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103358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华活着读书心得精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沉浮如光,唯有夕阳斜。-读活着有感一小说摘要:文章以自序为主讲述一个普通人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艰辛苦难和种种悲剧。书中的主人翁福贵是一个富家二世子弟,自然天真地认为,父母背后都潜藏着一个国库,如何收刮都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只是虽贵为国库却也只是败朝末世的国库而已。福贵日日青楼夜夜笙歌,浸淫于灯红酒绿浮华奢靡之中,终于其命途完全改变在一场豪赌之后将祖业全败于此。父亲是一个败家子,可是父亲只败了一半的祖业,剩下的让福贵全败光了,无奈一气之下便命丧黄泉。幸好有个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妻子,本以为一家人一起就能把生活从一只鸡变成一只鹅,一只鹅变成一头羊,一头羊变成一头牛,再

2、变回以前的物质丰沛财产充盈的图景。可福贵正好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遇到国民党的军队,就这样被抓壮丁度过了几年光景。福贵福大命大,性免于难,终回家团聚。谁知女儿在她离开之后不久就因高烧变成聋哑的残疾。母亲在接着的几年死去,似乎是可以成为世界冠军的儿子在献血时被活生生的抽干血而死,县长就是福贵被充壮丁时候的战友,福贵只能暗自概叹命运的不公。作为父母,福贵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像普通姑娘一样结婚生子。二喜是个疼爱妻子的城市搬运工,当福贵也为上天的眷恋能给他这样一个女婿感到欣慰的时候,女儿居然因为难产而死。妻子之后也最终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追随女儿而去。不过福贵对于生活没有太大的奢求,有一个这样的女婿和襁褓中的外

3、孙,生活虽苦还甜。可是一场工地的意外,女婿二喜被四块大的水泥板活活地压死。福贵只好把外孙带回乡下一同生活。一老一小的相依为命,外孙是个精巧伶俐的孩子,很小就会帮福贵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却因为太久没有吃过豆子,一次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死。福贵的一生送葬了全家,每一个都是亲自为他们盖上戚戚黄土。最后只剩下一个和他一样老的老牛相伴了却余生。二整体阐述:活着无疑是20世纪末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行云流水的气韵和缜密恢弘的格局令人没齿难忘,尤其是叙事时震耳发聩的穿透力,打破大多同行的中国当代叙事类小说家的习惯,另辟蹊径地表现出一种叠加的怪诞寓意。 很难想象,当时青春年少涉世未深的余华会写出这样一部笔力如此

4、伟健的作品。余华曾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历经数遭磨难,家人相继先他而去。可是他并无丝毫怨言,仍心怀感恩平和愉悦地面对这个世界。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缘起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于是这样一本书,年轻女子看见生命悲苦;年轻男子看见生命的无常。体会过熹微和光明,老人家只是微微笑,说很好。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情难自已地跟随他凛冽尖刻的笔调,放佛亲眼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不经;继而

5、又假惺惺地给予我们一点点脆弱的美好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得子,让压抑昏暗的时刻有些许温情脉脉,有些许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觉得似乎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即将长存时,余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亲手将自己的骨肉角色扼杀于摇篮之中,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错愕当场。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三细节剖析有人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显得过于戏剧化。其实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柔软感性敏感让人触碰生疼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和严谨缜密锱铢必较的科学区分开来正在于-艺术的不可分析性。而一些专家教授说着冠冕堂皇的粉饰之辞生硬肢解一部部鲜活的小说,抱着立誓从中探寻一二

6、的功利之态割裂艺术。孰不知任何一部能够感动人的作品恰似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把整个身心贴近它才可能感觉到它和煦温度和蓬勃的脉动。 福贵的一生,经历年少阔绰、家道败落、战争的离乱、丧妻失子、以至于连亲人都不再有一个。这些苦难于一个人来说,的确显得有一点戏剧化。但是谁又能否认,一个人尽管不一定会经历这同样的苦难,但是苦难同样会以另一种方式如洪水猛兽向人汹汹袭来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不必执着于苦难本身的形式,苦难的形式只是光鲜亮丽的糖衣罢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

7、男人挑着粪桶从我眼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作者这种悲天悯人心有戚戚然的博大情怀和作品中透露的那种略带伤感的后现代式的黑色幽默,其实也让我顿悟究竟该以何种心态对待生命。原本就是活着,不如西方人说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找寻上帝。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制造一个上帝出来。东方人更见谦和和沉静。把话说完了,悲伤留在心底。你看见衰败。你看见颓唐。你看见离奇却又平凡的人生。悲者命运总是反复,生活的齿轮从未停止前进,坎坷

8、的命途却只能沿地踏步。年轮转过的地方,满是伤痕,苦命人总能忍受苦命,结果苦命依旧,生活依然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全。一辈子,简单三个字已是生命的全部。其中的重量、厚度、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似乎多了一份超越凡尘俗世功名利禄的坦然平静。被红尘裹挟茫茫然前行有纷争有太平,向之所欣也许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唯有清江晚风与山峦白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即成色,这才是生命的真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以情节即使再过悲怆令人潸然,福贵仍在死亡的边缘苟延残喘地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不禁使人轻吟普希金的“那些逝去的终将变得可爱而美好”。正如你终会明白,

9、无论此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所以不要追寻活着的意义,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人之所以活着,人只好活着”这一句话道出了人活着的无奈和悲哀。关于偶然和必然、命运与意志、生与死、理性与情感、价值与非价值,在这里都变成无意义。人活着就是活着,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福贵告诉了我们怎样去理解生命的尊严,告诉了我们面对苦难应该怎样坚强地活下去。仅此一点,这部小说就足以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巨著中成为闪闪发光的一颗明星。以上就是我读余华活着的读书心得。 姓名:陈潇 学院:斯拉夫语学院 专业:师范俄语(一班) 年级:2012级 联系电话:158460574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