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31033724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年10月注意事项: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相关内容填写清楚。3. 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4. 请规范书写汉字与相应的符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2.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B. 灼热的木炭与反应C.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D. 晶体与晶体反应3. 下列关于反

2、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不为0D.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4.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的热量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1 mol石墨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5.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中,产生速度最快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

3、AMg,硫酸10ml60BMg,盐酸10ml60CFe,盐酸10ml60DMg,硫酸10ml50A. AB. BC. CD. D6. 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7. 利用下列4组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棉球变为蓝色氧化性:B烧杯壁变凉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同于烷烃性质的烃D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非金属性:A. AB. BC. CD. D8. 已知反应稀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为B. 的能量比的能量高221kJC. 浓与1 molNaOH溶液混合,产生

4、热量D.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9.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过程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的均大于0B. 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 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D. 反应的10.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一氧化碳在铂表面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等转化为无害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B. 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 使用铂催化剂,可以提高CO、NO、的转化率D. 在铂催化下,NO、可被CO还原成1

5、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甲烷的燃烧热,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 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 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则和反应的中和热12. 已知分解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的溶液中,分解的机理为: 慢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与的浓度有关B.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D. 13. 为比较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中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6、.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则说明一定比对分解的催化效果好C.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14. 下列关于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正会先增大后减小B.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所以正、逆都增大,但正增的更大C. 采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会引起正、逆同时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D. 减小压强可以降低单

7、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所以正减小、逆增大15.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a、:b、:c、:d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6. 室温下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热效应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17. 图中表示,能正确反映该可逆反应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18. 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向中加入,中加入,都将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中的转化率为,中的转化率为,则

8、a、b的关系为()A. B. C. D. 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 (共46分)19. (10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开始至2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X的转化率为_在一定温度下,下列情况可作为上述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的是_A.X、Y、Z的浓度相等B.X、Y、Z的分子数比为3:1:2C.Z的生成速率是Y的生成速率的二倍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Y,同时生成3nmolX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mol和bmol,发生反应,当改变下列条件时,会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填序号降低温度保持容器的

9、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加入催化剂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的物质的量20. (12分)已知,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 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_。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其原因是_。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的绝对值常常小于,其原因可能是_。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将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由图2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1、

10、(14分)含氮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已知该反应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946463391496计算每消耗所 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kJ电厂烟气脱氮的主要反应I:II: 副反应对于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I,在一定条件下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用表示从开始到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_用a、b、t表示,B点时_填“”或“”或“”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其有关性质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者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催化剂常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即专一性。已知:反应:反应: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在

11、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下列不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填字母。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 NO和的浓度相等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上述两个竞争反应、。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1 L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测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该催化剂在高温时选择反应_填“”或“”。对于反应,有利于提高转化为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B.将反应生成的及时移出C.充入稀有气体22(10分)在容积一定、温度一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如下反应: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对于状态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气体 C.可

12、能是气体,也可能是固体若假设为气体,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该反应为_填“放”或“吸”热反应,_填“”或“”。若改变反应条件后,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时都只改变一个条件,请判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时 _;时_;高新二中2019至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化学试题答案【答案】1. A2. B3. B4. A5. A6. B7. D8. B9. C10. C11. C12. A13. B14. C15. A16. C17. B18. A19. ;C;20、环形玻璃搅拌棒 保温隔热作用铜棒易导致热量的散失有21、 吸收; 634; ;B22. ;放; ;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