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4871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探析【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此高校学术型社团应运而生,而对于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却有不同的思路与模式。文章将从高校社团的分类、当前高校学术型社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高校学术型社团为平台的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模式及对学术型社团建设的对策,以此促进高校学术型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术型社团;第二课堂;管理模式;对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大力发展高校学

2、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通过加强对学术型社团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从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向综合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使其更具有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以丰富多彩的学术型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学生个性、育人成效明显等特点,在高校育人系统中发挥着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定义及分类(一)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定义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定义比较多,但通说认为高校学术型社团是由有志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术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目的而组建的群

3、众性学生自治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分类按照共青团中央的标准,可以将高校学习型社团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四类;我国学者胡宝国在大学校园内的学生社团发展研究中把高校学生社团分为兴趣爱好型,学校导向型,社会需求型三大类,这种分法虽然在宏观上把学生社团归类了,但其分类法偏离了高校学生社团本身的特点。随着高校社团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精神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社团的分类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社团的现状。根据我的调查,结合

4、我校社团现况,我认为高校学术型社团应分为以下四类:1. 理论学习型: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每一个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然而宣扬校园文化就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普及和学习。重视学术理论发展,是学校“走出去”的第一步。如校友会对校史校情的学习及普及、翱翔辩论社对辩论的培训和对最新的社会话题展开的辩论、国学社对国学经典的解说及自己的创作、学生心理协会对心理知识学习、学生法律协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探讨交流等。这些理论学习型社团在长期的交流下就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将其宣扬及传承,扩大本社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2. 社会工作型: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工作型社团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型

5、社团主要通过开展各类青年志愿服务、防艾宣传、义务支教、节能环保等活动。比如我校现有的星星火志愿者服务队、阳光工程、绿色行志愿者服务队,人文爱心社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团。3. 学术学习型:学术型社团紧紧围绕团中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高等院校自身的文化传统底蕴和发展改革确定的主题设计开展活动,搭建文化平台,增强社团文化底蕴;学科性社团建设按照“出成果”、“上层次”、“有影响”的标准继续办好专业比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专业营销大赛、导游服务大赛等。学术型社团要努力打造学科品牌活动社团风景线。如航模基地、舞蹈机器人基地、数模协会、科协、法律协会、模拟联合国、德语协会等

6、。4. 兴趣爱好型:此类社团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而组成的团体,注重发挥专长及兴趣,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比如大学生艺术团、轮滑社、棋协、体育类协会、文学类、书画类协会等。二、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的现存问题分析高校作为一个学术重地,它的学术研究与发展从侧面体现出了这所学校的学习氛围与学术内涵。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理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一直居于比较落后的境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生心理分析每年社团招新的主要对象都是大一新生,而由于大一新生刚进入高校,他们加入社团的主要目的是想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平台。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有超过80%

7、的同学选择了娱乐性为主的社团,只有10%的同学选择了理论学术型社团。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学生对理论学术的热爱也普遍降低。他们对理论学术认识不够,对相关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也在弱化。即使在课堂上也对理论、学术缺少兴趣,因此,他们更不愿意在课外去学习与理论学术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新生在加入社团时主要是以参加娱乐活动为主,对于在社团中学习理论或学术知识是很不支持的。即使有同学对这方面感兴趣,人员也是比较少。(二)社团自身因素首先,社团的名称对同学缺乏吸引力。理论学术型性质的社团名称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太好,当他们看到理论学术型社团性质或社团名称时,就会感觉这种社团只是举办些学术学习活动,活动缺乏

8、趣味性。其次,社团负责人的责任心不够强。社团负责人作为社团的主要负责者,他的态度和行为对社团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会影响到社团下一届主要人员对社团的态度。如果社团负责人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社团的长远发展,办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获得证书,结果就会致使整个社团没有活力,更没有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再次,社团自身的宣传不够。很多大一的新生在加入社团前对社团的了解很少,甚至一点都不了解。只是看别人在加入这个社团,自己也就跟着别人做。这样就造成社团人员的缺乏或臃肿,主要原因归结于社团在进行招新之前对自己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新生对本社团有个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造成即使自己社团有特色活动,但由

9、于宣传不够,很少有人对这种特色活动有足够的了解,最后社团在招新时失去竞争力,导致人员的缺乏。 最后,活动形式缺乏创新。理论学术型社团的活动内容以理论和学术知识为主,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但由于缺乏创新,导致现在活动的形式单调、乏味。现在开展的活动都是以座谈会、讲座为主,同学们自由交流的机会较少。长此以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变的更低,参加活动的人员愈来愈少,社团的影响力也日趋下降。(三)管理不够完善我们学校实行老师指导,学生负责的社团管理制度,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有时由于管理的不完善,使社团的发展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在开展理论学术学习、研究时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缺乏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得对一

10、些问题的看法不够准确。有些社团负责人缺少与指导老师或上届负责人的交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举办一些活动,这样会由于自己经验的缺乏易于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社团负责人的选择上,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不是很明确,容易导致一些能力高的人员没被任用。在社团的管理中,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问题,对社团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活动经费的问题影响更大。在社团的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社团干部和会员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当新一批社团干部名额出来后,没有竞选成功的同学就会缺乏积极性,甚至是自动退出社团的事务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是认识上的不足,有些是体制的不够完善,也有些是管理的力度不够,社团现状的

11、分析对社团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三、高校学术型社团即第二课堂的管理模式及社团建设的对策(一)学校层面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以学术型社团为平台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实施必须依靠学校的推行。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层必须转变思想,不能仅看重教学、专业等第一课堂的成果及发展,应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对社团重要性的认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应该推倒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共同携手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技能、强烈社会责任感、重视实践与创新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必须进一步促进第二课堂

12、和第一课堂的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作用。学院要大力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加大组织开展学术讲座的力度,深入举办“挑战杯”、“创业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2. 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一样是培养人的过程。要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加强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绝不能认为“第二课堂就是瞎玩,适可而止就行了”。学院应采取学校拨款、企业基金赞助和参与学生自筹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保证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使学生得到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并且可以对成绩突出的优秀学术型社团进行物质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3. 进行第二课堂学分制试点工作,将第

13、二课堂列入教务日程,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型社团在校园文化及学生社会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学分来提高学生参加学术型社团的积极性,无论从社团规模还是成果方面都将推动学术社团的发展。(二)二级学院应增强学术氛围,加强指导,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积极性1. 二级学院在学校的大政策指导下,应该对于本学院的学术型社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学院行政机构发放相关通知,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型社团。比如通过各年级辅导员通知宣传学术型社团相关活动,通过团委,各分团委及基层团支部,学生会进行宣传活动,呼吁同学积极参与,做到学校宣传全覆盖。2. 各学院应该为学术型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机会与平台,增强学术氛围,比如在学院设立科学技术协

14、会或者科技创新部,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邀请名家与学生进行交谈,改变以往的报告会或座谈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3. 二级学院可以积极探索出一套管理方法,使学术型社团不仅成为学生的兴趣团体,更成为管理的新模式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引导学生,使学术型社团成为孵化各种类型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的基地。加强指导性工作,可以为指导老师设立奖励机制,也可以将学术型社团这一第二课堂的成果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内,切实保障社团指导老师能够参与到社团工作中。(三)高校学术型社团应加强自身建。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学术型社团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突破旧模式,开创新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1. 社团应加强创新能力

15、,改变以往的活动形式,以此吸引学生。社团成员应当紧密结合实践,做好活动回访工作,在之前不足的基础上改进措施;可以通过即时性的活动或方法,针对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活动,并且要改变陈旧的活动方式,要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通过奖励和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2. 改革推选制度,实现人才有效管理。改革社团领导推选制度,实施民主选拔制度,不能仅仅通过少数人同意而领导社团,必须用社团成绩及社团未来规划证明自己的能力。在任期间,必须进行中期考核,考核不达标的予以撤换。并且针对成员进行团队测评,按照其性格及兴趣安排活动任务,实现人才的有效管理。3. 办精品活动,建优秀社团,创先争先,加强

16、与社会的交流。社团应该坚持自己的常规活动的同时,举办精品活动,并且要进行创先争先评比活动。参照我校党建“三个一”活动,我们可以推行社团建设“三个一”工程,即一个学院建好一类社团,一个指导老师带好一个社团,一个社团干部帮助一名社团成员。在建设本社团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社团、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扩大社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参考文献1 赵露,林茂,马涛.对当前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的思考以四川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2 胡宝国.大学校园内的学生社团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5.3 熊继承.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4 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5 廖莎,钟锟.对独立学院学术型社团发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