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翻译练习题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03927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六级翻译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六级翻译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六级新题型练习: 段落翻译(Translation)I传统文化形式1 舞狮舞狮(lion dance)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表演艺术,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表演者扮成狮子的样子,随着锣鼓(gongs and drums)声,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古代人认为舞狮可以驱鬼,故每逢喜庆节日,例如庆祝春节、公司开业等,人们都喜欢舞狮助兴。舞狮亦随着众多中国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海外华人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2 秧歌秧歌(Yangge Dance)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舞蹈,起源于宋朝,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北方,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秧歌都很受人们喜爱,

2、特别是老年人。每年春节,人们都会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成群结队地到街上扭秧歌,通常,扭秧歌的人会在腰上栓红色的腰带,或者手拿彩色的扇子,随着锣鼓(drums and gongs)声扭动身体。虽然每个地方秧歌的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无论哪里的秧歌都是喜庆的。3 京剧京剧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戏剧形式。它结合了音乐,声乐演唱,哑剧(mime),舞蹈和杂技(acrobatics)等表现形式。京剧兴起于18世纪晚期,并在19世纪中期前得到充分发展与认可。这种艺术形式在清朝时的宫廷极度流行,并且逐渐被视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之一。这种艺术形式在台湾也得以保存,称作国剧。并且也流传到诸如美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4 风筝中

3、国是风筝的故乡。放风筝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许多国家十分流行放风筝。中国人不仅把放风筝当作有趣的游戏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也常常把风筝作为装饰挂在墙上。目前,中国的风筝已经远销到日本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的许多国家,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近年来,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行国际风筝节。II节日5 春节中国的春节在农历一月一日,是新年的开始,也是举家团圆的时刻。一般说来,在春节前几天,只要有可能的话,多数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回家。就像圣诞节一样,人们会买很多东西如食品、礼物、衣服和烟花爆竹给孩子们。在除夕之夜,多数农村家庭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习俗,如在两扇门上都贴上门神和春联。他们把“福”字倒贴在墙上和

4、家具的门上,意思是“福到了”。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全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一同分享佳肴,人多的话兴许不止一张桌子。家人还会为没能赶回家的亲人留些座位,仿佛他们也在一起吃饭。年夜饭过后,大家会坐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特别节目,等待新年的到来。午夜将近时,特别节目也接近尾声,这时家家户户都到户外去放鞭炮。据说这样可以驱妖除魔。新年的早饭很特别,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糯米饭团。走亲访友从新年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俗称“拜年”。每到这时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可以从长辈那里拿到压岁钱,据说压岁钱能带给他们好运。新年第五天,人们拜祭财神,送走新年。春节就结束了。6 元宵节“灯节”或者叫做“

5、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元宵节的到来也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元宵节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根据传统,在这一天,人们吃元宵,猜字谜并观看焰火。元宵或者叫做汤圆是元宵节这一天必吃的食物。元宵这种食物实际上是甜馅“饺子”的一种,用粘糯米和甜的馅料制成。7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在节日来临的前几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帮着打扫房子,把房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灯笼挂在屋前。晚上有一顿美餐,离家在外工作的人也要回来团圆。晚饭后,人们点亮灯笼,一般是红色的圆灯笼。孩子们会高高兴兴地玩他们的玩具灯笼。晚上月亮又圆又大,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吃着中秋节特别的食

6、品月饼。人们在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8 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和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三大节日。这三大节日的传统食物除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平时有所不同之外,一些历史悠久、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也是必不可缺的。例如,端午节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那一天,人们通常吃粽子。中秋节是观赏满月的日子。因此,中秋节的特制食品是月饼。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人们会烹制传统菜肴,如饺子。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and Spring Festival are three major holidays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food

7、 for these three festivals is different from the daily diet both in quantity and in quality. On these occasions, the food with long history and symbolic meaning is indispensable. For exampl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reated to commemorate Qu Yuan, an ancient poet. On that day, people usually eat ric

8、e dumplings wrapped with leaves.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holiday for people to enjoy the sight of the full moon, thus the special food for this day is moon cake. Spring festival is Chinese new year on lunar calendar, so people cook the traditional dish like jiaozi.III 饮食9 饺子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相传为古代医

9、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制作是包括: 1) 擀皮、2) 备馅、3) 包馅水煮三个步骤。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中国人接亲待客、逢年过节都有包饺子吃的习俗,寓意吉利。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更岁交子”吃饺子,更是欢度除夕、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内容。10 川菜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各种中国饮食口味不同,却都味美,令人垂涎。四川菜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菜系之一。四川菜系以其香辣而闻名,味道多变,着重使用红辣椒,搭配使用青椒和花椒(prickly ash),产生出经典的刺激的味道。此外,大蒜,姜和豆豉(fermented soybean)也被应

10、用于烹饪过程中。野菜和野禽常被选用为原料,油炸,无油炸,腌制和文火炖煮是基本的烹饪技术。没有品尝过四川菜的人不算来过中国。红绿辣椒被用在许多菜肴中,带来特别的辣味,在中国文字里叫麻,通常会在口中留下麻木的感觉。 11 中国菜如果某人说“我喜欢中国菜”,这种说法似乎过于简单了。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菜”这一简单的概念。确切地说法应该是喜欢某一种菜系,或者喜欢某一地区的中国菜。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而又复杂的国家,千百年来必然会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烹饪特色的区域性菜系或帮菜。不可避免的差异是由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人口迁移、海外文化影响等因素所决定的。12 餐桌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袭的传

11、统,中国人就餐时围桌而坐,人人手里都有一碗主食(staple food),炒菜放在桌子中央,大家一起食用。这一古老的风俗习惯反映了食物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占据餐桌中心位置的是炒菜,而不是鲜花,晚餐的主要话题常常是食物。菜肴的各种色彩和材料搭配,给人以美的享受,共食一碗菜的习俗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当然,在一些卫生意识比较强的地方,人们在共食放在餐桌中央的菜肴时,必须使用“公筷”或“公用”汤匙,以防疾病传染。13 筷子筷子是中餐桌上最有特色的用餐工具。全国各地的筷子大小基本一样,而用材的种类则各有不同,选材包括竹子、木材、玉石、象牙、塑料、银、金等。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方法很有艺术性

12、,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就好像签名一样,不尽一致。中国人一般都能随心所欲地用筷子夹起一粒米、一粒豌豆、一只滑溜溜的蘑菇或海参。对于那些用餐时只会使用刀叉的西方人来说,掌握用筷的方法和技巧开始时难度也许很大,也很有趣,需要很大的耐心,需要用心练习。14 茶中国俗谚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位居最末,但它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重要。汉语称简餐为“粗茶淡饭”,就是指粗劣的茶水(coarse tea)、寡淡的饭菜。简餐都要备茶,如此,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中国人来说,喝茶和品茶不是一回事。喝茶是为了解渴(quench ones thirst)、提神。品茶则有文化内涵。茶叶和茶具(tea ware

13、s)要有匹配的环境,比如,轻风、明月、青松、翠竹、腊梅、冬雪。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IV人物/城市/价值观15 孔子孔子(Confucius) 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孔子家世贫寒,在鲁国政府任职,到五十岁时已经升到高位。但由于政局混乱,被迫退职出走。此后十三年间,他周游列国,指望有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理想,却到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故乡,三年后逝世,时为公元前479年。16 孙中山孙中山(Sun Yat-sen) 1866年11月12日生于中国广东省,1925年于中国北京去世。1929年4月23日, 民国政府委命何应钦负责孙中

14、山的安葬。 5月26日, 灵柩(coffin)离开北京, 28日抵达南京。 1929年6月1日, 孙中山被安葬于中山陵( Doctor Sun Yat-sens mausoleum)。孙中山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被认为是“现代中国之父”, 他反抗清朝政府,并于1911年革命后结束了封建帝制(monarchy) ,建立了中华民国( the Republic of China)。17 天坛天坛的建设始于明朝 (Ming Dynasty)永乐年间,于1420年竣工,与紫禁城(Forbidden City)的竣工时间相仿。1420年,永乐皇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正是在天坛举行了祭天酬神(pay trib

15、ute to Heaven and Earth) 的重要仪式。将近600年后,天坛完好无损,伫立于北京南边。占地面积接近紫禁城的四倍,天坛吸引了全世界的无数游客。因为它不仅呈现了美丽的景象,更代表着中国人对天人和谐的追求。18 满月习俗在中国,小孩儿出生满一个月的那天,孩子的家人一般要招呼亲朋挚友,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孩子满月。按照中国的传统,这一天,家里会充满了喜庆和节日的氛围,满月就要办得热热闹闹才行。不过最近这些年,这个习俗在城市尤其是年轻夫妇中有逐渐被淡化的趋势。但是,小孩儿满月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高兴的日子。19 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政策于1979年最初实行,是中

16、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此政策限制城镇户口的已婚夫妻只能生育一胎, 但对于双胞胎、农村夫妻、少数民族(ethnic minorities)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等几种情况作出了例外规定。因其实施的方式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政策在国内外都存有争议。尽管如此,一个2008年的调查显示76%的中国人口仍然支持这一政策。20 民为贵中华民族历来尊重人的尊严(dignity)和价值。还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已提出“民为贵”的思想,认为“天生万物,为人为贵”。一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人的尊严的维护和价值的发挥。今天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是中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democratic rights)的生动写照。中国在公元1世纪人口就已达到6000万,众多人口的衣食住行,几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