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30782206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5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七套03答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几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B.,C.,D.,2.下列不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架B.三角形房架C.照相机的三角架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3.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A.2B.3C.4D.84.在中,则的度数为( )A.B.C.D.5.(2013呼和浩特)只用下列图形中的一种,能够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A.正十边形B.正八边形C.正六边形D.正五边形6.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成的角的度数是( )A.B.C.或D.都不对7.如图11-

2、4,是的角平分线,是的外角平分线.若,则( )A.B.C.D.8.已知正边形的一个内角为,则边数的值是( )A.6B.7C.8D.109.在中,已知,则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0.如图11-5,在中,小华用剪刀沿剪去得到一个四边形,则_.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和,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12.小芳家房屋装修时,选中了一种漂亮的正八边形地砖,建材店老板告诉她,只用一种八边形地砖是不能密铺地面的,便向她推荐了其他几种形状的地砖: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你认为要使地面密铺,小芳应选的地砖形状是_.(只填

3、序号)13.如图11-6,已知,则_.14.如图11-7,分别以边形的顶点为圆心,以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个平方单位.三、解答题(共53分)15.(10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若其中一边长为,求另外两边的长.16.(10分)如图11-8,直线交的边,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求的度数. 17.(10分)如图11-9,在中,于点,平分交于点,交于点.求证:. 18.(11分)如图11-10,在中,分别是的高和角平分线.若,.(1)求的度数;(2)试写出与的关系式.(不必证明)19.(12分)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11-11,点在

4、,外部时,由,有.又因为是的外角,故,得.如图11-11,将点移到,内部,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在图11-11中,将直线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于点,如图11-11,则,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根据(2)的结论求图11-11中的度数.第十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利用两较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验证,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2.【答案】C【解析】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平面内,而照相机的三角架是立体图形,故C选项不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3.【答案】C【解析】设第三边长为,则,即.因为第三边长为偶数,所以第三边长是4

5、或6.故选C.4.【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5.【答案】C【解析】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为,不能整除,故不能进行平面镶嵌;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不能整除,故不能进行平面镶嵌;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能整除,故能进行平面镶嵌;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不能整除,故不能进行平面镶嵌.6.【答案】C【解析】如答图11-1,角平分线,相交于点.因为,所以.所以,.7.【答案】B【解析】因为,分别是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所以.又因为,所以.8.【答案】C【解析】因为正边形的一个内角为,所以每个外角为.所以.9.【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故是直角三角形.二、10

6、.【答案】【解析】因为,所以.所以.11.【答案】14或16【解析】当腰长为时,底边长为,三边长分别为,能组成三角形,此时周长为;当腰长为时,底边长为,三边长分别为,能组成三角形,此时周长为.12.【答案】【解析】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要使地面密铺,须一顶点处内角的和为,所以只有两个正八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组合才能密铺。13.【答案】【解析】如答图11-2,延长交于点,则.故.14.【答案】【解析】由多边形外角和为,知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以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面积,即.三、15.【答案】解:以为腰长时,底边长为,则三边长分别为,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另外两边长是,.以为底边长时,腰长为,则

7、三边长为,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另外两边长是,.综上所述,另外两边长分别是,或,.16.【答案】解:因为,所以.所以.17.【答案】证明: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平分,所以.因为,所以.18.【答案】解:(1)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分,所以.所以.(2)由(1),知.19.【答案】解:(1)不成立,结论是.延长交于点,如答图11-3.因为,所以.因为是的一个外角,所以,所以.(2)结论:.延长交于点,如答图11-4.因为为的一个外角,所以.同理,为的一个外角,所以.所以.(3)由(2)的结论,得.因为,所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

8、如图12-15,且,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C.D.2.如图12-16,已知,那么要使,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腰及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12-17所示,如果,那么( )A.B.C.D.5.如图12-18,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则的度数为( )A.B.C.D.6.如图12-19所示,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已知,则( )A.B.C.D.7.在中,是的平分线,于点.若,则的周长为( )A.B.

9、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8.如图12-20,如果,且,那么_,_.9.如图12-21,已知点,在同一直线上,要使,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只需写出一个)10.如图12-22,已知,则_;若,则_.11.如图12-2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直线上,于点,于点,且,则梯形的面积是_.12.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12-24那样折叠,若得到,则_.三、解答题(共52分)13.(10分)(2013四川内江)如图12-25,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上一点.求证:.14.(10分)(2013浙江舟山)如图12-26,在与中,与交于点,且,.(1)求证:;(2)若,求的度数.

10、 15.(10分)八(1)班同学上数学活动课,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12-27). 设计了如下方案:是一个任意角,将角尺的顶点介于射线,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点,重合,即,过角尺顶点的射线就是的平分线.是一个任意角,在边,上分别取,将角尺的顶点介于射线,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点,重合,即,过角尺顶点的射线就是的平分线.(1)方案、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2)在方案的情况下,继续移动角尺,同时使,.此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16.(10分)如图12-28,在中,.(1)用直尺和圆规作的平分线交于点;(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

11、在(1)中作出的平分线后,求的度数.17.(12分)如图12-29,在中,是的中点,过点的直线交于点,交的平行线于点,交于点,连接,.(1)求证:;(2)求证:;(3)请你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第十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由可推出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而与不是对应边,故推不出与相等.2.【答案】D【解析】由,得.又因为,所以要证,则还必须有一组对应边相等.由D选项,得,故选D.3.【答案】B【解析】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符合“”或“”,故正确.已知三个角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大小,故错误.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才全等,故错误。一腰

12、及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符合“”,故正确。4.【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所以.5.【答案】A【解析】因为,所以.6.【答案】D【解析】因为是的角平分线,所以.因为,所以.7.【答案】C【解析】如答图12-1.因为平分,所以,.所以的周长为:.二、8.【答案】3 【解析】因为,所以,.9.【答案】(答案不唯一)【解析】因为已知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所以可以选择添加条件后,能用“”(“”或“”)进行全等的判定,如添加,可利用“”判定.10.【答案】7【解析】在中,所以.因为,所以().所以.11.【答案】12.5【解析】由已知条件,得,.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12.【答案】【解析】因为,所以.因为纸条沿折叠,所以.三、13.【答案】证明:因为和都是等腰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