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3098184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礼仪培训教案(doc 7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礼仪公开展示课教案教学目标:应掌握在校园里的不同礼仪,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中学生教学过程:周总理的仪表之美举世公认,他的仪表风度、礼仪修养水平很高。以着装礼仪为例,周总理特别信奉“人靠衣服马靠鞍”的古训,常说“衣着整齐是一种礼貌,是表示对人家的尊重”。周总理对着装的要求是:端庄、整洁、规矩,不允许衣服有褶皱、斑点,一点脏东西掉在衣服上都要小心地擦掉;夏天也不随便解扣子。周总理选择衣料从来都用国货,以“表现出中国人的面孔”和中国人的骨气。周总理也非常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懂得用服装这种无声语言来表达他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关怀。有一次,周总理率团去柬埔寨访问,正好遇上柬埔寨前国王去世,周总理

2、得知这一消息,马上让代表团每人买一件白色西服。到了柬埔寨,大家都穿上白西服,西哈努克亲王见了特别感动,他和周总理建立了很深的情谊,这种情谊对两国的友好关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的产生,多半就来自一个人的仪表。仪表端庄、穿戴整齐者比不修边幅者显得有教养,也更懂得尊敬别人,这已成了一般人的思维定势。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他穿西装以绅士模样出现时,向他问路、问时间的陌生人,大多彬彬有礼,这些人看似属上流阶层,颇有教养。当他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人以流浪汉居多,或是来对火或者来借钱。南开大学校门内一面大立镜镜铭容正格言写道:脸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

3、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静、宜和、宜庄。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具备的第一点。一、学生仪表(一)仪容服饰1、发式女同学的发式以理短发、童发或者束发为宜。这样可给人一种清晰、活泼、纯真和稚气之感。男学生最好是理学生头。它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2、服饰装扮学生的服饰应以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明快简洁为好,这样可充分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不要穿奇装异服,女学生不要涂口红、胭脂、指甲油、画眉毛,因为少女的肌肤丰润,本身就具有一种自然美,根本无须化妆。同时也不戴金银首饰。在校内,学生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应穿布鞋、运动鞋,这样便于做早操和上体育课,同时也可显示

4、出青少年健美的身姿。3、规范佩戴校卡。(二)仪表举止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仪态来判断他的品格、学识、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修养程度。仪态举止包括:站、坐、行的姿势,与人交谈的态度、说话的声音、风度气质、行为动作、面部表情、卫生习惯等等。1、正确的站、坐姿态和雅致的步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所谓“站如松”,就是站得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其基本要领是:站正,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不要偏左或偏右,胸要微挺,腹部自然略微收缩,腰直、肩平,两眼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肩舒展,双臂自然下垂(在背后交叉或体前交叉亦可),两腿膝关节与髋关节展直,忌讳无精打采。双手不可叉腰,不可抱在胸前,不可插入口袋,身体不要东

5、倒西歪依靠物体,不要弯腰弓背、耷拉脑袋,不要挺着肚子,岔开双腿。所谓“坐如钟”,即坐得要像钟那样端正。其基本要领是:上体自然坐直,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双膝并拢,臀部在椅中央,腰部靠好,两手放在双膝上,胸微挺,腰伸直,目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女子入座时,要用手把裙向前拢一下,切忌前俯后仰、摇腿跷脚、跷二郎腿、两膝盖分开、把脚架在别人的椅背上或放在自己的椅子上。所谓“行如风”,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稳重,有雅致的步态。其基本要领是:上体正直,不低头,眼平视,面带笑容,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肩部放松,身体稍向前,重心在脚掌前部,挺胸,收腹,小腹用一点点力使身体略微向上挺。走路不要前俯后仰,左右

6、摆晃。2、稳重得体的动作,优雅适当的手势路上行走,必须靠右行,不能走中间,途中遇到领导、老师、熟人,应热情点头示意,礼貌地打招呼。领导、老师到教室、寝室时,学生应礼貌地打招呼、让座。上下楼梯,过狭窄通道,遇到领导、老师、老年人,应主动让道。打开水、洗刷、晒衣服等应“先人后己”,礼让三分。不要争抢龙头和晒衣线。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冒失的行为表现在: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进别人家里不敲门,推门往里闯,反客为主;找人时,大喊大叫;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高谈阔论。手脚太快,动作太硬,幅度太大。手脚冒失,

7、语言冒失,出尽洋相,常闹笑语话。这些都是行动不稳重得体,缺乏修养的表现。3、优雅的风度气质,自然随和的态度气质,是由人体内四种液体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决定的,它难以改变,但风度、性格是可以塑造培养的。作为男同学,应使自己具有“阳刚之美”,即风度稳重,动作有力度。“刚”不等于“野”,如果男子汉说话过于随便、粗野、骄横,在公共场所,敞胸露怀、歪戴帽子、身穿汗衫、背心或打着赤膊、脚穿拖鞋、打响指、吹口哨,就会给一种“痞子”、“二流子”,缺少文化教养的印象。作为女同学,应使自己的气质风度“优雅得体”。同人交谈,要庄重谦逊,在大庭广众之中,态度要大方自然,切忌表情过分,目光游离,挤眉弄眼,频繁眨眼

8、,过分大笑,这些都是有失风度的。在陌生人面前,“内向”比“外向”好,含蓄比夸张好;被男方邀约,要探究其原因、动机和内容,如觉得不宜,应婉言谢绝,在异性面前不要太随便,应自尊、自重、自爱。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做到“六勤”:即勤洗澡、勤换衣裤、勤修面、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在公共场所,应避免当着他人的面擤鼻涕、掏鼻孔、揩眼屎、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搔痒;还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废物,还要防止在大庭广众中发出体内各种不同的声响。否则就是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礼仪修养并不成熟的表现。二、课堂教学礼仪学生应在课前两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课业用品,静侯老师到来。学生因

9、特殊情况,上课迟到了,就要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仪的周到。1、在教室门口先喊“报告”。如教室门关着,那就应是轻轻叩门;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2、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入座。3、走向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更不要有任何滑稽可笑的举止。坐下后,应立即集中注意力听讲。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遵守纪律的表现。1、学生如要回答问题,应先举手,并要在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答题。2、回答问题时,站姿、表情要大方,不要搔首弄姿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声音要响亮、清晰。3、对提的问题答不出,也应先站起

10、来,再用抱歉的语调实事求是地向老师说清楚,不要不站起来。4、在别人回答时,不应随便插嘴,别人答错了,也不应讥讽嘲笑,自己能答,可举手。5、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对学生回答不出,切忌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三、师生在校内外的礼仪学生与教师间的礼仪(一)师生校内外相遇1、学生与教师相遇,通常应由学生主动先向教师招呼,道声“老师早”或“老师好”。教师应面带笑答“早”或“好”。2、在校外和老师相遇时,学生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在车、船、码头遇见老师,即使乘客多,人拥挤,学生也应让老师先上车船;在车上、船上或娱乐场所、交际场合中遇到老师,学生应向老师招呼、让座。3、在进出的

11、门口、上下楼梯时和老师相遇,学生应主动招呼,请老师先行。4、老师来家访问,学生应热情迎接,主动向家长介绍老师,同时请老师坐,给老师倒茶;为了便于老师和家长交谈,学生应暂时回避;当老师离开时,学生应热情送别。5、毕业后,遇到老师,要主动热情地向老师问好。重要节日,特别是教师节,应给老师写慰问信、贺卡或去拜望老师,使老师感到欣慰,感到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二)师生谈话学生与教师谈话,应注意如下几点:1、和老师说话时,学生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2、学生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姿势端正,不可东张西望,不可抓头摸耳,不可抖腿搁脚,还应明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12、3、如果老师说的话,学生感到不理解,或无法接受,并有不同看法,可不必隐瞒,应谦虚而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4、对于老师的规劝和正确的批评,学生应愉快地接受,而且态度要谦虚,决不能当耳边风。即使老师态度较生硬、急躁,也不应计较,更不能嫌烦抵触,而要想到这是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5、学生不能在办公室久留或乱翻老师的东西,不可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四、男女同学接触的礼仪1、异性同学间,特别应注意以礼相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帮助。不能互起绰号,不能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不能久久凝视对方,不能打打闹闹。对异性同学的容貌、身材和衣着,不应评头品足;对异性同学的弱点、缺点或残疾,不可嘲讽、不要伤

13、害对方的自尊心。2、对异性同学不宜过分亲昵。男女同学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青春期,双方往往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但由于年轻,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又较浅薄;同时,感情也最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异性同学过分亲昵,就可能异致想入非非,甚至做出实质是不尊重自己和他人、伤害对方的行为,使双方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异性同学接触除不宜过分亲昵外,更不应在中学阶段恋爱。3、正确处理好同学聚会同学的生日、毕业和老乡聚会应以精神交流为主,以学业和事业为重。活动的安排应有激励作用,应能鼓舞同学奋发向上,使同学愉快地度过生日,并享受同学们给予的集体友爱和温暖。而不应每人凑钱,到馆

14、子里或在寝室里大吃大喝,不能酗酒和无节制地狂欢,更不能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五、集会礼仪1晨会或其他场合升降国旗仪式时,要肃立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降国旗完毕。不自由走动,不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2唱国歌时,态度要严肃,声音要整齐响亮。3学生参加活动集队时,要静、齐、快,不勾肩搭背,不任意谈笑,要提前到达集合地点,以保证集会准时开始。4进入或离开会场要服从指挥,注意秩序,不一哄而上,不争先恐后,以免造成拥挤堵塞和防止事故。5集会中应注意遵守会场纪律,不随便走动或发出声响,不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6在集会过程中,学生应提前落座,恭候报告人到来。当报告人到来时,会场应立即安静下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报告过程中,每个同学应端坐静听,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打瞌睡,不无故中途离席。报告人说到精彩处应鼓掌表示赞同,报告结束,也应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以表示感谢。7集会时如有上级领导或客人参加,应在他们到达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离场时应让领导或客人先走,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