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5569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比较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革家。1943年,哥白尼逝世400周年纪念会在纽约举行,他被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之一,是当时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东方人。 1.晏阳初先生思想简述1.1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晏阳初先生终其一生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也许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中国古训。他在1988年4月发表的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在IIRR国际乡村改造研讨会上讲话中说:“先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古训中有一条叫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

2、国家的根本,本不固则邦不宁。这虽是几千年的老话,但它却是不朽的真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1.2平民教育思想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是培养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人。它不同于义务教育、贫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不是一种阶级教育。“平民教育”实是“义务教育”的先锋;“社会教育”是“平民教育”的一部分;“平民教育”之受教育者,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平民教育”也就是同是圆颅方趾,同是平等的人,都应当享受同等的权利。1.3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理论”建立在平民继续教育思想,和平民教育整体推进的理论基础上。晏阳初认为:“所谓教育,并非指一般的及普通的教育,普通教育并不难,欲其

3、切合实际方为难事。今日中国,危亡已迫于眉睫,今日所应施之教育为最低限度最基本必不可少者之救亡图存之教育。”他认为其时中国所有的问题是“人的改造”。认识到“中国大部分的文盲不在都市而在农村,中国是以农立国,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农村是85以上人民的着落地,要想普及中国的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里去,所以同仁才决定到定县去工作”。1926年他选择了华北有代表性的大县定县作为平民教育实验区,率领一批知识分子开始了长达11年之久的“定县实验”。2.晏阳初平民教育与新农村发展的比较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普通存在“愚、贫、弱、私”四大病害。提出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贫,以卫生教育治弱,以

4、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这种观点与我们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借鉴作用。2.1晏阳初文艺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晏阳初的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农民的知识力。文艺教育方面,在定县实验中主要致力于平民文学、艺术教育和农村戏剧。编辑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以及简单易认的认字教材,并办了农民报。建立广播站,成立农民剧团等等。其中特别注重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目前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中央提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为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政策调控,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

5、,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2.2晏阳初的生计教育对擂新农村的科技推广晏阳初的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农民的生产力。生计教育方面,在定县实验中主要致力农民生计训练,设立了生计巡回训练学校,培养“表证农家”,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建立合作组织,至1935年冬,全县成立合作社达130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棉花是定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因此主要在全县推广优良棉花种子;改良猪种和鸡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关键技术开发,培养一支农村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完善

6、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显著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农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专项培训、乡镇、村(新农村试点村)农村科技信息化培训班等方式,将农村实用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指导农业企业申报省、国家科技项目。2.3晏阳初的卫生教育与新农村卫生建设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农民的强健力。卫生教育方面,主要致力于保健制度的建立,定县的保健制度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保健员,负责村单位的保健卫生工作;第二级是保健所,为区单位卫生机关,负责约3万人口的区域;第三级是保健院,为全县卫生之最高机关。新农村需要完善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

7、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一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四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数百亿元的资金,建设数十万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约一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2.4公民教育救“私”与新农村教育以公民教育救“私”。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基础是识字教育,中心是公民教育,以养成人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他们出版多种公民教育的材料,进行农村自治的研究,指导公民活动和开展家庭教育。农村教育

8、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维护农村安定稳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晏阳初经过调查研究和定县实验,找到了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治国方略,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这就是以教育为工具,推动经济、政治、卫生、文化全面发展的乡村建设理论。而新农村建

9、设也是根据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提出与时俱进的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综上,我们可以看

10、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些超前。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根据目前我们农村的现状制定。同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是以民间行为在推动,具有历史潮流的局限性,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利民行动。无可否认,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还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都是顺应民心,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对比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让我们更加明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最大基数,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代表着全国人民整体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参考文献:1宋丽娜.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2十一五规划周艳红:大学本科,在读硕士,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