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5539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研究摘要:以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近年来新到馆的文献量、学科结构以及文献利用率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图书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分类按学科优化馆藏建设;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建设;读者决策采购;“彩云服务”项目;移动图书馆一、国内外研究国外关于图书馆馆藏建设策略的研究,近些年来主要集中在读者决策采购,即需求决定采购的研究上。所谓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PDA)或需求决定采购指的是让读者来决定馆藏的新型的采访模式。比如美国法布罗大学基于读者需求的合

2、作馆藏建设项目,本项目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与帝国州立学院的合作项目、基于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合作项目、基于西纽约图书馆资源协会的合作项目,在本项目内的用户提出图书请求时,项目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核对项目内所有图书馆的馆藏,如果有馆藏就将图书通过快递直接传递到用户的身边;如果没有馆藏,就自动在电子商务网站(比如亚马逊)购买文献,先快递给用户,再由用户转给所属的图书馆进行加工并收藏起来。这中间产生的费用全部由项目内图书馆负责。这种采购模式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图书的零借阅率,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对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也是一种创新。传统的流程是新书先到馆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才能与用户见面。而在读者决策采购

3、模式下,读者第一时间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图书,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实效性。国内关于馆藏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馆藏的政策、原则等理论方面,也有实践方面的尝试。通过研究图书馆馆藏的本质,来制定本馆馆藏建设的发展规划,通过建设特色?藏来实现与其他图书馆的共享,只有拥有了自己的特色馆藏资源,才能实现与其他图书馆共享功能。馆藏的本质非文献的简单集合而应该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知识信息系统。国内在实践上最好的尝试就是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项目。其核心也是读者决策采购,项目实施的背景在于图书馆图书的流通率低,据文化部数据显示公共图书馆图书的流通率仅为40%;新书的入馆周期长,热门书拒借率高,读者抱怨借不到想要的图

4、书,馆藏与读者的需求高度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内蒙古图书馆经过多方探讨,改革传统的“采?藏?借”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借?采?藏”模式,整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出版发行机构的资源在一个服务平台,这就是内蒙古图书馆开发的“彩云服务平台”。读者通过这个平台就能够在图书馆合作的书商那里免费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这中间的一切费用都由图书馆来买单。通过这个平台读者也不必将图书还回图书馆,可在读者之间互相转借,不必再返回图书馆办理繁琐的借阅手续,这就是一种共享的理念。不管国外还是国内对于馆藏建设策略的研究都是围绕着怎么服务好读者来进行的,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就是读者。二、近年来我校到馆新书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

5、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服务本校师生的科研活动,这是高校图书馆的第一要务。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作为我校科研阵地的一个重要的支点,为我校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虽然电子图书、数字资源、无纸化阅读等对传统纸质文献的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有调查表明相较于数字阅读方式,读者更倾向于纸质阅读所带来的满足感。近年来随着图书经费的不断增加,我馆的馆藏量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图1显示了2011-2016年新书入馆量以及码洋的变化。我馆图书按照中图法22大类来划分各学科,历年的新书都是按照种数和册数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近年来我馆新书到馆

6、的种类和册数发现,我馆的新书增长量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6年的新书增长量是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原因就在于经费也是历年之最。(一)新到馆图书的学科分布2011-2016年我馆共计到馆新书111 716种,392284册,基本上覆盖了中图法22大类的图书,具体分布见图2。由于河北经贸大学属于文科类院校,所以社会科学类(A类-K类)图书采选占比较多,达到了87.10%,相应的自然科学类(N类-X类)占比只有12.57%。由图2可以看出,首先我馆图书当中占比最高的为F(经济学)大类,共计到馆图书117 578册,占比达到29.97%;其次是D(政治法律)大类,共计到馆图书55 568册;占比达1

7、4.17%,这是由于我校重点建设的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类的学科;再次是I(文学)大类,共计到馆图书38 681册,占比达9.86%,这个学科是为了适应学生对文学类图书的需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虽不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但是我馆一直都比较重视本学科图书的采选。(二)到馆新书的利用率2016年底利用我馆的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统计出2011-2016年读者的借阅量,结合我馆的新书需求,图书馆应该对此类的图书采选要重视起来。自然科学类图书共计到馆49 301册,借阅量为86 098次。其中T工业技术类图书的到馆量跟借阅量最多,到馆量占比达到71.98%,借阅量占比达到71.66%,我馆此类图书基本

8、上以TP计算机技术类图书为主,这两个占比都达到了七成之多,反映了用户在自然科学类图书当中对此类图书的需求量较大。(三)入藏一借阅比文献的借阅比=(某类文献的借阅数,文献的总借阅数)x100%;文献的入藏比=(某类文献入馆量,馆藏量,找出这两者的差异,得出读者的阅读倾向(见表1)。通过表1和图3我们可以看出,读者的阅读非常广泛,22大类图书都有借阅,但在学科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读者对I文学类的图书较为推崇,其次就是F经济类、H语言文字类、D法律类和T工业技术类(主要以TP计算机科学类为主)。 2011-2016年读者共计借阅946 066次,平均每年的借阅量约为157 677.67次。其中社会

9、科学类(A类-K类)图书借阅量为856 919次,自然科学类(N类-X类)借阅量为86 098次,22大类图书在每年的变化基本不大,但是2011-2012年,每一类图书借阅量都有一次突然的降低,这是由于在2011年末2012年初,我馆装备了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使用新系统以后,广大读者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社会科学类图书共计到馆341 698册,借阅量为856 919次。这当中以I文学类图书借阅量最大,2011-2016年此类图书的入馆量38 681册,但是读者的借阅量达到304 087次,每册图书借阅量达到约7.86次;F经济类图书作为我校的重点学科,其借阅量和入馆量都稳居前列;H语言文字类

10、图书的入?量虽没有D法律类多,但其借阅量遥遥领先于法律类图书,说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图书有较强的文献的总入馆量)100%。将文献的借阅比跟文献的入藏比的大小做一个比较,如果文献的借阅比大于入藏比则说明,读者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图书馆需要适当调整采选方案,反之则说明读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图书馆此类图书的保障程度较高,应继续此类图书的采购政策。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在近六年的新入馆的图书当中,保障程度较好比较能满足需求的分别是A类、C类、D类、E类、F类、G类、J类、N类、P类、Q类、S类、T类、U类、V类、X类和Z类图书,其中以D类F类的图书保障程度最高;相对应的读者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分别是B类、H

11、类、I类、K类、O类、R类图书,其中尤以I类图书最为突出。看来图书馆在此类图书上的采选还需重视,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也是必须的。三、文献资源建设优化策略(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分类按学科优化馆藏建设在社会科学类目当中,首先是流通率最高的I类图书,在积极与读者沟通的同时,加大采购力度,也可以适当地增加复本量,必要时可以将此类图书的借阅政策适当调整一下。而D类F类的图书作为我校重点学科,在采访政策不变的同时,可以增加品种的选择,建设成符合我校优势专业的特色馆藏。社会科学类目(除以上三类以外)的优化策略应当以稳定为主,加强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专业图书的采选,比如我校就有伦理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所以对于B类

12、和J类图书就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类图书的次重点进行选择。在自然科学类目当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应该是T类图书,在我校也就是TP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类图书的采选。由于计算机类图书的时效性特别强,所以采选上应当以最新的为主,经典的为辅,尤其是一些新理论、新方法的图书,像时下“大数据”“互联网+”等这些新兴的理念,关于这些理念的书籍是此类图书的最优选择。其他类的图书,在吸纳用户的建议,做好馆藏分析的同时,再进行这些类目图书的采选。在常规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目图书设置的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将自己本馆的特色馆藏展示出来。(二)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分为“采、分、编、典、流”这几个环节,其中采

13、访工作历来都是第一环节,并且采访工作一直都是由图书馆员来主导,这样做导致选来的图书大部分都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导致读者总是抱怨来图书馆也解决不了自己对知识的需求。面对这样的局面图书馆人应该深刻思考自己的服务方式是否适合读者的需求。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项目,对这一难题进行了较好地解决。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模式,让用户来主导图书馆的采访工作,馆员只要为用户搭好平台,做好幕后的维护工作就行。建立适合本馆的学科馆员制度,由于高校的专业都是按照学科知识进行划分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将自己的资源按照学科门类来向广大师生进行推广。以我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为例,我馆在每个

14、学院聘请学科顾问,一般都是相关学院的院长或教授,图书馆也有相应的馆员专门联系这些学科顾问,每年在新书开采之前,都要先收集一下学科顾问的建议,以他们的建议作为相关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依据。(三)加强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方式,通过面向读者的宣传推广活动,使更多的读者喜爱去图书馆读书。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图书馆集中展示自己阅读推广能力的一个平台。我馆也充分利用这个日子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一般我馆都将所有活动穿插到整个四月当中,比如2016今年就有“经贸大讲堂”“经贸阅读指数发布即师生读书状况调查”“寻觅最美读书人”等一系

15、列活动,都在四月份做一个集中开展,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品牌。伴随着移动图书馆理念的出现,图书馆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例如我馆在2014年就启用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基本实现一部手机就可以利用图书馆所有资源。我馆不仅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还有一些馆员自行开发了自己本部门的微信平台,为我馆的图书资源进行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四)做好读者培训,加强与用户沟通图书馆的用户培训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项例行的工作,每一位用户面对图书馆这样一个大体量的信息聚集地,迫切地需要了解图书馆的利用方式,这个时候就需要图书馆的培训活动来解决用户这样

16、的需求。图书馆的培训当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每位新生的入馆教育。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就是一次与读者面对面的最好的沟通机会,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不仅宣传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借阅规则、分类排架方法等,更应该把图书馆的优势馆藏资源、一些经典畅销的文献,必要时也可将一些好的书目推广给读者。在日常的读者培训当中,应当多向读者了解其阅读爱好,以及他们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建议等。(五)加强馆员自身学习馆员自身的学习是图书馆的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才能更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每周都定期为馆员进行一次培训,每一次做培训的内容都是以图书馆领域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理念为主,而且还要不定期地邀请一些本行业的专家来为我馆人员进行培训。四、结束语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馆藏数据、资源建设数据以及读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