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7312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教学问题困境的主体存在性解读【摘 要】教学问题及其表现之间的关系是实践中困惑教育教学工的一个难题。由于理解的、意义的、存在的、创造性的教学观点的不同生长水平,为了把握教学问题的实质就需要一种理性的广阔的视野。通过考察教学问题及其困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工之所被规定的存在、教学工如何觉察自身的存在,会为回归生活世界,重新考察教育问题及其现象,重新审视教育生活世界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学问题;教学困境;主体性存在教学问题及其问题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命题,解读这一命题存在多学科视角,既有哲学的也有实证的。教育学实践信念乃至学科观念的形成与完善都不能缺少对该命题的深厚的理解与剖析。在

2、实践工作中,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需要十分清晰地认识到教学问题的本质及表现,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水平。一、教学问题困境的由来教学问题困境也可以说成是教学问题症结。所谓教学问题困境指的是人们有关教学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践问题之间的一种反复阻抗的局面或形势。一些教育工深谙教育理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朴素的教育观点。之所以称其“朴素”,指的是这些教育观念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可能其朴素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理论、实践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沃土上产生的新的东西,是个体理论与实践的“升华”。对这种情况加以仔细分析,就更容易弄清教学问题困境的由来。这

3、里把生长的教学观点按照性质和主体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共分为四类,即理解的、意义的、存在的和创造性的。建构性和预见性用来表征教学观点在何种程度上与教学理论、实践相契合,个体和客体用来区分教学观点所阐明的教育问题与实践问题的契合程度。(一)个体维度从知识的主体意义来讲,不论是学习还是知识的升华过程,对个体而言都是富有意义的,它意味着主体在理解事物的深度上有所提高,对事物形成了新的观点或认识,透过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预见。这即是主体意义上的知识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了对事物的全新的认识,是一种积极的认识事物的活动。(二)客体维度不论是在实践中发挥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还是主体的学

4、习过程,在新旧知识同化与内化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或跳跃。这即是个体知识在升华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特点。教学困境正源于主体实践活动的这一基本特点。在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习以及实践运用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探索活动都会面对这一问题。理论与实践中的各个派别或相互迥异的观点也由此展开。对于理论探索而言,个体意义上的探索或建树当然不可缺少,同时也不能忽视实际问题;对于实践探索而言,客体意义上的探索是最终目的,各种不同的观点都要最终统一于实践活动。当对教育理论或实践活动保持一种理性时,探讨教学困境其实就是从众多实践中发现问题与揭示问题,突破固步自封的桎梏,摒弃侥幸或者是虚妄的心态。只有如此,

5、个体和客体意义上的升华才是有价值的,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探究问题的动力。这不是褊狭的,而是一种广阔的视野。当主体的学习拥有了一种理性的广阔的视野,这种学习才能够从理解的、存在的走向意义的和创造性的。二、教学问题辨析教育科学从它脱离哲学母体的时候就要面临发展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任。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历程。在教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问题的产生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或时代性。教育问题是特定历史阶段的问题,同时又蕴含了教育问题的一般性特征。举个例子,当下教育公平问题备受关注,教育不均衡发展尤为突出。教育公平问题是与当下的国家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密不可分的,同时,教育公平问题本身也是教

6、与学的问题,具有一般性。由此可见,教育现象或事实构成某一教育论题的表现,这些现象或事实围绕这一教育论题展开。简而言之,问题的表现是问题的具体化。正如,病症与疾病的关系。综合以上论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教育现象或事实存在某种断裂教育现象或事实构成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这些现象或事实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甚至存在某种“断裂”。进而可以得知,教育现象或事实与教育问题的对应关系并非是直接的。理解教育现象或事实与教育问题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考虑这些事实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功能的角度把握问题与问题表现之间的关系。单一的某个现象可能是多个问题的表现,在判断问题表现与所从属问题之间的关系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

7、系。正如,发烧病症可以是感冒(又分多种)也可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二)需要掌握足够的现象或事实正是由于现象或事实与问题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在归纳或演绎现象与事实的时候,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科学实验尤其如此。自然科学非常重视数学方法,因为数学能够从形式上保证科学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借助数学和实验手段,一些重大的自然规律相继被人类发现。教育规律的发现一方面依赖于人们对事实或现象的观察研究,从教育实践中获取的知识积累,一方面依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揭示教育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尽管如此,人们对未知教育规律的探索仍需要积

8、累大量的事实和方法,避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片面性。(三)改造教育实践是一种客观的活动这里的客观,一是指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实际行动,二是指改造教育的实践活动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这一点规定了改造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是随意性的活动,而是一种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从认识问题的过程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问题的表现也可能是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成因、认识事实或现象的过程。因而,这种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活动,一种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 由这一点可以得知:从认识教育现象或事实到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封闭的、无头无尾的

9、环。不论是对待教育问题还是变革教育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的认识指引和秉持科学精神的实干活动。这就是分析教育问题及问题表现带来的三点启示。在实践活动中,问题及问题的表现是错综复杂的,基于这三点看待教育问题及问题表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三点正确地揭示了教育问题及其表现的本质联系。三、教学困境中的主体性存在问之所问,是使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必须在存在已然先被领会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领会。而存在必然是存在者的存在,因此,被问及的东西就是存在者本身。问,就是要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存在来。这里透过对教学困境的诠释,主体性存在就是存在者的存在,逼问存在者的存在就是追问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也

10、即主体何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困境中的主体性存在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教育工之所被规定的存在。这种规定即存在者何以存在,教学工如何觉察自身的存在。这种规定性即是主体的生活世界。正是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教育工需要觉察自身的存在,需要问及存在者的存在,从而走向理论与实践自觉。认识到存在的这种规定性或必要性,正恰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回归生活世界,重新考察教育问题及其现象,重新审视教育生活世界,也应该是每个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的必然诉求。这种必然诉求引导教育问题困境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主体生活,这才是意义丰盈的生活世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现象的世界。这是每个教育理论与实践工内心的波澜与涌动,一种对教育生活世界的追问与神思,一种朴素的人格。参考文献1 张奇勇,唐芳贵.学校教育负功能初探J.教书育人:普教版,2002(2).2 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 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4 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何娜娜(*- ),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