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105488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摘 要】楚竹书凡物流形是一篇重要的古代哲学文献。易纬乾凿度论宇宙生成,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又云:“太始者,形之始也。”凡物流形所论,即太始生成后的种种现象。庄子?天地云:“未形有分,自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成玄英疏:“留,静也。”不确,留,当读为流。 【关键词】楚竹书;凡物流形;易学;儒学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凡物流形有甲、乙两种。甲种存简30支,保存较好,可据简文编联成册,其中少数简有残损,缺失文字可据乙种补足。现将全文用通行文字录出,并作新证于后,敬乞读者指正。凡物流形,奚得而成。流形成体,奚得而不死。既成既生,奚寡而鸣。既拔既根,奚后之

2、奚先。阴阳之宗,奚得而固,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厚。闻之曰:民人流形,奚得而生,流形成体,奚失而死。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请。天地立终立始,天降五宅,吾奚衡奚纵。五气并至,吾奚异奚同。五言在人,孰为之公。九区出谋,孰为之逆。吾既长而或老,孰为矢奉。鬼生于人,奚故神明。骨肉之既靡,其智愈章。其奚适,孰知其疆。鬼生于人,吾奚故事之。骨肉之既靡,身体不见,吾奚自食之。其来亡托,吾奚时之塞。祭祀奚升,吾如之何思卯。川天之道,吾奚以为首。吾既得百姓之和,吾奚事之。敬天之盟奚得。鬼之神奚食。先王之智奚备。闻之曰:升高从卑,至远从迩。十回之木,其始生如蘖。足将至千里,必从寸始。日之有耳,将何圣。月之有军,将何正。

3、水之东流,将何盈。日之始出,何故大而不占。其人中,奚故小雁章驻。闻:天孰高与,地孰远与。孰为天,孰为地,孰为雷,孰为帝。土奚得而平,水奚得而清,卉木奚得而生。天俯之矢人,是故亡目而知名,亡耳而闻声,卉木得之以生,禽兽得之以鸣。远之弋,禽兽奚得而鸣。夫雨之至,孰雩漆之。夫风之至,孰披习而迸之。识道,坐不下席。端民,视天下,番于国。坐而思之,谋于千里,起而用之,陈于四海。闻之曰:至情而知书,不与事之,知四海。至圣千里,达见百里。是故圣人宗于其所,邦家之图之,如并天下而且之。得貌而思之,若并天下而决之。此貌以为天地旨,是谓少彻。奚谓少彻,人白为识。奚以知其白,终身自若。能寡言,吾能貌之,故貌。且之有

4、未畀,食之有圣,欣之可见,操之可操,之则失,败之则高,测之则灭。识此言,起于貌端。闻之曰:貌言而和,不阴。貌言而有众。闻之曰:貌生恶,恶生参,参生吊城结。是故有貌,天下亡不有章。亡貌,天下亦亡貌而有章。亡识从,所以修身而治邦家。闻之曰:能识貌,则百物不失。如不能识貌,则百物具失。如欲视貌,收而视之,任而伏之。如远求,托于身稽之。得貌而图之。识情而智,识智而神,识神而同。识同而险,识险而困,识困而复,是故陈为新。人死复为人,水复于天咸,百物不死如月。此则或内,冬则或,至则或反。识此言,起于貌端。闻之曰:貌生厚,虎荐忘,贼盗之作,可先知。闻之曰:心不胜心,大乱乃作。心如能胜心,扬纯而礼,并气而言,

5、不失其所然,故曰贤。和朋和气,向圣好也。呜乎,此之谓小成。曰:百姓之所贵唯君,君之所贵唯心,心之所贵唯貌。得而解之。上众,貌言而万民之利,貌言而为天地旨。之不盈,溥之亡所均。大之以知天下,小之以治邦。“凡物流形,奚得而成。”有天地然后万物生,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而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而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马王堆帛书易之义云:“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体。”周易?乾?彖云:“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虞翻注:“已成既济,上坎为云,下坎为雨,故云行雨施。乾以云雨

6、,流坤之形,万物化成,故曰品物流形也。”说文云:“流,水行也。”古微书引春秋元命苞云:“水之为言演也,阴化淖濡,流施潜行,故其立字,两人交,一以中出者为水。一者,数之始,两人譬男女,言阴阳交,物以一起也。”广雅?释言云:“流,演也。”释名?释天云:“寅,演也,演生物也。”书古泰誓云:“流之为雕。”郑玄注:“流,犹变也。”广雅?释诂三云:“流,化也。”周易?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庄子?天道云:“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流形成体,奚得而不死。”周易?说卦云:“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周易?系辞下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疏云:“刚柔即阴阳也。论其气即谓之阴阳,语其体即

7、谓之刚柔也。”诗经?行苇云:“方苞方体。”郑玄笺云:“体,成形也。”礼记?中庸云:“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郑玄注:“体,生也。”吕氏春秋?情欲云:“其情一体也。”高诱注:“体,性也。”周易?系辞上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已,故曰不死。“既成既生,奚寡而鸣。”寡通顾,礼记?大学云:“大甲曰:顾天之明命。”郑玄注:“顾,念也。”尚书?多方云:“开厥顾天。”郑玄注:“顾由视念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鸣而命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有名生于无名,老子第一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马王堆帛书称云:“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无之,其已来,如之。有物将来,其形先之,建以其形,名以其名,其言谓何?”“既拔既根,奚后之奚先。”周易?乾?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释文引郑玄注:“拔,移也。”根为本,固定不变。拔与根,如言动静,周易?系辞上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事物发展有先有后,礼记?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阴阳之宗,奚得而固,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厚。”左传?昭公二年云:“礼之宗也。”杜预注:“宗,犹主也。”庄子?田子方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阴阳之本为天地,国语?晋语云:“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

9、韦昭注:“固,定也。”周易?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水火为阴阳之精,礼记?郊特牲云:“阴阳和而万物得。”不厚,义同薄,释名?释言语云:“薄,迫也,单薄相逼迫也。”周易?说卦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又云:“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闻之曰:民人流形,奚得而生,流形成体,奚失而死。”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礼记?礼运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与万物最大的得失是生死,周易?系辞上云:“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马王堆帛书经法?道法

10、云:“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又云:“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所从生。”“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请。”庄子?德充符郭象注:“事得以成,物得以和,谓之德也。”老子第31章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河上公注:“左,生位也。阴道杀人。”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左右,阴阳之道路也。”说文云:“情,人之阴气有欲者。”又云:“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天地立终立始,天降五宅,吾奚衡奚纵。”冠子?王铁云:“天者诚其日德也。日,诚出诚入,南北有极,故莫弗以为法则。天者信其月刑也。月,信死信生,终则有始,故莫弗以为政。”整理者注释认为,五宅既五度,冠子?天权云:“

11、五度既正,无事不觉。”陆佃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今按:当指五行,庄子?天运云:“天有六极五常。”礼记?中庸郑玄注:“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纵横,见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成玄英疏云:“横,远也,从,近也。武侯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从,六经为横也。”“五气并至,吾奚异奚同。”今按:周礼?疾医云:“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郑玄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淮南子?精神云:“气志者,五藏之使侯也。”有生命则五气至,冠子?环流云:“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

12、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人有生命,此为同,人有不同的职业与遭遇,此为异。诗经?小星云:“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命不同。”说文云:“同,合会也。”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则通,同则亨,周易?乾?文言云:“亨者嘉之会也。”又云:“嘉会足以合礼。”“五言在人,孰为之公。”整理者注释引尚书?益稷云:“以出纳五言。”孔传:“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礼记?中庸云:“哀公问五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圣王为之公,吕氏春秋?贵公云:“昔

13、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九区出谋,孰为之逆。”文选?赭白马赋云:“罄九区而率顺。”李善注:“九区,九服也。”周礼?职方氏云:“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依此有甸、男、采、卫、蛮、夷、镇、藩服。说文云:“虑难曰谋。”周易?系辞下云:“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礼记?礼运云:“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周礼?太仆云:“掌诸侯之复逆。”郑玄

14、注:“逆,谓受下奏。”周礼?司会云:“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郑玄注:“受而钩考之。”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邦,作之师,故“为之逆”者,指君师,主持公道,评判争讼,周易?讼?象云:“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吾既长而或老,孰为矢奉。”矢,简文从二倒矢,又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缁衣:“矢公之顾命曰。”今本礼记?缁衣作叶公。字当读为世,荀子?强国云:“有天下者之世也。”杨注:“世谓继也。”说文云:“奉,承也。”三代以来,子承父业,礼记?中庸云:“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鬼生于人,奚故神明。”说文云:“人所归为鬼。”淮南子?地形云:“人死为鬼。”论语?为政云

15、:“非其鬼而祭之。”集解云:“人神曰鬼。”史记?五帝本纪云:“明鬼神而敬事之。”正义云:“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礼记?郊特牲云:“鬼神,阴阳也。”论衡?论死云:“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又,周易?系辞上云:“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数为人中之阴阳,犹鬼神皆本于人。“骨肉之既靡,其智愈章。”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风俗通?怪神云:“鬼者归也,精气消越,骨肉归于土也。”淮南子?精神云:“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高诱注:“精神无形,故能入天门,骨骸有形,故反其根,归土也。”人死之后,精神转为神明,故云:“其智愈章。”“其奚适,孰知其疆。”读为决,说文云:“决,行流也。”又云:“流,水行也。”广雅?释训云:“决决,流也。”指道,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方言一云:“适,往也。适,宋鲁语也。”礼记?中庸云:“悠久无疆。”“鬼生于人,吾奚故事之。”礼记?中庸云:“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