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772577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本文明确了农田水利的特点,论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以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地位建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

2、题。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一、农田水利的特点1地位和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

3、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由私人垄断。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地位1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

4、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2国家水资源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而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用于灌溉,因此,农业用水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水资源的安全。目前,我国已有半数以上城市严重缺水,许多地区出现水生态危机。另一方面,我国灌溉用水总量已经十分紧缺,只有靠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和农业、水利科技投入,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

5、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

6、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这样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1加大农田水利主体设施应投入首先,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国家应该全力承担。其次,对社会上其他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主干部分实施配套,水管单位或社会团体才会把对主体部分的重视放入到由受益户自行管理、建设的工程建设中,主、支才能共同发挥作用。2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

7、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3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对乡镇水管站、水库管理站、灌区管理站以及村委会、村小组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农田水利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管理网络,并对农田水利设施划定管理范围、明确管理主体、划分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任务,统一权、责、利。乡镇水管站负责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指

8、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灌区管理站负责灌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水库管理站负责水库及其设施管理与维护;村委会负责支持自然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4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速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妥善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我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在目前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