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108781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2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十二单元骨与关节感染1.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A 机体抵抗力低B 细菌毒力过于强大C 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D 局部血运不好E 肢体活动过早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 白色葡萄球菌B 霉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大肠杆菌E 肺炎双球菌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A 窦道的形成B 死骨的残留C 瘢痕组织增生D 机体抵抗力低E 细菌毒力太强4.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A 骨膜血管断裂B 骨的滋养血管栓塞C 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D 病理骨折E 身体抵抗力差5.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A 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B

2、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C 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D 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E 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6.儿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A 胫骨上端B 胫骨下端C 股骨上端D 股骨下端E 肱骨上端7.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A 血行感染B 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C 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D 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E 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8.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A 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B 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C 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D 局部引流E 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9.慢性化脓性

3、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A 单纯窦道刮除术B 单纯死骨摘除术C 切开引流术D 大量抗生素应用E 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10.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指征,是A 有死骨、死腔骨包壳薄弱B 发热,局部红肿,有死骨、死腔C 开放性骨折感染,骨折尚未愈合,有大块死骨D 骨包壳充分形成,有死骨、死腔E 死骨分界不清,有死腔与窦道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局部引流的原则,是A 应尽量避免切开以免形成窦道B 应待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时进行C 临床诊断经明确抗生素治疗数日无效即行引流手术D 在软组织内可触及脓肿时方施行E 待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后再施行12.早期诊断化

4、脓性关节炎,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A X线照片B 血沉C 血培养D 血细胞计数及分类E 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13.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关节液区别点,在于A 粘稠度B 臭味C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D 积液量的多少E 红细胞量的多少14.化脓性关节炎经穿刺及关节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时,应当A 调整抗生素种类B 调整并加大抗生素全身用量C 增加关节穿刺次数D 增加关节内抗生素用量E 切开引流15.化脓性关节炎后期关节已有破坏与增生,强直已不可避免时,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A 避免负重B 加强活动C 固定于功能位D 行关节融合术E 物理疗法16.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下列哪

5、项无价值A 是否有高热等急性全身表现B 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与皮温明显增高C 血和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D 浮髌试验阳性E 关节液是否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17.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局部穿刺的正确方法是A 一次穿入骨髓腔B 一次穿入骨膜下C 逐层穿刺D 不可穿入骨髓内E 仅刺入软组织即可18.骨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全身滑膜面积最大的膝关节B 脊柱椎体C 活动最多的髋关节D 负重最大的踝关节E 肌肉最不发达的腕关节19.临床诊断脊柱结核,下列哪项指标最有价值A 局部疼痛肿胀B X线摄片C 穿刺液作结核菌培养D 消瘦、贫血、盗汗及食欲不振E 结核菌素试验20.X线片上成

6、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的主要鉴别点,是A 椎体的破坏程度B 是否有死骨形成C 椎旁软组织阴影D 椎间隙是否狭窄或消失E 椎体骨质疏松的程度21.骨关节结核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手术治疗A 有明显死骨,较大脓肿B 经久不愈的窦道C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D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衰弱,重度贫血E 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抢救关节功能22.诊断成人脊柱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A 有低热,盗汗史B 血沉快C 结核菌素试验(+)D X线摄片示椎间隙狭窄,相邻椎体边缘模糊E 全身虚弱、贫血23.在治疗早期膝关节滑膜结核中,除全身治疗外,局部治疗最恰当的措施是A 制动B 穿刺抽脓,注入抗痨药C 穿刺抽脓,注入抗痨药+制动D 滑

7、膜切除术E 膝关节加压融合术24.单纯滑膜结核的X线表现是A 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B 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破坏C 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D 骨质密度增高E 骨膜反应性增生25.早期滑膜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的可靠依据是A 累及关节的数目B 血沉是否正常C 关节间隙是否狭窄D 结核菌素试验E 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26.全关节结核是指A 关节内积液增多B 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C 血沉明显增快D 关节疼痛严重E 病变累及骨、软骨及滑膜27.骨与关节结核的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A 常形成流注脓肿B 常形成窦道C 死骨可经窦道流出D 寒性脓肿不会穿破肠管,膀胱等空 腔脏器E 关节结核可出现梭形肿胀28.诊断

8、成人脊柱结核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A 细菌培养B 血沉C X线照片D 结核菌素试验E 血尿常规与血生化检查29.骨关节结核窦道形成继发化脓感染时与慢性化脓性脊椎炎在X片上鉴别诊断的要点是A 一般只影响单个椎体,椎间隙正常B 椎体骨质密度增高,硬化,椎间隙变窄C 椎体骨质疏松,脊柱呈竹节样融合D 椎体边缘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增宽E 一般影响多个椎体,椎体变形,椎间隙正常30.诊断成人腰椎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A 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B 贫血、血沉增快C 腰痛、活动困难、棘突扣痛D X线片示椎间隙窄,椎体邻缘模糊E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31.成人脊椎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上的主要鉴别点是观察A

9、 椎体破坏的程度B 椎体破坏的数目C 椎旁软组织阴影的形态D 椎间隙是否变狭窄或消失E 椎体骨质疏松的程度32.一般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是A 破坏较明显,进展快,又很靠近关节软骨的单纯骨型B 全关节型早期C 病灶内有较大死骨D 单纯滑膜型E 窦道长期未愈合33.髋关节全关节结核合并冷脓肿形成,诊断确定后最好应A 立即进行切开引流B 立即进行病灶清除C 应用抗结核药物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D 应用抗结核药物24周后行脓肿搔刮E 髋人字石膏固定,并应用抗结核药物34.12岁男孩,跌跤后当晚自感全身不适,发热,左膝部疼痛,经用青霉素3日无效来院。检查左股骨下端肿胀,有局限性深压痛,膝关节内有积

10、液,活动障碍,潮红不著,体温39.5,白细胞计数1810的9次方/L,中性90%,血沉80mm/h,诊断A 风湿性膝关节炎B 化脓性膝关节炎C 股骨下端化脓性骨髓炎D 创伤性膝关节炎E 股骨下端骨肉瘤35.9岁女性患儿,8天前突发左髋剧痛,左下肢活动受限,伴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及食欲不振,急重病容,贫血,体温38.7,脉搏100次/分,左大腿近端肿胀,皮温升高,但外观无异常,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深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 左髋关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B 左髋关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C 左髋关节结核D 左大腿软组织炎症E 左股骨近端恶性肿瘤36.男性患者20岁,半年前曾患右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经治疗后好

11、转,但局部有窦道形成,常有少许稀黄色脓汁流出,近四日瘘道口闭合,但出现高热,局部压痛明显,并有红肿,X线片示有死骨存留,而且包壳形成充分,应立即A 瘘道切除,一期缝合B 骨钻孔手术C 死骨摘除,植骨术D 切开引流E 瘘道搔刮术37.8岁男孩,右小腿轻微外伤后发冷发热(39.5)5天,右小腿上端肿胀,剧痛,局部皮温高,肤色正常,白细胞计数2510的9次方/L,X线片未见明显变化,局部穿刺,针达骨膜下时抽出黄色脓汁,首先应考虑为A 急性蜂窝组织炎B 化脓性膝关节炎C 化脓性骨髓炎D 滑囊炎感染E 胫骨上端骨结核转变为膝关节全关节结核38.幼儿,7岁。骤然起病,恶寒高热3周,右小腿肿痛,膝关节活动受

12、限右小腿弥漫性红肿,广泛压痛,膝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关节穿刺为浆液性渗出,X线片示右胫骨上端骨皮质散在虫蚀样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血象:白细胞总数15.610的9次方/L,分层穿刺见软组织内与骨膜下大量蓄脓,切开引流后体温下降,急性症状消退,其转归是A 痊愈B 形成慢性骨髓炎C 形成硬化性骨髓炎D 形成Brodie骨脓肿E 以上都不是39.男孩,8岁。左大腿下端肿痛,查体:体温39.5,局部皮温高,深压痛,穿刺抽出少量脓性液体。进一步治疗中,下列哪项是最关键的A 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B 患肢制动C 全身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D 局部减压引流E 避免外伤骨折40.5岁男孩,突起高热,畏寒

13、3天,伴左膝关节肿、痛就诊。查体:左侧膝关节明显红肿、压痛,活动时疼痛剧烈,浮髌试验(+)。下列处理哪项欠佳A 局部固定B 大剂量静脉注射抗生素C 关节内注射抗生素D 全身支持疗法E 切开引流41.男患,26岁。截瘫,双下肢肌力级,剑突以下痛,触觉消失,膝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反射阳性,疑诊脊柱结核所致。摄脊柱X线片应以A 第3胸椎为中心B 第5胸椎为中心C 第7胸椎为中心D 第9胸椎为中心E 第11胸椎为中心42.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混合感染,发热,体质虚弱,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 抗结核药+抗化脓菌感染药物B 穿刺抽脓,注入抗痨药物C 小切口引流D 彻底的病灶消除术E 局部MgSO 4 湿敷,谨防

14、破溃,禁忌切开43.一个5岁男孩,低热颈痛数月,检查颈部旋转受限,X线侧位片可见寰椎向前脱位,咽后壁增宽,其诊断最大可能为A 外伤性寰椎脱位B 自发性寰椎脱位C 咽后壁脓肿D 寰枢椎结核E 寰枢椎畸形44.一女性病人,28岁。妊娠后期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查体见第7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X线片示第6、7胸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膨隆,血沉60mm/小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胸椎转移癌B 胸椎结核C 胸椎血管瘤D 化脓性脊椎炎E 胸椎间盘脱出45.26岁,女性患者,平素有背痛,乏力与低热,分娩后出现下肢瘫痪,检查胸椎9、10压痛,平脐以下痛觉减退,下肢痉挛性瘫,血沉加快,首先应考虑是A 脊髓蛛网膜炎B 脊髓肿瘤C 硬膜外腔脓肿D 胸椎结核E 横断性脊髓炎46.24岁,女性患者,背痛,体检发现胸椎角状后突畸形,伴低热,血沉增快,主要考虑是A 脊椎肿瘤B 强直性脊柱炎C 脊柱骨性关节炎D 胸椎结核E 化脓性脊椎炎47.第7、8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恢复工作已一年。近3个月来又出现背痛乏力、盗汗低热和双下肢无力症状。查体第7、8胸椎局部有明显叩击痛,双下肢肌力三级,巴彬斯基反射(+),血沉增快,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A 非手术治疗,卧石膏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