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4523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冯从吾一生注重为学讲学之道,幼年伊始就好学深思儒学经典,青年时期开始讲学,官至尚书不忘讲学,被贬回乡创办书院坚持讲学,在其不辍讲学教书育人的生涯中形成独特的德育思想,即隆礼贵德、崇正辟邪善教得民、躬行笃学主敬功夫等主要德育思想,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关键词】冯从吾 道德 价值 研究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今陕西西安人,为晚明大儒,尤以关学重要传承人物而著称。冯从吾以儒圣孔孟思想为瞻,志于振兴关学,因而潜心研读二程洛学、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等著述,斟酌辨析它们与关学的异同,从而深得关学精髓,成为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著作

2、颇丰,代表著作有元儒考略、关学编、冯少墟集、陕西通志等著作。冯从吾以耿直著称,不虚与委蛇,在仕途上亦因此而遭遇坎坷。之后,先生潜心读书、立志讲学,在关中书院讲学而名声大振,享誉关中内外。冯从吾一生著述与育人成就卓著,被誉为“理学大师”、“关中夫子”。这与其一直重视道德的教化力量密切相关,其德育思想不仅成就了他本人,而且泽被后世,在我国德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冯从吾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关学的,对冯从吾作为理学代表人物这一方面非常了解,但他作为教育家讲学不辍、教书育人的一面却较少被人关注。冯从吾在一生为学讲学的多年实践中,形成了其学术思想中重要的德育思想,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

3、而且在德育理论与德育方法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独特的理念。其内容不仅涉及个人方面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且兼论治国理政社稷方面的雄韬大略。其间所蕴含的崇尚道德使命、注重气节包容、讲求经世致用的卓越精神理念,是提升关中人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珍贵文化资源。以隆礼贵德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冯从吾从自身到育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从尊崇孔孟的仁义道德到传承关学的横渠四句,皆体现了他以儒学道统所重视的隆礼贵德作为施教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始终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哲学的宗旨,进而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恭谦信敏惠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成为历代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

4、要行为规范与准则。关学创始人张载因承孔孟之儒学道统,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这不仅反映了张载的远大抱负,而且体现了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至高修养境界,传至晚明,冯从吾以身作则将其发扬光大。儒圣孔子论语里讲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非注重通过讲学从而推行教化他人的功能。冯从吾一生信奉师崇于儒学,以讲学提醒人心、激发忠义。以“德”作为讲学的重点,“德教为先”也就成为他教书育人的主要思想。冯从吾在宝庆寺讲学时,曾特意撰写仅百余字的一篇短文名曰谕俗,强调指出:“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

5、尽之矣。因录旧对一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冯从吾在教书育人方面,特别注重心性的探寻与揭示“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的讲学宗旨。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承继孟子“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思想,从宏观看,讲学是为了传承儒学道统,继而维护道运和国运。冯从吾说:“国朝以讲学为令甲,吾辈今日讲学虽以发明道理,实以维持国运。我明亿万载灵长之庆端在于此,岂是闲谈,愿言珍重。”这表明冯从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微观看,教书育人就是教人要求道修身。他说:“何莫由斯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亘古亘今,只有此一条大路。”总之,冯从吾认为教

6、书育人的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终究其内容和宗旨始终不离仪礼、仁爱等儒家要旨,隆礼厚德,他希望以德来教化士人,要做到“纲常伦理要尽道,天地万物要一体,仁止久速要当可,喜怒哀乐要中节,辞受取予要不苟,视听言动要合礼。”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的德育目标。冯从吾为继承儒家道统,他对学子不仅从正面进行传教,而且敢于与反对者作斗争。他说:“至于今日,非学之言盈天下,倘有辞而辟之,如孟子程朱其人乎?余窃愿为之执鞭。”那个时候他面对不断反对的声音,要像孟子、二程、朱熹那样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崇正辟邪,明吾道之辉,辟异端之非。冯从吾因“学著”而为“官”,又因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而“辞官”为“学”,在其任御史时,坚决与

7、贪官污吏作斗争,冒死直谏指责神宗“朝政废驰”,两度被罢官,多次受宦官诬陷,而不改浩然之节,这种从因“学”而“官”到辞“官”为“学”的曲折道路,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坚贞卓绝的人格精神,当时士人和后代史家称冯从吾为“直声震天下”!作为关学大儒,冯从吾认为,在当时“濂洛关闽”各自盛行一方的四大理学学派当中,从传播范围比较来看,关学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远不及其他三个学派。因此之故,冯从吾进行了鞭辟入里地深刻分析,结果认为关学传播流传不甚广泛是与当时关中地区的士风民俗有相当密切的渊源。冯从吾感慨到:“阳明门人几半海内,而泾野则否,虽于二公无损,却于关辅无光。”由此,冯从吾希望关中学者能够对本地民风民俗中的陋习给予关注,从而移风易俗,进而让关学发扬光大。为此,冯从吾有教无类,对所有来听他讲课的人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法向听者弘扬隆礼贵德之真谛宗旨。清初关中名儒大家李颙,“年十七,得冯少墟先生集读之,恍然悟圣学渊源,乃一意究心经史,求其要领。”此不难看出,李颙对冯从吾倍加推崇,他认为冯从吾的著作理论发人深省,既能起到纠正人心之偏失的作用,又可功于社会官民的道德教化。由此可见,冯从吾的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的德育宗旨,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改变士风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