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106938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来宾高三模拟)“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上述材料见于()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和材料中的中央人民政府

2、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原则,不会允许材料中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不涉及合作社经济等经济形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2(2018乌鲁木齐高三段考)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解析:联系所学可知,1953年的人口普查是为1

3、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准备条件,A项正确;B项不是政治目的,排除;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口普查,并非只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项错误;人口普查有加强户口管理之心,无扩大税源之意,D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答案:A3(2018拉萨高三联考)下表是新中国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人员与比例情况。以下各项是对此表的理解,正确的是()届数第一届第二届代表总人数12261226党员668(占比54.5%)708(占比57.7%)民主党派274(占比22.3%)284(占比23.2%)无党派284(占比23.2%)234(占比19.1%)A.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B代表包括各党派与无党派代表C体现了社

4、会主义多党制原则D反映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代表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与,充分体现出民主,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得到巩固,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化,且图表信息体现不出,故排除;C项“多党制”的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人员与比例,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民主,D不符合图表核心主旨,故排除。故选A。答案:A4(2018南宁高三质检)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5、或评价共同纲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D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

6、决问题的能力。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1954年宪法时间不符,故排除A、D项;1982年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是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排除C项,本题答案选B项。答案:B5(2018哈尔滨高三统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D194

7、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解析:材料“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反映的是新中国的相关文件,故排除B项;材料“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体现出新中国刚刚建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法律文件是1949年共同纲领的内容,这一文件具有194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故D项正确,A、C项错误。答案:D6(2018绥化高三摸底)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的法案还由

8、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了()A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B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C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解析:从专家座谈会到社会研究部门起草,这些变化都体现出立法程序推进的民主化、基层化,因此本题选择A项。B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特色”二字。答案:A7(2018长春高三期末)有官员在论及我国的基层民主时说:“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9、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这表明完善基层民主()A即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B是健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需要C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群众行使民主权利需要完善基层民主,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基层民主并不是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循序渐进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8(2018沈阳高三期中)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

10、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问题,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非完全的自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联邦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9(2018葫芦岛高三阶段测评)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

11、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B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C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D打击了美国“”的阴谋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3年海峡两岸仍然处于对峙状态,关系没有发生历史性变化,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一个中国和两种制度的内容,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项正确

12、,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两种制度并存的设想,说明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说明我国对台政策打击了美国“”的阴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10(2018石家庄高三评估)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抛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

13、英当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加谈判,遭到中国政府的断然拒绝。因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接受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不平等条约的条件,中国政府的态度反映了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的立场, D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信息与港人治港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11(2018济南高三诊断)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A“一国两制”的制定 B和平统一方

14、针的确立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台湾某机构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海峡两岸海协会和海基会共同承认的原则,结合材料中“1992年”时间信息,可知答案应为C。答案:C12(2018德州高三阶段验收)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解析:香港是资本

15、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A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排除B;C、D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独特的优势”,排除C、D。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湘潭高三摸底)政权建设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法定代表总额为3 045人,共选出代表2 961人,总计报到代表2 878人。本次国大的唯一任务是选举总统与副总统,但是国民党籍代表总嫌国大的权力过小,亟思有所修正,在国大开幕后,他们首先动议修改国大“议事规则”,增加了国大“得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检讨国是并得提出质询建议”的规定。为此,国大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