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0781439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嘴山三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心肌细胞和肝脏细胞中都有血红蛋白基因B. 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C. 婴幼儿体内发生的细胞凋亡对其生长发育是不利的D. 细胞癌变的发生常常与多个基因突变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人体心肌细胞和肝脏细胞中都有血红蛋白基因,只是未表达,A正确;B、

2、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对个体生长发育是有利的,C错误;D、癌变往往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结果,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衰老细胞的特征;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C.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D

3、.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线粒体结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详解】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其他为非必需氨基酸,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面积,使内膜面积大于外膜面积,B不符合题意;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组成,C符合题意;D、细胞内的水只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活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远多于结合水,D不符合题

4、意。故选C。3.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 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XXY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XX+Y或XY+X,前者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所致,后者是由于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未分离所致,据此答题。【详解】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

5、,儿子的基因型为XBX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来自于母方,为X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所致,C正确。4.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 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 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 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为相同基因,1

6、(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详解】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

7、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C.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促进植物的生长【答案】A【解析】【详解】A、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A项正确;B、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促进效应从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浓度对生长的促进效应是相同的,B

8、项错误;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向光性中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故C项错误;D、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抑制植物的生长,D项错误。故选A。6. 螳螂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肉食性,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有些种类进行孤雌生殖(未受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成个体)。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体色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螳螂为了适应环境,体色朝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变异,得以进化B. 螳螂常有大

9、吞小,雌吃雄的现象,体现了种间激烈的竞争关系C. 孤雌生殖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上看,螳螂属于初级消费者【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详解】A、不是螳螂的体色朝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变异,而是由于螳螂有许多体色的变异,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体色与环境相似的得以保留下来,其他的被淘汰,这样,螳螂就进化了,A错误;B、螳螂常有大吞小,雌吃雄的现象,这体现了螳螂种内激烈的斗争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B错误;C、未受

10、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成个体说明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上看蝉属于初级消费者,螳螂属于次级消费者,黄雀属于三级消费者,D错误。故选C。7.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原因是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在光下,根尖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是_;t4时补充CO2,此时叶

11、绿体内C5的含量_。(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_(填“升高”、“不变”、“降低”)。【答案】 (1).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 叶绿素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 t2 (5). 降低 (6). 240 (7). 降低【解析】【详解】(1)植物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由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

12、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由于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在光下,根尖细胞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而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t2和t4。t4时补充CO2,二氧化碳固定加快,五碳化合物的消耗加快,短时间内其生成速率不变,最终导致叶绿体内C5的含量降低。(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256192180=240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由于图示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25,所以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降低。8.2020年春节将

13、至,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问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_(如溶菌酶)和_组成。(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免疫产生的_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

14、吞噬消化。(3)人体呼吸中枢位于_,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消除过程称为_。【答案】 (1). 非特异性 (2). 杀菌物质 (3). 吞噬细胞 (4). 效应T细胞 (5). 体液 (6). 特异性抗体(抗体) (7). 脑干 (8). 细胞凋亡(凋亡)【解析】【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详解】(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

15、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人体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消除过程称为细胞凋亡。【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明确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凋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在很多淡水湖泊中,藻类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下图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湖泊中以藻类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在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