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49007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学生不良学习态度成因及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摘要: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有紧密关联,转变学生不良学习态度,为其提供改正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不良学习态度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不良学习态度;社会心理学;成因;对策一、 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学习态度是态度的一种类型,指对学习“所持有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学习态度的成因很多,根据国内外社会心理学专家研究,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个人经验与外界重要他人的榜样作用,参照群体对个人的作用,文化背景的持续熏陶等。笔者认为,不良学习态度主要源于由个体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影响。(一) 环境因素消极的外部环境

2、(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可能使学习态度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比如,“*”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在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下对知识的漠视与无知,使整个教育系统瘫痪。学校教育得不到重视,学龄儿童得不到正常教育,没有外在的压力、内在的动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长远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由于儿童最早成长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父母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及所营造的家庭氛围都影响着子女的学习态度。比如,父母在家不注意主动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将会不利于孩子形成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研究表明,父母是个体成长中首先认同的对象,个体的学习态度将可能产生与父母类

3、似的情况。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漠不关心,子女也很难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学习的正式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设施、教师同学、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理念与目标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直接影响。学校的群体参照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同一性和自我评判的标准。同一群体的成员常常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园具有“环境育人”的功能,校风、班风的建设是了学风建设的基础。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校风,一个班级没有端正的班风,良好的学风无法在学校形成,将不利于个体养成好的学习态度。(二) 个体因素“环境只不过为个体提供了形成学习态度的种种信息,而个体对这些

4、信息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映,如认同、选择、模仿、创造、内化表现后, 才能体现环境的影响。”影响个体学习态度的内在因素包括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知识文化水平、遗传与性别因素等。学习态度与学习需要的联系越密切,学习态度受到的影响就越大。个体对于阻碍自身实现学习目标的对象,易于倾向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比如,“一位小学生因为受到一位教师的当众羞辱性谴责,从此出现只要是这位老师上课,就情绪不安、冒汗、身体颤抖的恐惧症症状,最后不得不转学。”另外,学生已有的知识可以塑造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成长中接吸收的文明成果、学习精神也促进着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小学生相

5、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自觉性不够高的原因。最后,态度是具有生物性基础,多项研究表明,基因对于认知与情绪有显著影响,与学习态度有关。二、 促进不良学习态度转变的重要性态度是一种具有倾向性质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对学习行为有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态度的多重心理功能体现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转变不良的学习态度对个体学习具有必要性。(一) 适应调整的功能需要的情绪体验影响态度的形成,当个体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又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节与保持一种有利于为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态度。当学习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越大,学生学习的态度就越积极。学习态度是从学习环境中滋生的,学习态度又影响着个体是否能有效融入学习环境。反过来,

6、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个体发现更多的学习价值、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二) 认知理解的功能学习态度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态度具有指向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当个体对客体产生了某种态度后,客体才会对个体形成意义,然后引导个体展开行动。不良的学习态度,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缺失价值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对自然和学习的理解产生偏差,学生的行动也会失去方向性,这对学生的社会化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三) 心理需要的功能态度的心理需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人的自我防御和价值表现两方面。态度表现着特定的心理目的。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观点,由于人具有维护自身价值与利益的心理需求,

7、因此会倾向于确立有利于自身形象与利益的态度,减少个体的焦虑心理与情绪冲突。态度一旦形成,个体会倾向维护自己所肯定的对象。不良学习态度形成后,自我纠正便很困难。及时促进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转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支持力量,减弱学生的自我防御性态度。态度可以保护与彰显自我价值。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自己的价值选择。不良的学习态度一定反映了学生对学习价值理解不到位,会向他人表现个体消极的一面,不利于个体的社会生活。(四) 激励支持的功能“人们对于一种事物的态度越积极、越强烈,态度自身设计的问题越重要,人们对有关事务采取行动的内驱力也越大。”消极的态度将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良好的学

8、习态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三、促进不良学习态度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对策(一)增强劝导信息影响因为“信息本身的影响力是达成态度改变目标的重要条件”,所以提高信息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信息影响力:由可信度高、吸引力高、与学生有相似度的传达者提高信息;信息的差异要在个体态度改变可接受的范围内;信息传达的方式要避免简单重复和机械命令。因此,如果要选择劝导有不良学习态度学生的人,可考虑对学生而言有威严而又亲和的教师、与学生关系亲密而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同龄同学或学生信赖的亲人朋友。另外,当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提出改正目标时,要符合学生实际,不能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明显改变,

9、否则会使学生形成抵触和畏难情绪。促进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劝导方法也要注意。对于自我意识越来越清醒的当代学生,简单刻板的命令式劝导只会加剧学生的防御性抵抗。劝导人要注意结合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如果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 学生没产生相反的观点, 这时教师提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肯定的学习态度。在这种情况如再提出反面的观点和材料, 会使学生怀疑正面观点与材料, 不利干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本来就有反面的观点, 或者听了教师的说服以后产生反面的观点, 这时教师应提出正反两方而的观点和材料, 并用充分的论据证明反面观点是错误的, 这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 有助干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10、 增强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特别是如果是为了是学生养成长期持久的良好的学习态度,适用双面论据优势更加明显。 (二)弱化学生态度防卫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要弱化学生自我防卫心理。“在态度改变努力的过程中,传达者需要尽可能是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并避免命令式地给定论,同时适当通过分散人们的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劝导,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导者事先要明确造成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在劝导的时候引起学生的倾听兴趣,才能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当然,劝导者也必须向学生理性呈现不良学习态度的危害,要有强有力地逻辑论证,才能说服学生。虽然教师的恐

11、怖唤起对学生的态度转变有明显作用,但教师必须把握其中的度量,过度的恐怖唤起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恐怖唤起与指示引导要恰当结合起来。(三)形成良好的参照群体效应当学生处于学校、班级的群体中时,群体的权威性、群体的人际关系都会驱使群体成员遵循共同的规章制度,这样便形成了群体对成员的参照效应。班级群体内部形成的规则对班级成员具有遵守的普适性。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但是他所在的班级其他同学学习认真、专心好学,那么那个学生势必会因自身态度与其他成员态度不一致而感觉压力,从而迫使自己转变学习态度。一个拥有良好班风、学风的集体,其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不差的,班级成员不良的学习态度、

12、学习行为会受到无形的约束。并且,学龄期的青少年可塑性、模仿性是极强的。在良好的学风影响下,挑选具有正面示范作用的一批同学形成互帮互助小组,引导他们帮助学习态度不佳的同学,会使后者接受到更强的心理暗示,促进其转变学习态度、迎头赶上。(四)优化学生行为协调作用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紧密相关的,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可以促进个体知行一致,转变态度。学业成绩不佳可能引发的消极的学习态度。对此,教师可减轻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体验学业成功并结合适当的受挫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校扮演的社会角色会暗示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角色或结合多种角色扮演可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角色体验,用与此相符的态度对待学习。比如,任

13、命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担任数学课代表,可以增进他与数学老师的交流、钻研数学知识的动力,从而培养他良好的学习态度。让一个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与自己的父母角色互换,当他发现自己面对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是多么头疼时,就会反思并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参考文献:1姜健荣.态度决定一切,一切决定态度初中生语文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 2003 (9)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李文富.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李小平.小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2002 (9)5刘贤利.改变

14、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有效方法J.淮南师专学报,2000(3)6刘在花.中小学生学习态度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7(6)7皮连生等译 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注解时蓉华 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70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7李文富.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17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8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7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6刘贤利.改变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有效方法J.淮南师专学报,2000(3):7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