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780068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树立化学课堂“以学为本”教学互促,提高效率,制定切实可行的化学导学案,以学案导学为主线,加强“预习形成,合作展示,检测反馈”三模块,及时总结反馈,以获得化学课堂的高效进行。化学导学案编制;学案导学;教学感悟与反思我校地处西部地区,十年课改成果斐然。近两年洋思经验、杜郎口教学模式又飘入校园,学校狠抓业务学习,更新师生观念,遵循“以学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根据洋思经验、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结合教学实际,逐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大特点”的课堂教学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学为本。课堂教学以学

2、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知能进步、智情提升、终身发展为中心;“两条主线”就是教学互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合作展示和力求落实实效为主线,以教师的精讲点拨和抓好过程调控为主线;“三大特点”就是提高效率。课堂四十五分钟,从形式到内容,凸现自主性、大容量、立体合作。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形成了“一案三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案导学”为主线,以“预习形成”、“合作展示”、“检测反馈”三阶段为模块,递进实施三维教学目标。这种教学强调把教学重心由重教师的教转到重学生的学上来,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实现“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过程”。1.化学导学案的编

3、制所谓“导学案”,就是经由各任课教师集体研讨、分工编制出的供学生自学和合作完成的一份全程学习方案。编制学案是“一案三段”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关键。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能够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将逐步成为学生手中非常强有力的课堂“抓手”,让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化学导学案一般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展示分组、巩固试题、课后反思等。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分工精编学案。编写过程一般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集中研讨分配任务,第二环节个人研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编写。第三环节备课组集体研讨,完善学案。第四环节个人进一步完善、定稿。

4、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把教学内容整合成几大板块,对于某一板块,首先应该明确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其次是让学生知道思考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编制导学案时,老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师一定站在学生的角度,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设置。2.学案的实施以“学案导学”为主线将某一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分成“预习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合作探究)、“检测反馈”三个模块进行,以期递进化达成三维教学目标。预习形成。预习是顺利实施“一案三段”课堂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予以重视。预习时间一般放在上课前一天进行,所用时间大约半小时

5、左右。如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允许的话,也可单设一节预习形成课。预习时,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利用参考资料或网络等资源,充分利用生活体验,初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基本认识,自己学不懂的问题,带到课上由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学生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了防止学生对预习活动的应付,降低预习效果,老师要加强对学案的分类抽查,及时批阅检查预习题的完成情况,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应该说明的是:预习形成这一模块,所用时间的长短根据内容而定,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只需要课下预习即可;对于综合性较强、实验性较强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的性质等,仅仅靠

6、学生在课下预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课下预习的基础上再在课上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完再交流展示。合作展示。预习形成后,各学习小组根据分配的展示任务以及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先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形成小组内最佳的展示方案。其间,教师可以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交流中去并予以指导。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活动。小组讨论或全班展示时,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学困生展示比较简单的内容,而较复杂些的学习任务则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展示(由小组自行分工),从而做到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角,先把展示点板书在黑板上,不用教师指派,学生主动

7、有序地进行。展示不到位的,其他学生补充,补充不到位的老师进行点拨。不同组的同学可以相互提出疑问并请求解答,解答不了的在全班展开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展示的内容既有知识点,又有学生的能力点,还有学生自己的新发现的疑难点。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认真观察、严密组织、扩大参与、合理调控、及时点拨、确保实效。对于只有部分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可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在组内让优等生点拨差生,或让优等生在班内讲解,如果学生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点拨、引导、升华;若是学生讲错了,教师要及时介入进行纠正。在合作展示阶段,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这种模式的展示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对学生展示时可能出现的问

8、题提前作好预设。在展示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来“脱本”讲述,不能直接“读”课本或参考资料。展示任务的分配要放在预习形成后分配。如果一开始就分任务,学生就有可能只关注自己的“任务”,而对其它学习内容“视而不见”,不能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检测反馈。检测反馈一般有“当堂检测”和“单元检测”两种形式。主要任务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对于未能达到目标要求的,通过教师辅导或小组内帮促,力求人人过关,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3.教学模式的感悟和反思我校实施的“一案三段”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是以学生的“个性自主、合作互促、技能进步、终身发展”为中心,

9、体现了“以学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是对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能够较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可喜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到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困惑或不足。起步难。对于每一级学生,在教改的开始阶段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掌握在三个模块中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这点很不容易。组织学生难。少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表现在自学形成阶段不用心预习,抄袭学案。导致预习效果大打折扣。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由于学习习惯、基础、意志力等方面的因素,有时会出现学生偷懒、说闲话的情况。控制课堂难。在展示课上,教师不能

10、够准确控制展示进度和内容,有时会出现偏离教学重点、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讲的不对,或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在何时、以什么方式点拨,不好把握。坚持放手难。有时老师仍不敢放手,学生还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学生说的不准确或不到位的地方,老师总是想取而代之,一讲为快。在教学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又当起了权威,把持和控制了课堂的说话权。编写导学案时,最好是集体研究,因为只有集思广益,才能保证学案的质量。另外,在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具体科学的设计,如:添加人性化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下转第084页上接第083页习就更有启发性和鼓舞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

11、所有的学生就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落后学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成功。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运用“三段式导学案”教学,学生负担轻了,课堂实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以上我所讲的这几方面的困难和建议,是和我们过去那种传统的课相比较而言的,事实上,正如刚才我所讲的一样,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用心实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精彩都可能出现”。只有我们大胆尝试,不断探究,搞活课堂,才能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创造出美好的化学未来。1吕炳君,何兰芝.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总论.2008.052赵徽,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2009.073邢入?.化学学案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