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08036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摘要:包容性增长日益成为关注的议题,在今后的经济增长中,经济政策的重点不仅要维持增长速度还要将增长收益惠及所有的人及地区。由于山区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包容性增长尤其要关注山区经济增长。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运用文献法、归纳法等方法得出山区经济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从基础设施、园艺作物、旅游业及包容性治理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山区经济;基础设施;园艺文化;旅游业;包容性治理一、 引言 2006年6月,为研究亚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以下简称亚行)的发展战略,亚行组建了一个由联合国贸发会秘书长、美中印三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企业高管组成

2、的专家小组。该小组在2007年3月向亚行行长提交了题为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新亚行关注的重点要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等重要建议。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关注于快速创造经济机会并且使它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 包容性增长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创造就业机会;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贫困和不公平。具体通过农业增长,就业率增加及贫困减少、健康与教育得到改善以及减少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Klasen,2010)。由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含义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 惠及所有人群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人群,而贫困

3、地区尤以山区为甚,因此本文重点关注山区经济发展策略,从而更好促进包容性增长。本文以包容性增长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法、归纳法,根据山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得出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四点策略。 二、 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 1. 改善基础设施。Balisacan & Pernia(2002)研究表明边远的高原地区或者具有地理隔离性的地区,改善它们的基础设施的供应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减贫战略。另外亚行的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一是有助于提供农村人进入市场和获得基本服务;二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与收入;三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再生的潜力,因此,是一个包容性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指引下,基础设施应是政府今后对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最大的优惠,由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标准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很显然,包容性增长的政策要纠正目前这种基础设施的分布不均衡。物质基础设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网络、电力、水利、农产品的销售设施及金融机构。社会基础设施同样重要,主要集中在健康及教育方面。交通便利是主要农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连通山区同市区的交通。由于山区地形的特殊性,交通道路可由大道、小道及低成本的索道构成,这样以来可以将农产品运往市区及大集市。 山区地域在种植园艺产品如水果及蔬菜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些区域的农民只

5、有在他们种植的产品能够有效销售时才会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广义上讲,所有的采收后期行为都是销售,包括从地里收集农产品,识别能获取最高价格的有前景市场以及最后将产品运输到这些市场。不幸的是,这些区域内的小农户靠自己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许多这些行为。第一,每个农民的生产规模相当小并且从乡村到公路及大集市销售他们的产品成本太高而无利可图;第二,他们没有存储和仓储设施;最后,他们不容易获得产品潜力市场的信息。由于缺乏这些销售设施每年导致这些区域的园艺庄家浪费许多。显然,为了农民从所种植的水果与蔬菜中获利,开发一个有效的销售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使农产品得到有效销售,需要成立一个大型组织来承担信

6、息的获取及大量资本的投入。园艺营销协议会(The Horticulture Marketing Board,HMB)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它是园艺产业的一个联合平台,HMB可以是一个整合园艺产业所有阶段的组织,以维护生产者、种苗商、改良者、进口商、出口商、制造商、拍卖商、园艺业者、零售商和批发商,以及从业员工的利益。这个组织可以由政府经营或公私合营。但至少包括如下几个职能:第一,为了更好地使用投入要素,需要设置批发零售店;第二,从农户那里收集农产品并提供储仓;第三,设置食品加工部门及低温运输系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第四,为了更好销售,强化对大集市及物资采集代理网点的管理。 这个组织运转一段时间就能

7、帮助山区农户在农产品上获利。一旦目标达成,这个组织就要考虑转向国际化市场。因此政府需要在物质基础设施上加大力度。尽管基础设施对减贫的大部分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对于山区的社会经济可能有消极的影响,除非这种影响得到消除。例如,水力发电可能为绝大部分的用户提供廉价的电力,但是水力发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农业用地和鱼塘可能有消极影响。 社会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一定要强调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因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因素。尽管山区的初级教育已经普及,但如何保证学生进入中级教育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并且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山区教育的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再加上这些落后地区性别歧视

8、严重,女性所受教育程度严重偏低,导致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这些区域的教育投资及倡导教育为所有人。另外,为了提高可雇佣机会,还需要促进职业教育比如计算机教育。 健康机构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关注。农村山区的卫生保健仍然较贫穷,尤其是那些偏僻山区的医疗设施得不到保障。婴幼儿与妇女的健康及营养都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支出。 2. 开发园艺作物。目前,山区农户基本是以农艺产品为生。因此,企图对这些区域进行包容性增长则必须增加农户的收入。农产品主要是由稻子、大麦及小麦等谷类作物构成。尽管农户也生产园艺产品如水果及蔬菜。这些区域的谷类作物产量并不高,主要是由于山区地形不

9、适合采用机械化耕作,这样,谷类作物只是满足农户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鼓励农户从耕种谷类转向耕种园艺类作物。第一,山区气候的变化是种植水果、蔬菜的理想场所;第二,气候的变化也使得山区淡季的蔬菜比平地获取更好的利润;最后,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水果与蔬菜,这相应地增加了商机。尽管有这些优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制度及激励机制,园艺产品并未得到更高的收入。园艺产品的开发关键依赖三类因素即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与制度、园艺产品的激励机制。自然条件包括灌溉植物的水获得的方便性,农作物气候的适宜性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任何农作物来说,水利设施是最重要的,然而,水果如苹果比蔬菜所需的湿度更少,因此在缺乏良好

10、水利设施时还可以丰收。另一方面,苹果与其他落叶果树需要温带气候,因此相当高的山区适合种落叶果树而蔬菜适合种在山脚及山谷。目前反复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园艺作物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雨毁坏蔬菜而冰雹毁坏水果。 园艺作物的开发也依赖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及制度。园艺作物的生产尤其是蔬菜依赖水利设施的便利,后期生产,作物的收集及运输到市场依赖公路与运输设施。这些作物的易腐败性需要仓储及低温运输网络系统。作物的高投入及失败后的风险需要产生能为作物保险的金融机构。最后必须有使得农户获取较好利润的销售系统存在。 给予小农户一些激励机制也能使得他们转向园艺作物。提供激励第一个理由是小农、边际农主要是靠农作物满足基本需

11、要而没有多余的存款,这使得他们转向高成本投入的园艺作物非常困难。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种子、化肥及杀虫剂等补助。第二个理由是必须考虑市场失效及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失效最普遍的形式是收购者缺乏竞争导致农户的低利润。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最低支持价格从而确保农户得到合算的利润。最后,通过政府提供对农作物保险减少农户由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最少化。 3. 发展旅游业。根据山区地势险峻、森林茂盛等特点可以开发旅游业。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建立四种类型的旅游区:避暑之地的休闲旅游业、宗教旅游业、冒险旅游业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旅游业的开发能够从许多方面带动当地经济。旅馆、餐馆及旅游公司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大

12、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当地的手工艺品及民族特色的物品的生产也能提供就业机会。除了提供就业之外,旅游业还可促进当地的水果、蔬菜及牛奶等农产品的消费,促进了园艺作物的发展。同时为政府提供税收。政府也可以将这些税收投入当地的开发工作。从而形成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繁荣的旅游业增加山区人们与其他地方人们的联系,从而减少当地人与外界的社会与经济隔离。当然,旅游业也会给当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过度使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环境恶化,这可阻碍旅游业持续发展。 然而为了使山区经济获得包容性增长,开发旅游业应该成为政府政策计划的一部分。尽管,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环境恶化不可忽视。一个

13、比较乐观的旅游政策就是正确评估旅游业的质与量,不要过度使用旅游胜地的资源。因此,旅游业要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一方面避免降低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使当地经济回报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旅游业的重点放在高价值旅游业上,提供给那些能消费得起的旅游者大量消费机会。这主要是包括那些国、内外富裕的消费者。 为了促进高价值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区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因而,可以考虑给旅游者提供一种创新的、舒适的体验。比如,特别险要的地方,可以考虑使用直升机服务。当然,高消费的旅游者还需要一些高档的娱乐场所,因此,必须考虑提供一揽子服务从而吸引游客。森林地区及受保护的区域是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理想地

14、带。高山地段可以开发冒险旅游业如滑雪及高崖跳伞运动等。山间河流可以开发漂流、皮艇运动等。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旅游活动必须与旅馆及旅行社合作,从而让旅游者在选择这些活动时舒适而省时。 旅游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基础,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通向各旅游景点的公路。配置高质量的巴士服务及鼓励小车租赁设备能够进一步促进运输网。开发好必须的人力资本,如导游的培训、徒步旅行的服务员及滑雪、高崖跳伞、漂流等活动的教练等。总之,旅游公司及旅游代理机构必须企业化,从而变得更有组织及专业化。 除了基础设施,高价值旅游业的开发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高质量的酒店。酒店可由私人部门投资,但有些问题需要政策干预。第一个问题是关

15、于地。可能有许多关于土地使用的法律、拆迁等,国家必须充当积极的角色让私人企业获得土地开发酒店及租赁住宿等。酒店业的第二个问题是旅游业的季节性导致一年有相当多时间未充分使用而导致低回报,通过鼓励市场细分及差别定(下转第51页)价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牵涉到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细分及不同定价。例如对学生及资深公民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上缩减机票价格进行折扣等。旅游政策在开发冬季旅游业时必须打破季节模式。 4. 进行包容性治理。Aiyar & Tiwari(2009)提出对印度东北部的山区要通过包容性治理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所谓包容性治理就是授权给弱势群体。Sen(1981)认为包容性治理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16、:(1)人民获得了行使公民权和参政权的保障,这些是作为社会存在的所有个体为寻求良好生活所必需的固有权利。(2)在效用上,包容性治理能够促使政府倾听人民的声音,注意他们的政治要求。(3)包容性治理,使公民获得了彼此沟通和互相理解的机会,从而有助于社会形成其价值观念,确定其不同时期所应优先处理的不同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包容性治理内在性的、工具性的和建设性的价值。并且Sen(1981)认为导致经济增长不包容性的原理是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受到剥夺,低收入、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软弱无力、社会歧视等都是造成人们收入能力丧失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人民日报发文所认为的,阶层固化正在让弱势群体越来越边缘化,占据优势社会地位的强势群体,往往只在意既得利益是否安稳,并不会真正关注甚至在某些方面阻挠经济社会的进步,造成社会割裂与对立,阻碍了改革,因此,包容性治理是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核心策略(Aiyar & Tiwari,2009)。 三、 结论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