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92257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柳永词两首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千骑拥高牙(拥护)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解析】B(拥,簇拥、跟随)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D项“三秋”,词中的意思是“秋季”,现在的意思比较复杂: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

2、指夏历九月。即季秋、暮秋。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3下列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这一句是写西湖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B“三秋”极言桂花飘香时间之长,整个三秋季节都有桂花飘香;“十里”是指荷花种植面积之广,是实写。C这一句对西湖景物的描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杭州的繁华,人民安居乐业。D“重湖”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里湖和外湖。“叠”指吴隐山、南屏山、慧日峰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着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解析】“三秋”指秋季,

3、“三秋桂子”与“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不是实写。4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擢登相位。C“天堑无涯”意指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指的是钱塘江。D“户盈罗绮,竞豪奢”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反映了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解析】是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但能够穷奢极侈的不是普通的市民。5对望海潮一词思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D)A词人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手法,描写杭州的繁荣景象,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B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揭示出所咏的主题。C词的下片,从湖山胜况、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杭州美好的风貌。D本词以铺叙的笔法,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生动地展示了杭州的美景和都市的繁华,写得委婉低沉,是典型的婉约之作。【解析】“委婉低沉”的说法不对,且本词上片亦有豪放的风格。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