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106281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九)古诗二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yn)将子无怒(qin)士也罔极(wn)B垝垣(gu) 淇水汤汤(shn) 自我徂尔(z)C陨落(yn) 尔卜尔筮(sh) 隰则有泮(x)D咎言(ji) 渐车帷裳(jin) 士贰其行(xn)CA项,“愆”应读qin;B项,“徂”应读c;D项,“渐”应读jin。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期:婚期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非常 D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旦旦:诚恳的样子 C罔:无。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越鸟巢

2、南枝A女也不爽 B靡室劳矣C尔卜尔筮 D衣带日已缓CA项,爽,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劳,动词用作名词;C项,筮,名词用作动词;D项,日,名词用作状语。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导学号:64952066】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B人穷则反本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DA项,“说”通“脱”;B项,“反”通“返”;C项,“泮”通“畔”。5下列句子表现手法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CA、B、D三项都是赋的手法。C项,运用了比兴

3、的手法。 6下列各句,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 BC DD“说”通“脱”;“于”通“吁”;“泮”通“畔”。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64952067】(1)氓中以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2)氓中的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在文中集中体现这种鲜明的对比的语句是_,_。(3)古诗十九首中用马和鸟比喻怀念乡土情感的句子是_,_。(4)古诗十九首中因思念在外的丈夫,感觉时光流逝,年华不再的句子是_,_。【答案】(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4、(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4)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8翻译下列诗句。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译文:_(2)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译文:_(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译文:_【答案】(1)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2) 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够独自悲伤了。(3)(回想我们)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变心。二、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导学号:64952068】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

5、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毛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9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内容上,这首诗以“时间”为序,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B诗的首章写诗人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表现了伤春之情。C“悠悠苍天,此何

6、人哉?”这充满失望的呼号,体现了诗人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源于无人理解自己的情感,表现了渴求知音的愿望。E在抒情上,这首诗以“情感”为序。“中心”摇摇、如醉、如噎,情感逐渐加强,抒发了心中的忧愁。BDB项,表现的是“忧伤苦闷、悲悼故国”之情。D项,表现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1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样的句子有极强感染力,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抒情特点。_【解析】解答时要分析其抒情方式和句式的特点。【答案】直抒胸臆。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

7、重章复沓。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导学号:64952069】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无名氏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注】驾言迈:驾车远行。寿考:寿命。奄忽:很快。随物化:死亡。1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

8、命也应该尽早打算。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E这首哲理性的杂诗,读来不觉枯燥,反而感到富于情韵,全是因为诗人的思索切近生活,自然可亲。DED项,本诗中,作者虽有盛衰有时、人生苦短之感,但仍发出及早“立身”的感慨,有积极进取的一面。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句表达的却是乐安天命的感慨。E项,除了“切近生活”外还有接触到了诗歌之境主于美的道理。1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_【解析】注意分析诗句是怎样写景的,再结合景物特点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答案】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个“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焦灼与悲哀。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