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30781943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3套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综合测试卷综合测试卷 01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28 分 分 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 如图所示 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 若3 5AD cm 2BC cm 则BD的长为 A 3 5 cmB 2 cmC 1 5cmD 5 5cm 3 请你观察下面的四个图形 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称现象无处不在 其中可以看作轴对称 图形的有 A 4 个B 3 个C 2 个D 1 个 4 已知点 1 2 4 P a 和 2 3 2Pb 关于x轴对称 则 2011 ab 的值为 A 0B 1

2、 C 1D 2011 5 广东汕头中考 如图 把等腰直角ABC 沿BD折叠 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E处 下面结论错误 的是 A ABBE B ADDC C ADDE D ADEC 6 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 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 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 大量的存在这种图形变换 如图 1 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 移变换的有关性质 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 两个对应三角形 如图 2 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A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B 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C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D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7 如图 在RtABC

3、中 9050ACBA 将其折叠 使点A落在边CB上 A 处 折痕为CD 则 ADB A 40 B 30 C 20 D 10 二 填空题 每空二 填空题 每空 5 分 共分 共 25 分 分 8 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2 则顶角为 9 已知点 A a 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0a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3 b 则点A的坐标是 10 如图 ABAC BDBC 若30A 则ABD 的度数是 11 如图 在ABC 中 9030 4 cm ACBCDABBAB 则AD cm 12 如图 在ABC 中 90ACBCD 是AB上的高 BAC 的平分线为AF AF与CD交于点E 则CEF 是 三角形

4、 三 解答题 共三 解答题 共 47 分 分 13 11 分 如图 阴影部分是由 5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 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涂黑 两个小正方形 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方法一方法二 14 12 分 已知 如图所示 点B F C E在同一条直线上 AC DF相交于点G ABBE 垂足为B DEBE 垂足为E 且ACDF BFCE 求证 GFGC 15 12 分 在在ABC 中 9030ACBADBDA 求证 在BDC 是等边三角形 16 12 分 如图所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在l过点 3 0M 且平行于y轴 1 如果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2 01 01 2ABC A

5、BC 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是 111 A BC 111 A BC 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 222 A B C 写出 222 A B C 的三个顶点坐标 2 如果点P的坐标是 0a 其中0a 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点 1 P 点 1 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 2 P 求 2 PP的长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 一 1 答案 C 2 答案 B 3 答案 A 4 答案 B 5 答案 B 6 答案 D 7 答案 D 二 二 8 答案 36 或72 9 答案 3 10 10 答案 45 11 答案 1 12 答案 等腰 三 三 13 答案 解析 此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在方格内涂的

6、两个正方形使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就行 14 答案 BFCE 90 BFFCCEFC BCEF ABBE DEBE BE ACDF ABCDEF ACBDFE GFGC 即 又 又 15 答案 9030ABCACBA 中 已知 90903060 BA 1 2 BCABBD 在直角三角形中 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DC 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6 答案 1 222 A B 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222 4 05 05 2ABC 2 如果03a 如图 1 那么点 1 P在线段OM上 21121111 222 26PPPPPPOPP

7、MOPPMOM 如果3a 如图 2 那么点 1 P在点M的右边 21121111 222 26PPPPPPOPPMOPPMOM 所以 2 PP的长是 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综合测试卷综合测试卷 02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 在一些汉字的美术字中 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 下列能确定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 50A 80B B 42A 48B C 270AB D 4AB 5BC 周长为 15 3 如图 在ABC 中 ABAC 且D为BC上一点 CDAD A

8、BBD 则B 的度数为 A 30 B 36 C 40 D 45 4 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角平分线AD和BE相交所夹锐角的度数为 A 60 B 90 C 120 D 150 5 如图 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 顶点 A 的坐标是2 3 先把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 位得到 111 A BC 再作 111 A BC 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 222 A B C 则顶点 2 A坐标是 A 3 2 B 2 3 C 1 2 D 3 1 6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E分别在BC和AC上 BDCE 连接BE AD交于P点 则APB 的度数是 A 60 B 90 C 120 D 150 7

9、如图 E是等边ABC 中AC边上的点 12 BECD 则对ADE 的形状判断最准确的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 C 不等边三角形D 不能确定形状 8 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60B 将ABC 沿对角线AC折叠 点B的对应点落在点E处 且 点B A E在一条直线上 CE交AD于点F 则图中的等边三角形共有 A 4 个B 3 个C 2 个D 1 个 9 如图 在ABC 中 90ACB 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 以相同的长 大于 1 2 AC 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 作直线MN交AB于点D 交AC于点E 连接CD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DCD B ADCE C ADEDCB D

10、2ADCB 10 如图 在ABC 中 20 cmAB 12 cmAC 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 点Q 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C运动 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当APQ 是以PQ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 运动的时间是 A 2 5 秒B 3 秒C 3 5 秒D 4 秒 二 填空题 每小题二 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24 分 分 11 点2 3P 关于x轴对称的点 P的坐标为 12 如图 在ABC 中 ABADDC 32BAD 则BAC 13 如图 在ABC 中 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 重足为D ABC 的周长为28 cm

11、 10 cmAB 则BCE 的周长为 cm 14 如图 AC BD相交于点O ABDC ABBC 40D 35ACB 则AOD 15 如图 在三角形纸片ABC中 90C 6AC 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 折痕BE 与AC交于点E 若ADBD 则折痕BE的长为 16 如图 D为BC上一点 且ABACBD 则图中3 12 17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P是ABC 的平分线BD上一点 PEAB 于点E 线段BP的垂直平分 线交BC于点F 垂足为点Q 若2BF 则PE的长为 18 如图 2 1A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 O为原点 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 如果以点P O A为顶点的 三角形是等腰

12、三角形 那么符合条件的动点P共有个 个 三 解答题 共三 解答题 共 46 分 分 19 5 分 如图 已知 ABC 中 ABAC AM是BC的中点 D E分别是AB AC上的点 且 BDCE 求证 MDME 20 7 分 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格点三角形ABC 顶点是同格线的交 点的三角形 的顶点A C的坐标分别为4 5 1 3 1 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 请作出ABC 关于y轴对称的 A B C 3 写出点 B的坐标 21 7 分 如图 在ABC 中 ABAC 72ABC 1 用直尺和圆规作ABC 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 保留作图痕迹

13、 不要 求写作法 2 求BDC 的度数 22 7 分 如图 ABC 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 连接BD AE交于点O BC与AE交于点P 求 证 60AOB 23 8 分 如图 在等腰ABC 中 ABAC D为底边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 过点D作DEAB 与AC延长线交于点E 1 CDE 的形状是 2 若在AC上截取AFCE 连接FB FD 判断FB FD的数量关系 并给出证明 24 12 分 如图 以ABC 的两边AB 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ACE DC BE相交于点O 1 求证 DCBE 2 求BOC 的度数 3 BAC 的度数发生变化时 BOC 的度数是否变化 若不变化 请求出BOC

14、的度数 若发生变化 请说明理由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 1 答案 B 2 答案 A 解析 选项 A 50A 80B 18050CAB AC ABC 为等腰三角形 故本选项能确定ABC 为等腰三角形 3 答案 B 解析 ABAC BC ABBD BADBDA CDAD CCAD 又BADBDACCAD 180BADCADBC 5180B 36B 4 答案 A 解析 如图 等边三角形ABC中 AD BE分别是BAC ABC 的平分线 交于点F 1 1230 2 ABC 31260 5 答案 B 解析 因为把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得到 111 A BC 且 2

15、3A 所以点 1 A的坐标是 2 3 又因为 点 2 A与 1 A关于x轴对称 所以点 2 A的坐标是 2 3 6 答案 C 解析 ABBC ABDBCE BDCE ABDBCE SAS BADCBE 又 60ABPCBE 60ABPBAP 180120APBABPBAP 7 答案 B 解析 可证明ABEACD 从而证明AEAD 60DAEEAB 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 形 8 答案 B 解析 ABC 沿对角线AC折叠 点B A E在一条直线上 60EB BCE 是等边三角形 ADBC 60EAFB EAF 是等边三角形 BECD 60DEAF 60EDCF CDF 是等边三角形 9 答案 D

16、 解析 根据作图方法可知DE垂直平分AC ADCD A 正确 ADCD ADCE B 正确 ADCD DEAC ADECDE 90DEC 又 90ACB DECACB DEBC CDEDCB ADEDCB C 正确 题中没有任何条件能够与之对应 D 错误 10 答案 D 解析 设运动的时间为x秒 在ABC 中 20 cmAB 12 cmAC 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 cm的 速度向A运动 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C运动 当APQ 是以PQ为底边的等腰三 角形时 APAQ 即2032xx 解得4x 二 11 答案 23 解析 点2 3P 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 P 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故 2 3P 12 答案 69 解析 ABADDC 18018032 74 22 BAD BADB 1 37 2 CCADADB 373269CADBAD 13 答案 18 解析 ABC 的周长为28 cm 10 cmAB 281018 cmACBC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BCE 的周长18 cmBECEBCACBC 14 答案 75 解析 ABBC 35A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