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89983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5课华罗庚学案粤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华罗庚学习目标1.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学习他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2.分析倒叙、引用诗词和讲故事的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怠慢()金瓯()褒奖() 追溯()商榷() 置若罔闻()出类拔萃() 撰写()答案diubosquwncuzhun(2)多音字埋 尽角 蔓答案mi/mnjn/jnjio/jumn/w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答案(1)江畔/挑衅(2)显赫/姓郝(3)蜚声/斐然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莫名其妙:_(2)深入浅出:_(3)如获至宝:_(4)置若罔闻:_(5)出类拔萃:_答案(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2、(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2)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3)好像得到了极珍贵的宝物,用来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4)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5)形容超出同类。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今商海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没有真才实学很难站稳脚跟,成就事业。()(2)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对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置若罔闻,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捂盘惜售,提高房价。()(3)华罗庚看了陈景润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如获至宝。()(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一行在园

3、林和绿树之间深入浅出,尽享自然之美。()答案(1)。(2)。(3)。(4)。用错对象。2辨词填空(1)惨淡惨苦残酷“惨淡”指暗淡无色;凄凉,萧条,不景气;形容苦费心力。“惨苦”为形容词,指凄惨痛苦。“残酷”指凶狠冷酷。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许多商家_经营。因为家境贫寒,他晚年命运甚是_。罪犯手段十分_,令人发指。答案惨淡惨苦残酷(2)商榷商量“商榷”指商讨,多用于庄重的场合。“商量”指交换意见,口语化较重。工作中遇事要多和群众_。这个问题尚待_,以后再研究。答案商量商榷三、名言警句有关“勤奋”的名句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

4、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一、作者简介顾迈男,山东章丘人。1953年进入新华社,1962年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新闻、长篇通讯和特写著称。作品有专著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炎黄之光、华罗庚传、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二、背景展示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病逝于日本东京。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氏算子”等。三、文体知识人物传记的主题呈多元化特点,但基本方向明确。作者在为传主作传时一定会渗透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些创作意图大

5、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再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二是展现传主不同于常人的一面或平凡的一面,再现传主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表达作者对传主的钦佩之情;三是从传主身上得到关于人生、社会、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认识。课堂导语罗斯福坐在轮椅上依然左右着当时世界的格局;布伦克特虽然看不见什么东西,但靠着导盲犬坐上了英国教育大臣的位置;海伦凯勒眼前虽然一片黑暗,但用心灵的光明写出了让世人为之震撼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同样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伟人,他就是让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顾迈男所写的华罗庚这篇课文,全面认识华罗庚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与伟

6、大的人格魅力。文中写到了华罗庚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请在图中处写出他的致力方向。答案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16段)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1115段)1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可写之处必然很多,因此材料的选取和安排显得很重要。本文的材料是由两条线有机地交织起来的,这两条线是什么?答:_答案(1)按时间顺序将人物一生分成几个阶段。(2)在每个阶段中,既按时间的推移又通过空间顺序给人安排不同的活动。2课文的前四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前四段是全文的引子。在内容上,采用倒叙的写法,巧设悬念,把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提到文章的开头,吸引读者思考“为什么只有华罗庚的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7、的重视”;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华罗庚的叙述。3课文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写了华罗庚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4在第二部分“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中,写到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1)成就:研究堆垒素数论。他的研究成果将他的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特别是典型域方面的研究,是华罗庚对数学的突出贡献之一。(2)写作顺序:按地点和时间。(3)好处:多而不乱。5在第三部分“

8、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作者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答:_答案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6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答:_答案“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几十年从事数学研究的生涯中,华罗庚最深的体会是“科学的根本是实”。他用比喻告诫自己。7文中引用了华罗庚的诗词以及他的话语,从不同侧面烘托和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

9、,既表现了华罗庚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文学兴趣和古文修养,又使文章具有一种古雅的韵味。分析下列引用的诗文有怎样的妙处。(1)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答:_答案既体现了华罗庚对于中国古代算数天才般的理解和发挥运用,又说明了华罗庚特别强调勤奋。(2)向在城市里,今来大地边。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规划处处用,数学入田间。移植谁之力,靠党非靠天。答:_答案形容了华罗庚将研究室里的数学运用于工厂、田间后的喜悦心情。(3)五十年来心愿,三万里外

10、佳音。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答:_答案表现了华罗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兴奋之情和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规划。8课文在写作时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答:_答案倒叙,从华罗庚“出名”起笔,把最精彩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主体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勾勒出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材料多而不乱。嵌入多首华罗庚的诗词,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有意识地讲述一些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9华罗庚一文蕴涵了多方面的思想意义,阅读后你会产生哪些方面的感悟?请从传记的思想性角度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逆境中奋斗的精神。华罗庚一

11、生数次劫难都没能挡住他奋斗的脚步:在他青少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要坚持工作,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努力,需有怎样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2)“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方法。这一点从华罗庚的被发现、被请到清华、被提升为教授、被派出国等可以看出来,从华罗庚对人才的发现、培养也可以看出来。这一优良的选拔、培养人才的传统,在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丢弃。“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这两句诗是华罗庚对自己走向成功的经验总结。那么,你认为华罗庚的成功只是靠勤奋吗?答:_答案(观点一)华罗庚能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勤奋,应该说他有着非凡的天赋、智慧。如他初中时就深深爱上了数学,虽没学过孙子算经却能用妙法思考,迅速回答有名的算题,从这个事例来看,华罗庚是个有数学天赋的人。(观点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