接受社会的考察,还可以纵向的接受历史的评价,从而更能判断出是否真善。所以,只有把客观产生的效果作为评判标准,才能更好的体现善,逼近真善。而只有“善行”具备以上的客观条件。第二,从“真”的角度来看,善行更加真实,更加体现善的意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任何人得到好处就没有善存在。”我们在评判事物是否善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其有无使他人使社会得到福利,而不是看是

6、否想着要使社会获益。雷锋之所以为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把精神落到了实处,切实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好处。善行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只要做了,就比只有“善”的空想要有意义得多。第三,从价值导向来说,善行是真善所倡导的务实精神的体现。如果说善心是一张充满美好意愿的空头支票,那么善行则是一张实实在在可兑现的灵通卡。我们鼓励大家“日行一善”,而不是“日想一善”;我们称赞人“乐善好施”,而不是“成天想着乐善好施”。只有去行善,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也只有让善的行为充满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综上所述,大家都行善,才是真的善,所以我方认为善行才是真善。反方观点:善行比善心更重要。谢谢主席,

7、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探讨善心与善行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方的观点是,善行比善心更重要。首先,“善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好心肠”。我们将“善行”定义为“有善心引发的一种能产生好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善心是集合A,善行是集合B,那么我们认为AB。无论某人是个多坏的人,但当他做了件产生好结果的事,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这个善行,是由于他内心那一丝善心的驱使。 善心与善行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善心”存在于思想上,存在于精神世界里,是一种感情、心理状态,而“善行”存在于实际的实践之中,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是会产生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我们不能否认善心对一个人思想境界

8、的重要,但是,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的确,心怀善意却无所行动者,与为社会和他人付出实际行动、做出有意义贡献者相比,哪一个对于社会更有价值,相比之下,我们也就可以得出,善行比善心更重要了。 接下来,我方将由此进行进一步的阐述。首先,让我们在同一个标准下看待善心和善行哪个更有价值。两个拥有同样的经济实力的人,都有着一副好心肠,其中一个为穷苦山区捐赠巨额善款,一个却无所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明显可以比较出是捐赠的善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那又是什么使善行更具价值和意义呢?是它们带来的良好的结果。反之,善心仅仅只是空想,没有任何行动,对实际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是没有现实价值的,由此我们

9、可以看出善心不如善行来的那么重要。 其次,善心从何而来?我们认为,善心是受他人善行的影响而来。是小部分人为身边的人或事件付出了努力产生了好的结果,使更多人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有实际效果和意义的,有好结果的行为。使得更多人拥有善心,是更多人懂得做出善行,从这个层面看来,善心又是人们实施善行的结果,是这个世界传递善的源头,因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善行比善心更重要。 再次,我们要强调,现代社会是现实的社会,凡是都要看实际的结果。善心是精神上的,善行是实际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作为实际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我们不可能更多地靠精神过活,这是不现实的,我们依赖于实际的事物。精神不能填饱肚子,但是

10、米饭可以。善行比善心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它符合了这个世界更看重于实际价值的特点,更符合人类生存的现实。 有人说,把梦想付诸行动才真够有意思,仅仅怀揣想法而没有行动是不会有结果的。在善的表达上也是如此。我们为何要“善”,是我们希望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善、享受善、拥有善,而只有善行,才能将善传递,让善盖满世界各个角落。这是善心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当善心与善行两者要比出个孰轻孰重时,我方的观点是,善行比善心更重要。(二)驳立论阶段反方二辩驳正方一辩理论(时间2分钟):善心不是真善,善行才是真善如果你有善心而没善行就好像纸上谈兵,谈了很多还是无从下手,所以没有善行的话善心的话好像一堆废墟,如果你一直说你

11、有善心但你从来没有去表现你的善心,这有用吗?没用。因为无论心是怎样,但行动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东西,才能解决实在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不可能以精神为粮食。 一个社会也不可能靠善心来支持,也许心很重要。但造成结果的却往往是真实的行动。最后我还想问你们个问题,你们有善良的心而没去行动,你敢说你很善良吗?请搞清楚当你说出善良的时候,应该有你所做的事实依据。要不然人家问你你善良在哪啊?你总不能回答我有善心啊,这样你能说服人家吗?不能吧。所以你应该有实际的行动。如果你在有了善良行动的基础下你就可以雄纠纠气昂昂的说我是很善良的,因为那个时候你就有事实的依据,你也可以为你的话负责,人家问你怎么善良的时候

12、,你也可以有很多的依据回答人家。 心善就是好吗?好心办坏事呢?这个时候你的善心还是真善了吗?如果还是,那么它善在哪里了呢? 1.记住在自由辩论中用“主观违心主义”反驳-言简意赅,节约时间! (善行是看得见的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从善心上,你不知他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无力!) 如果善心是真善,那只要你有了善心就有了真善?! 请问这世界上又有几人许会连善心都没有?那人人都真善了? 连最大恶极的人都有善心(良心未泯),在加上“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那真善得来可真是全部费功夫啊! 然而,虽有善心的我们,有几个人敢问心无愧的说,我做到了真善!? 那为何我们的社会还如此迫切的呼唤和追求真善?难道吃饱了撑着

13、了? 正方二辩驳反方一辩立论(时间2分钟):善行不是真善,善心才是真善 有善心没善行,那这不是真的善心。人,只要真有善心,就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来作出善行,教育子女,感化周围的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是潜移默化的,治标治本的。有善心必有善行。但有善行未必有善心,有些大贪官、大罪犯、企业家、大明星也捐钱,是善行,一时帮了人,但他们中的部分人只是为了换回一个好名声,好为将来牟取更大的利益打下基础。他们的这种假善心,一时帮了人,但从长远看,是为了更狠地加大贫富差距,必然还是对社会不利。伪善的人,善行都是一时的,他的善行只是恶行的一张假面。真正给社会带来好处的善行还是有善心的善行。明朝朱柏庐老师说过,善欲人知

14、不是真善善心是善行的源泉和动力,不是所有的善行都是真善,而所有的善心都是善没错。首先,我们要明白,行动,是在心的指导下。行动,是有善意和非善意之分的,举个例子,我热心照顾一个无子女的老人,不管四季如何更替,我始终如一。这是个善行,大家不否认吧?然而,我这样照顾这个老人,是别有企图的想讨好老人,骗取他的信任,在他去世后,得到他不菲的遗产!很明显,这样的善行不是真善!现在到处都有人在打着救死扶伤的幌子在骗钱,如果不看到现象的本质,就会颠倒黑白。善心注重个人内心修为,以慈悲为怀,哪怕没有善行让大家看到,但是有善心的人不会做恶,至少是不会危害他人和社会。善心是真正的善,是本能的善行。一个有善心的人不可

15、能不去做善事,哪怕是举手之劳的善行,但他却是发自内心,无需回报的。而有的善行只仅仅是一次善意的行动,并非发于自内心的善行,不是发自内心的善行,必有所图。(三)质辩环节(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一、二、四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一、二、四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正方开始,双方三辩交替提问。)正方提出的问题正方:我给一个小孩100元钱,请问这是善行吗? 反方:那我倒想问问这种行为背后是一颗善心吗? 正方:请正面回答! 反方:如果你是

16、心怀一颗善心做这个行为,那就是善行!如果你不是怀着善心,那你做出来的这种行为,有怎能会是善行呢?(利用善行和善心之间的关系) 正方:善行是真善,那么所有的善行都是真善吗? 反方:对方辩友问“所有的”,也就是认同了绝大多数善行是真善!只是对少部份善行存在疑问! 那我就来回答你,就善行本身而言,所有的善行,都是真善! 正方:对方说善行是真善评判的标准又说善行是真善,请问同一个事物其自生能成为评判自己的标准吗? 反方:我们说的是善行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请对方辩友用心倾听。 善不是靠做出来的,难道是靠想出来的吗?正方: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一两件善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辈子的善事,试问没有善心作为基础,怎么可能做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