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97016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4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文言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答题方法指导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常考文体之一。中考文言文文常见考点如下:1.作者作品、文学常识。2.能正确解释文言实词、虚词。3.准确翻译句子,把握关键句。4.能准确断句(划分朗读节奏)。5.能准确理解内容并筛选概括信息。6.能准确分析人物形象,整体把握文章思想。7.能准确评析人物、语言、写法并结合选文谈感悟、启示。文言文阅读答题策略1. 作者作品、文学常识。可结合课本加强对作者作品基础知识的识记。2. 解释文言词语题。这类题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重点虚词含义。而这些文言实词虚词基本上都是书上的课下注释。因此需要把书上的字

2、词注释掌握好。3.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要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

3、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4.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5.人物形象分析题:人物形象分析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A从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文本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思想

4、品质和性格特点。)B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C从评价性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议论句)D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形象。6.评价感悟题要在读懂短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文内容谈自己的感悟、启示。真题实战2019年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

5、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9. 解释下面加点词。(1)躬耕于南阳_(2)先主器之_(3)先主遂诣亮_(4)孤不度德量力_10.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此 人 可 就 见 不 可 屈 致 也 将 军

6、宜 枉 驾 顾 之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2.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答案】9.(1)亲身、亲自 (2)器重、看重 (3)往、到、拜访、访问 (4)衡量、估计、推测、考虑 10.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1. (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12. 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

7、人才打动(猥自枉屈);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解析】9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躬”是“亲自”;“度”是古今异义词,“估计、推测”的意思。10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此人可就见不可

8、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的意思是: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以(因为)、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顾(探望)”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犹(尚且,还)、谓(认为)、计(计策)、安(怎么)”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

9、信、达、雅”。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揣摩人物的心理。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出山,主要原因是没有遇到明主。之所以诸葛亮在刘备“三顾”“三往”后才相见,是因为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所感动,认为刘备是一个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有道明君,自己可以施展才华实现自己人生抱负了。这可从文章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可以看出来。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文】:【甲】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

10、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乙】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

11、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 吾

12、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汝曹:你等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

13、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龙伯高:名述,字伯高。杜季良:名保,字季良。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谨敕:谨慎端整。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申 父 母 之 戒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非学无以广才 意与日去 乐人之乐 数郡毕至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译文: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译文: 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11.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4分)答: 【答案】7.申/父母之戒 8使增长离开以为乐全,都9.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1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