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家书》的有感.docx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30782020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红色家书》的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红色家书》的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红色家书》的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红色家书》的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昏暗的狱中,星点阳光洒落,有限的纸笔,颤动的双手书写着那代人的慷慨激昂。 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社会之新光,民族之独立,人民之解放,多少青年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他们也有亲人,但为了这千千万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他们不惜舍小我,成大我。同样也是家书抵万金的时代,革命先辈用青春铺筑了一条民族解放的血路,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家书。 红色家书用一张张纸记录了那一代人的铮铮铁骨,有血有泪,我们所处的时代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是前辈用生命的换来的,他们大多为正值花样年华的美好年纪的有志青年,却有着“苟利国

2、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不屈灵魂,他们光荣赴死,他们的死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革命热情。 谁人无父母,谁人无子女,子女的进步是父母的安慰,可当失去子女时,从前的欣慰的话语宛如尖刺,字字戳心。张露萍,24岁时就义于贵州息烽,在信中她对父母写到:“你们的孩子每天能背三十几斤重的包裹爬八十几里的山路了,你们高兴吗?”本来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现在看来却令人痛心疾首。 又有身为父母给子女的信,冷少农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之爱你,是望你将来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为一般劳苦民众解决不能解决之各项问题,铲除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之人物。苍儿,社会之新光在照耀你,希望你猛进。”满含父母对子女的希冀,社会主义的道路需要新

3、一代不断前进,愿子女能承父母之志,继续传承革命精神。 也有就义前留给妻子、亲人的遗书,满含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对亲人革命信仰的鼓舞以及为革命忍痛割爱的决绝,如刘愿庵就义前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最后一刹那的呼吸,是念着你的名字,不要伤痛,努力工作,我在地下有灵,时刻是望着中国革命成功,而你是这中间一个努力工作的战斗员!”感人肺腑的离别词,承载着满满的爱与鼓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当做个有责任,有信仰,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奋发图强的人。 青年人,当不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杨杰于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中写道:“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人的身上(本钱者,有技术,有学问,有能力之谓)。”学习是永

4、恒不变的话题,毛主席说过:情况是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当努力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人多云学之重要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学无止境,如今的时代,给予了我们青年人可以追求理想的安稳环境,来之不易,当珍惜才好。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是信仰的力量,怀着宁死不屈的报国志,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支持着鼓舞着他们,就如赵云霄给女儿的遗书中自豪的写道:“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人。”作为共产党人

5、,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是光荣的。青年人追悼烈士时不只要心怀敬佩更应秉承先人遗志,树立正确的信仰,着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如今我们已步入小康社会,那些用生命拼死沙场的岁月已经逝去,那些艰苦岁月大多已成书本上的文字,那些曾经的共产党人的理想已是我们的生活,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应不忘立国之艰辛,传承共产党人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在基层奋斗,从基层做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如,当年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后来的治国理政指明了方向。 忆史怀志永初心,复兴中华当为首。时代变迁,踏着鲜血一路走来,发展至今,来之不易。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五个文明古国,随着时代的淘汰,只剩下了我们一个,事实证明我们有着其他民族所没有的顽强意志力,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前人先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