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105959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也是和你们一样在美术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我已经当了20年的小学美术老师。今天走上这个讲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工作经验,一起进步。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先把今天讲课的提纲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头脑中有个清晰的框架。提纲是这样的:一美术教育发展历史。二、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三、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难点。四、美术学科教学发展趋势。下面我就从第一点说起。一、美术教育发展简史。为什么要讲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呢?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我在美术教育上是走过不少弯路的。我了解的很多老师和我有相同的经历。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

2、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了解了历史上的美术教育流派、教育家和他们的思想,了解了美术教育的历程,你对美术教育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就能对前人的思想进行借鉴、批判和吸收。所以我要讲的第一点就是美术教育的发展简史。从两个方面说,(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历史。(二)、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西方美术教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在世界文学艺术体育各个领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古希腊的教育是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被称为“自由教育”和“完全教育”。美育在当时称为缪斯教育,古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美术、音乐和诗歌的女神命名。古希腊雕塑、绘画、建筑艺术的兴盛繁荣和教育有

3、密切的关系。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其目的不是传授一种谋生的技艺,而是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绘画能够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力和判断力,发展他们优美的感情。古希腊哲人们的教育理论和古希腊雅典学校体现的扬弃狭隘功利主义,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对后世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丢勒等全才式的美术家,改变了美术的地位,为美术教育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技法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人们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重新承续古希腊全面教育的思想,主张在学校开展美育,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从19世纪到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的学校美术教育与国家经济、

4、商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首先是英国人在19世纪主张美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工业技术联系,发动了工艺改良运动。最典型的事件是1851年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工业产品因为造型不美、趣味低下引起人们的批评。美国人看到英国人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业设计水平,在趣味、风格和审美上满足欧洲的需要,也认识到美术教育的作用。美国广泛的图画教育由此开始,但以机械训练为主,表现为工业美术的取向。并促进了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建立,给世界美术教育以重大影响。20世纪,主要有两大思潮。一是创造主义思潮,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运动兴起,美术教育开始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和自由创造。二是出现于美国影响到全世界的DBAE运动思潮。其宗旨是克服以往

5、艺术教育以实用、制作为中心的局限,构造了包含美学、美术制作、美术批评和美术史四方面的学科中心的美术教育框架。这里我要讲一个可以改变我们理念的典型事例。那就是美国的零点计划。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数学和科学学科,中小学艺术教育受到冷落。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20世纪40年代美国先于前苏联四年试验成功了原子弹,而人造卫星却被前苏联领先了。此事令美国朝野倍感震惊和耻辱。10年后科学家和教育界经过认真反思,认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为了研究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1967年

6、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了零点计划项目。这个“零点”就反映了美国人的态度,他们的意思是以前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都为零,现在从零开始。这个科研项目现已投入了上亿美元,参加工作的科学家超过百名。他们在100多个学校做实验,从幼儿园起连续进行了20年的追踪研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对于人类发展和认识世界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过去人们认为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艺术思维是形象思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却认为艺术思维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艺术过程同样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而且两种思维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影响很大,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

7、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等学科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其他很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从零点计划我就想到了“钱学森之问”。请哪位老师说说当温总理去探望钱老,他问了总理一个什么问题?从零点计划的启示,我们又可以怎么回答老科学家的问题呢?当温总理去看望钱学森时,老人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接待总理,可他头脑清晰,仍然牵挂祖国的教育事业。他问总理:“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想我们从艺术教育方面可以找到一部分原因,回答钱老了吧。(二)、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我国现代学校美术教育,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在“办新学”的教育中,美术课程作为实用制图的辅助课程进入了工业

8、学校。人们从科学和实业的角度认识到美术作为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工具性价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司总长,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课程中增加图画、手工、唱歌课等。蔡元培不愧为大思想家,他一贯重视美术教育,把美术和科学并提视为养成国民实力的两大工具。并在小学教则中规定:“图画要旨,在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摹写之技能,兼以养其美感.”可以看出图画课由注重实用价值开始转向审美价值。但因为历史条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得不到普及实现。不过我们知道,当时是出了不少大师和一流的人才。从当时的教育我们又可以得到启示。1923年,国民政府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小学形象课程纲要中,将小学美术的

9、学习拓宽至欣赏、制作、研究三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领域方面,该纲要建议“研究的问题不宜单独教学,最好多备参考品。遇必要时,就在教室里引导儿童自己比较研究”。这一点就是用于现在的美术教学,理念也是很新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十七年中,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56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小学图画教学大纲。它明确规定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图画包括写生画、图案画、命题画和美术谈话四种形式。该大纲还将前苏联美术教育家契斯恰阔夫的一整套美术教育方法引用到美术教学中,用严格的科学程序,训练学

10、生精确描摹事物表象的能力。当时中国教育界独尊前苏联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美术教育法,对以后的中国美术教育影响很大。这套教学方法用在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效果十分明显,但上升到美术教育思想的高度看,仍是一种狭隘的技的训练。”学生只能被动地描摹对象,而不是激情地表现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他们的感情、个性表达和创造力。特别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用这种方法,应该说益少害多。这部教学法一直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远。因为学生时代接受过这种教学方法的美术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会一直用这种方法教下去。1979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课程名

11、称从“图画”改为“美术”,并第一次将美术教学的课业形式分为绘画、工艺和欣赏三部分。1988年到2000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三份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这几份美术教学大纲的实施,不断优化和规范着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同时,开始了美术教科书的改革探索,打破了全国多年以来只用一套统编教科书的局面。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标,继续教育网上有专家的解读,大家可以反复收看,反思教学。二、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要认识当前美术学科重点,我们先来分析当前美术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学科一样,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

12、的学习都是为了应试。美术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在这一点上,似乎还好一点。但仍然存在过分注重双基,忽视审美、创新能力和人文性。在初中这个问题比小学严重。形成这样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因素。美术老师的素养问题、上级行政部门的评价导向、传统美术教学的影响,前面提到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习前苏联的教育,前苏联美术教育家契斯恰阔夫的一整套美术教育方法对美术教育的影响等等。鉴于以前的美术学科教学问题,我认为现在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是教师要明确小学、初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认识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性质,在美术教学中应把握审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基础性地位,我们从小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小时侯不打好基础,就象建房子

13、没打好地基一样。现在的老师还这样说,家长也很认可。他们说的基础指的是中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的甚至就指基础知识。其实小学、初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指双基,还指小学、初中教育为学生的整个人生打好基础。就包括锻炼成健康的体格;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等等。美术学科除了传授双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好的学习方法之外,在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方面有独特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性质。理解了上面这两点,我们就好理解美术学科的重点是在教

14、学中应把握审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基础性地位和人文性性质要通过美术教学中坚持审美性原则得到实现。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学科中具有最佳的优势。日本、欧洲学校美术教学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

15、效果也以看学生最终的作业为主。 这主要受上级行政部门的评价导向。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演戏样的用上很多花样,时间扣得很紧,老师的总结的话语一落,下课铃响了,就是最好。其实正常的学习每一次都不一样,它应该是生动变化的,不一定按老师的引导完成教学任务。中间可能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的来说,中国的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比外国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并不是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勤学苦练”达到的。因为领导对初中美术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美术特长生和以后考上美院的学生来衡量。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多宣传理念,在座的都是优秀美术老师,在评课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我们坚持。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又是集体劳动的成果。老师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把最好的教育给学生。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问题是全力注重技法,其实就算以后学生的职业方向是美术工作者和美术家,审美力、创造力仍然很重要。比如室内装潢设计人员,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技法,更多的是文化、美学修养和创新能力决定设计水平的高低。一流美术家和二流美术家的区别往往不是技巧。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