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103606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 设 方 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项 目 概 述项目优势特色: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以酒店管理为专业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全国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是“山东省示范专业”和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本省级优秀教材,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4项教指委优秀教学成果,1个四星级标准的校内综合实训中心,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在校生3100多人。酒店管理专业探索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综合

2、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外语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重点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第一年校内学习、第二年酒店顶岗实习、第三年回校理论提高”的“1+1+1”理实交互式教学模式。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海外学习培训100%、双师型教师100%、行业挂职100%,同时引入行业专家、博士生导师担任学院副院长、二级学院责任院长。参加各级别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在首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参加全部4个项目,共获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4名选手获得4个一等奖和1个优秀组织奖;在第三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我院学院4名选

3、手获得了4个一等奖,夺取了各项赛事的全部最高奖项。在各项工作的带动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年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8%以上,近30%的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后走上了管理岗位,有近5%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直接为酒店基层管理人员。项目建设目标:通过专业建设,构建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动态课程群,打造“双师、双语、双高”、海外背景的资深教学团队,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三大基地建设,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文化”的国际行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三方并重”的教学质量监控改革,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实现“五个对接”,发挥专业优势,以社会培训为核心,面向酒店行业及相关领域开展高水准、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咨

4、询、培训等面对酒店行业的社会服务;充分利用区域和政策优势,以“十个对接”为重点,完善中高职教育系统性系列衔接建设方案,深化专业群建设。利用两年的时间,使本专业成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典范,成为行业和社会美誉度高、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在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项目建设内容: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为校企对接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创新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全力促进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师资团队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与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设、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实现“五个对接”,以社会培训为核心的全面提升专业

5、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以“十个衔接”为重点的系统化培养内涵建设以及完善中相关专业群建设高职教育系统性培养内涵建设、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经费:总经费为65061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250230万元占38.537.7%,举办方250230万元占38.537.7%,学院自筹150万元占2324.6%;经费年度预算2012年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320.9302.4万元、2013年 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329.1307.6万元;经费用途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8.516.5万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28.5411.5383.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

6、式6万元、课程建设28.526.1万元、校内实训设备建设103.592万元、校外实习基地体制建设1413万元、素质教育建设108万元,共计162145.1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15108.5110万元、国际交流与合作4235万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8万元、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实现“五个对接”建设15.514.8万元、以社会培训为核心的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3万元、以“十个衔接”为重点的系统化培养内涵建设132.5万元、专业群建设8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3万元、中高职教育系统性衔接7万元、专业群建设8万元。目 录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2一、专业建设背景2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5三、专业现状6第二部

7、分 建设目标15一、总体目标15二、具体目标15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22一、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深化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创新改革22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23三、以“双师、双语、双高“为把手,提高师资团队的综合实力4039四、坚持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思路,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45五、以“三方并重”为依托,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设48六、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实现“五个对接”5150七、以社会培训为核心,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5352八、以“十个衔接”为重点,完善中高职系统性衔接体系建设5655九、以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龙头,辐射专业群建设6160第四部分 预期目标

8、与验收要点62第五部分 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76一、经费预算76二、项目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预期效果79第六部分 预期效果8486一、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体系8486二、校企同步培养的 1+1+1阶梯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8487三、基于酒店服务和酒店管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8487四、以培训为核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8487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8689一、政策保障8689二、组织保障8689三、资金保障8891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8992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学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9598第一部

9、分 建设基础2一、专业建设背景2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5三、专业现状6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14一、总体目标14二、具体目标14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21一、校企对接体制建设的创新改革21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22三、全力促进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师资团队提升38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与改革44五、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设47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49七、完善中高职教育系统性培养内涵建设51八、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群建设53第四部分 预期目标与验收要点55第五部分 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69一、经费预算69二、项目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预期效果72第六部分 预期效果78一、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校企对

10、接体制机制体系78二、校企同步培养的 1+1+1阶梯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79三、基于酒店服务和酒店管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79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79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80一、政策保障80二、组织保障80三、资金保障82附件一:酒店管理专业调研报告83一、调研目的83二、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83三、调研基本情况分析83四、行业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89五、调研结论96六、专业建设建议97附件二: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102附件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学校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108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

11、学校专业建设方案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保障:项目负责人:陈 秋(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副院长兼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院长 青岛中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 峰(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光健(酒店管理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崔学勤 石增业 焦念涛 李佳龙 龚 伟 刘菲菲 张 朋 胡友宇 张立俭 穆 林 王政军 郭贵荣 刘 宁 程 彬 李东旭 王磊磊 纪志华 孙 镇 刘 真 李 峰 尹 萍 杜彦超 孙丽钦 毛 安 许文素 徐 莉 周 林 鹿 彦 郑向敏(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指委 主任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 勤(青岛海景花园

12、大酒店总经理)毕安德(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总经理)鹿守祎(济南索菲特大酒店副总经理)Alexander OWassermann(青岛海尔洲际酒店总经理)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一)全球旅游业现状2010年是国际旅游业发展较好较快的一年,国际旅游到客人次数达9.35亿,比2009年增加了5800万,增幅为6.7%。从区域来看,2010年中东和亚洲旅游业恢复最早、最快,增幅最高,分别达14%和13%。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 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将为4%-5%,略高于4%的平均增长率,低于2010年的增速。相对于全球经济,亚太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

13、,因此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对其出入境旅游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不会改变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预测。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势头还将继续,预计2011年增长速度将在9%左右。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底,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而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藤在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上也曾经表示:“拥有13亿人口及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国将为稳定世界旅游市场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达到21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达到5566万人次,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

14、。同时,中国还为国际旅游市场输送了5739万人次的客源,出境旅游首次超过入境旅游,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国。中国目前拥有2万余家旅行社、2万余家规模以上旅游景区、30万家旅游住宿机构,还有超过150万家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1700多所旅游院校,共同组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直接与间接就业总人数达7600余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9.6%。 2009年年底,国家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意味着,旅游业发展正在融入中国国家战略体系,中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指出,要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二)中国酒店业现状而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业面临也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酒店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30年来,中国旅游酒店年均增长率一直在10%以上。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总数为13991家,其中五星级595家,四星级 2219家,三星级6268家,二星级4612家,一星级297家。与此同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加速进入中国。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自从首家有外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