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94802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途径和方式【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愈发凸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 产业结构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一)节约国内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GDP的平均年增长率

2、超过9%,属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这种粗放型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以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为代价的。根据统计显示,我国消耗的煤炭资源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发电量占13%左右,钢材占27%的比例,水泥占50%左右。尽管我国是人口大国,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达到8000多万,但制造业的增加值仅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大量地消耗为代价的。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耕地和淡水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我国的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扩大内需

3、、拉动消费增长的现实需要投资、内需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左右。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不足,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所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消费率平均水平为80%左右,我国的这一数据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粗放型增长模式有很大关系,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降低了经济增长效率,老百姓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过多红利,不敢将财富拿出来消费,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不高。(三)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随

4、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内市场正逐步同国际市场接轨。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缺乏长远发展理念,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利润率不高,只能赚取少许的加工制造费用,沦为世界工厂。例如,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二、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一)观念因素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提法已经有好多年了,但迟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有的观念将增长和发展等同起来,认为只要经济发展速度上去了,社会就是发展和进步了,甚至将此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

5、务,实际上经济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有经济效益,还包括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尽管党中央早有明确要求,要走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但实际工作中,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并没有摆脱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流通的状况,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质量和效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也未能达到我国历史最高水平。(二)历史因素首先,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我国在长期的粗放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挟持着粗放型经济的继续增长,例如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高温不退,无论是刚性需求还

6、是投资性需求都有一定的市场,房地产建设依然如火如荼,这些都带来了水泥、钢材等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另外,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增长计划,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大规模建设不会停止。其次,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没有自主创新、没有技术和品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就无从谈起。纵观世界各国,美国经济增长中依靠科技进步的比重占到90%以上,日本也占到80%的比例,我国综合科技进步的平均水平指数仅为38.4%,这也是阻碍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力量。(三)体制因素体制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慢的重要原因,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7、来看,政府一般不应干预市场的交易活动和企业的微观决策,投资自主权在企业手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出多门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条条专政或块块割据的政企不分、权利制衡关系。一些地区和部门重视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经济运行质量差、效率低,素质不高,效益不理想。三、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首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度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节约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

8、观的深刻内涵,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传统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同,循环经济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技术层次上,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能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实现生态环境平衡。(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实质就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产业之间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

9、程,同时也是结构演变的过程。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有可能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能忽视作为工业化中坚的制造业。另外,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以及能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总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认识和体制上进行根本性转变,真正实现集约化发展。参考文献1陈岩.循环经济理念下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代经济信息,2014-08-23.2宋雪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管理观察,2014-06-05.3李林芳.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分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25.4王宏.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经济,2014-06-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