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103925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范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 吴殿廷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区域的概念;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区域;2.区域的类型;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第一章 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区域的概念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

2、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2.区域的类型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2、按内在结构划分 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4.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5.区域系统的特征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三)空间性与区域性 (四)层次性 (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6.区域系统

3、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 1)空间结构 2)城镇结构 3)资源结构 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 5)产业结构 6)规模结构 7)技术结构 8)投资结构 9)消费结构 10)交通结构 11)能源结构 12)消费积累结构 13)进出口结构 14)市场结构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1、要素比例分析法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

4、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8区域系统的演化1、演化方向 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2、地域演化 点线网面的融合。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B 突变模式-特殊的。9.区域经济系统形 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距离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10.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区域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关系 【3】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第二章 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1.区域发展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1】、生产的增长 【2】、技术进步 【3】、产业结构的改进【4】、资本积累 【5】、与外界经济

5、关系的改善2.区域发展的形式(一)量的扩张1、描述经济规模的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私人消费C+投资I+政府消费支出G+(出口-进口)NX(2)国民生产总值(GNP) (3)国民收入(NI)2、描述经济增长的指标(1)增长的幅度 (2)增长的速度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二)质的改善 1费用一定,产出最大;-属于量的扩张; 2产出一定,费用最小;-属于质的提高; 费用、效益都不定,但效益-费用最大,或效益/费用最大。-第三种既包含量的扩张,也包含质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形式。(三)结构的优化1、空间结构 2、产业结构 3、技术结构4、所有制结构 5、进出口结

6、构 6、消费-积累结构3、GDP与GNP的区别GDP是生产的概念,反映经济繁荣程度;GNP是收入分配概念,反映富裕程度。GNP=GDP(A)+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C)-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B) GNP=A-B+C4.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因素 2、人口和劳动力因素 3、资金因素4、科技进步因素 5、资源配置因素 6、区际贸易因素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1、资源开发 2、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4、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6.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

7、实依据第一,资源角度。 第二,环境角度。 第三,社会角度。8、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区域空间范围内,以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为手段,以解决环境问题为途径,以建设和谐区域为目标,实现国家每一个区域的科学、合理、持久、安全和协调的发展。9.不同区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1、 自然区域的、2、经济区域的 3、政治区域的 4、文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0.、美国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管理的目标模式(1)国家级区域的开发管理 (2)州级区域的开发管理(3)县(市)级区域的开发管理11.行政序列区域(1)联合国 (2)国家区域 (3)省级区域 (4)地(市)级区域(5)县(市)级区域12、城

8、市经济区序列(1)超大城市经济区人口2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经济区人口100200万(3)大城市经济区人口50-100万 (4)中等城市经济区人口20-50万(5)小城市(镇)经济区人口10-20万1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具体包括:资源承载能力 区域生产能力 环境缓冲能力 进程稳定能力 管理调节能力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1李斯特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841年,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未开发阶段; 畜牧阶段; 农业阶段; 农工业阶段; 农工商阶段。2.胡佛-费雪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949年,在论文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

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佛与费雪从产业结构和制度背景出发,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自给自足经济阶段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 服务业输出阶段3.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960年,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以主导产业、制造结构和人类的追求自标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消费时代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4.弗里德曼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966年,在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一外围理论,以空间结构、产业特征和制度背景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 过

10、渡阶段 工业阶段 后工业阶段5.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研究【1 】待开发(不发育)阶段 【2】成长阶段 【3】成熟(发达)阶段 【4】衰退阶段6. 区域经济衰退的类型【1】区位性衰退 【2】资源性衰退 【3】结构性衰退 【4】消聚性衰退7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高涨与衰退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苏扩张衰退收缩8.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学说【1】、外部因素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2】、货币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3】、投资过度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4】、消费不足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

11、【5】、心理理论(彼谷和凯恩斯)【6】、创新理论(熊彼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9.基钦的短波周期理论-短周期-40个月(3年4个月)周期-库存循环朱格拉的中波周期理论-中周期-910年周期-设备投资循环库兹涅茨的周期理论-中长周期-1525年周期-建筑循环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长周期-5060年周期-技术进步和革新10.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现代区域经济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区外生产的,称为“基本生产”,相当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层;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区内社会、生活服务的产业部门,称为“非基本生产”,相当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辅

12、助层和基础层。11.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由于基本分析思路相同,因而被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Y=K/k 即k=K/Y Y为产出 K为资本存量 k叫做资本-产出比率12.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就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累积循环的结果。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1.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2.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一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

13、二产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等。3.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具体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4.第三产业内部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公用事业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

14、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警察等。5.配第克拉克定理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6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第一、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一样),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速度。这在各个国家都是普遍现象。第二、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 第三、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