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03195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二模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威一中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A 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第 I 卷为选择题,第 II 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 卷 (共 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27 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g)呱坠(zhu)地的啼声,喜泪如雨。B.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shu)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绝望哀号(ho)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zhn)栗(l)在浓烈的

2、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愈捶愈烈!D.它吝啬(s)地在崖口徘徊(hu) ,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B.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C.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D.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

3、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撩绕不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把答案答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语文二模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 13 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

4、心,乘以13 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 20 多年演艺生涯中,几乎没人记得费玉清在舞台上不穿西装的样子。B.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 340 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C.“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D.即便不是很喜欢语文,在临近中考的最后时刻不让语文拖后腿,也是一种成功。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

5、一项是( )行至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 ,壁立湾畔的奇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江中之江葫芦湾便闪现出来 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实在别致有趣 别致有趣的葫芦湾湾形毕肖一致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毕肖葫芦湾 A. B. C. D. 6.下面对文体常识、名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 社戏也都选自朝花夕拾 。B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C 水浒传 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讲述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

6、夜上梁山、燕青义救卢俊义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D诗歌天上的街市 ,童话皇帝的新装 ,神话 女娲造人 ,寓言蚊子和狮子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开拓了语文阅读的视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 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

7、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语文二模试卷 第 3 页 共 11 页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7.下

8、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C.时时而间进 间:按时间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没有,没有人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皆以美于徐公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皆以美于徐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B.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

9、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C.邹忌的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 ,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D.学了这一课以后,让我们感到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第卷(23 分)三、诗文名句的翻译与积累(10 分)10.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 分)(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 分)11.补写名诗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诗词是中国文坛的奇葩。诗词有形,那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 的莺飞

10、燕舞。诗词有声,那是“ ,人迹板桥霜 ” 的阵阵鸡鸣回荡于霜月清晨。诗词有色,那是“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红绿相衬,好一副浓墨重彩的风景画。诗词有味,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 ”尘土中的梅花清香飘逸。诗词有情,那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 ” 功名未成,归家无期的茫然与无奈。诗词有理,那是“ ,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的亘古哲理。四、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 1215 题。(13 分)语文二模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 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 孔,主 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

11、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 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 ”这 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 钱。他 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 睁大眼睛说,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12、”“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 偷 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 者乎” 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 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 “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 许久,很恳切的说道, “

13、不能写罢?我教给你, 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 懒懒的答他道, “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 长指甲敲着柜台,点 头说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 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不

14、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12、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特点表明了什么? (3 分)13、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说出你对笑的理解。作者写这些笑有何用意? (4 分)14、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性格中包含着柔情和顽强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方面。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个性也是不止一面的。请联系上面文字,说出你对此的理解。(2 分)15 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总是”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4 分)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

15、懂的。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 (台阶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 分)语文二模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蝶? ”“要成为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 缚你的安全、温暖的茧。 ”“那不就是死亡 吗?”“表面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 ”要求:自定立意,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 卷 (共 60 分)一、阅读理解(42 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 题。 (6 分)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 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3 分)8.颈联中的“直” 、 “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