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3103777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反应的应用1能将分别含有Cu2、Fe3、Al3、Mg2、NH、Na、Fe2等离子的七种硫酸盐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ANaOH溶液BKSCN溶液CNaHCO3溶液 DNH3H2O溶液答案:A2下列各步制取物质的方法,最终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lAl2O3Al(NO3)3晶体CuCuOCuSO4溶液CuSO45H2OFeFeCl3Fe(OH)3Fe2O3FeSO4溶液FeSFeSABCD答案:D3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某无色溶液加入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C某无色

2、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D某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Ca2答案:C4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问题。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出现_现象的是_,离子方程式是_。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解析: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HNO3,有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Na2CO

3、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是:CO2H=H2OCO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2SO4溶液。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Cl溶液。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NO3溶液。 答案:(1)稀HNO3气泡(或有气体产生)Na2CO3溶液CO2H=H2OCO2(2)Ba(NO3)2溶液白色沉淀Na2SO4溶液Ba2SO=BaSO4(3)AgNO3溶液白色沉淀NaCl溶液AgCl=AgClNaNO3溶液5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变化”填空:(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4、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3)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外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使滴定结果_;(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点俯视,使滴定结果_;(5)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酚酞作指示剂),当加入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此时便停止滴定,使滴定结果_;(6)用含Na2O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7)用含Na2CO3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8)洗涤锥形瓶中,误把稀食盐水当作

5、蒸馏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测得的结果_。解析: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待),若向待测溶液(置于锥形瓶)中滴加标准溶液(置于滴定管),则由V(标)来分析实验误差。(1)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会使标准溶液被稀释,导致所耗V(标)偏大,使测定的c(待)偏高。(3)气泡的体积计入标准溶液,结果偏高。(4)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将使V(标)偏低,因而c(待)偏低。(5)滴定终点判断提前(应保持半分钟内不退色),结果偏低。(6)NaOH中含有Na2O,则标准溶液的浓度已经偏高(62 g Na2O相当于80 g NaOH),因而所需滴入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结果

6、偏低。(7)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OH,Na2CO3消耗HCl的量少,所以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即V(标)偏高,结果偏高。(8)稀食盐水对结果无影响。答案:(1)偏高(2)偏高(3)偏高(4)偏低(5)偏低偏低(7)偏高(8)无变化时间:40分钟A级基础巩固基础题1如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Aa mLB(50a) mLC一定大于a mLD一定大于(50a) mL解析: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面,50 mL的刻度在下面,但刻度线以下仍有一部分容积,因此液体体积一定是大于(50a) mL。答案:D2能鉴别MgI2、AgNO

7、3、Na2CO3、NaAl(OH)4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HNO3 BKOHCBaCl2 DNaClO解析:首先明确需要鉴别的四种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一般的检验方法,MgI2可用碱或Ag或氧化性物质检验;AgNO3一般用Cl生成白色沉淀检验;Na2CO3一般用酸检验;NaAl(OH)4用强酸检验,先生成白色沉淀,若强酸过量,沉淀会溶解,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应选择HNO3。答案:A3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取干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立即装入标准盐酸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进行滴定C往盛有20.00 mL NaOH溶液的

8、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后进行滴定D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然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解析:滴定管若干燥洁净,不必用水洗涤,故也不需用标准液润洗,A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内存有少量蒸馏水,但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B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答案:D4下列有关实验中,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使实验达到目的是()A证明FeCl2溶液被氧化(KSCN溶液)B除去C2H6中的H2S气体(CuSO4溶液)C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溴水)D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AgNO3)溶液解析:A项中FeCl2

9、溶液被氧化剂生成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故A正确;B项中的H2S气体与CuSO4溶液反应能生成黑色的CuS沉淀,故B正确;C项中的SO2能使溴水退色,而CO2不能,故C正确;D项中的Na2SO4溶液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答案:D5常温下,用0.10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的HCl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指示剂变色时,说明反应的酸、碱恰好等物质的量反应B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才存在c(Na)c(H)c(Cl)c(OH)C达到滴定终点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NaOH溶液体积比用酚酞多D已知

10、 H(aq)OH(aq)=H2O(l)H57.3 kJmol1,上述滴定恰好中和时,放出114.6 kJ的热量解析:酚酞和甲基橙变色时均不是恰好中和的pH7,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整个滴定过程都存在c(Na)c(H)c(Cl)c(OH),B错误;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是酸性,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是碱性,显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NaOH溶液体积比用酚酞少,C错误。答案:D基础题6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CO、NH、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

11、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l0.4 molL1CSO、NH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解析:“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H,且n(NH)0.02 mol;“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Fe3,又因为CO与Fe3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O一定不存在;A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最后生成NaAl(OH)4,所以Al3可能存在;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的固体是Fe2O3,其物质的量为n(Fe2O3)0.01 mol,所以溶液中

12、n(Fe3)0.02 mol;加足量BaCl2溶液,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BaSO4,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SO,其物质的量为n(BaSO4)0.02 mol,所以n(SO)0.02 mol。根据溶液电中性特点NH、Fe3所带电荷n()0.0230.020.08 mol,SO所带电荷n()0.0220.04 mol,所以Cl一定存在,K、Al3可能存在,当K、Al3不存在时,Cl最低,所以Cl0.4 molL1。答案:B7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CO、SO、SO、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测得混合液呈碱性;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原因。_;_;_;_;_;(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解析:(1)测得混合液呈碱性而CO和SO水解显碱性,在碱性环境下可能存在;CO和SO均能和强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但是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能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