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医中医学选择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742069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9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医中医学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医中医学选择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历史沿革(测试知识点)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医学典籍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D脉经 E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E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收载中药A.365 味 B.1892 味 C.1558 味 D.716 味 E.314 味最早提出药物三品分类法的专著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最早论述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药物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药物的七情合和理论的医学典籍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

2、伤寒杂病论最早论述“四气”、“五味”理论的药物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中,可称为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的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下列著作中属辨证论治专著的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被称为“经方”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遵循以六经辨证原则论治外感热性病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遵循以脏腑辨证原则论治杂病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D脉经 E伤

3、寒杂病论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脉经 B神农本草经 C针灸甲乙经 D黄帝内经 E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针灸甲乙经 D黄帝内经 E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针灸甲乙经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脉经 E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D黄帝内经 E伤寒杂病论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 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 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 D经效

4、产宝 E伤寒杂病论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 D黄帝内经 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第一部药膳学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 D食疗本草 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大医精诚”的著作是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方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第一部政府组织编著的方书是A.太平圣惠方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 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被称为“儿科之圣”的医家是A.钱乙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华佗 E 李时珍妇产科成立独立的专科是在A.唐代

5、 B 宋代 C 明代 D 汉代 E 清代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本”观点的著作是A.幼幼新书 B妇人大全良方 C新修本草 D 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是是A.幼幼新书 B妇人大全良方 C洗冤集录 D 神农本草 E神农本草集注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A.幼幼新书B妇人大全良方C洗冤集录 D敖氏伤寒金镜录 E神农本草集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攻下派”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6、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主张治疗用药多取寒凉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用药主张以祛邪为主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 D 朱震亨 E 张完素金元四大家中,倡导“相火论”,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的医家是A 刘元素 B 张从正 C 李东垣D 朱震亨 E 张完素本草纲目的作者是A 张仲景 B 孙思邈 C 李时珍 D 陶弘景 E 赵学敏

7、第一部方解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 D医方考 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第一部系统论述传染病的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B刘涓子鬼遗方 C诸病源候论D温疫论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叶天士创立的辨证方法是A 卫气营血辨证 B 三焦辨证 C 六经辨证 D 脏腑辨证 E 八纲辨证吴鞠通创立的辨证方法是A 卫气营血辨证 B 三焦辨证 C 六经辨证 D 脏腑辨证 E 八纲辨证第一部医案类著作是A肘后备急方 B名医类案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 B小儿按摩经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主要特点下列属中医学“病”的是A 感冒 B 中气下陷 C

8、偏瘫 D 肝气郁结 E 发热下列属中医学“证”的是A 感冒 B 咳嗽 C 泄泻 D 肝气郁结 E 发热下列属中医学“症”的是A 感冒 B 中气下陷 C 恶寒 D 肝气郁结 E 中气下陷论治的主要依据是A 病因 B 辨证的结果 C 正邪关系 D 病性 E 病位与辨证论治实质一致的是A 阴阳学说 B 异病同治 C 整体观念 D 同病同治 E 对症治疗患者,女,38 岁,经常口腔溃疡,舌尖红赤破碎肿痛,口臭,便秘,情绪烦躁,睡眠差,脉弦数。用清泄心火的治法,体现了A 辨证论治 B 整体观念 C 同病异治 D 异病同治E 辨症治疗下列属中医学“病”的是A 淋证 B 中气下陷 C 偏瘫 D 肝气郁结 E

9、 发热下列属中医学“证”的是A 感冒 B 咳嗽 C 泄泻 D 中气下陷 E 发热下列属中医学“症”的是A 感冒 B 中气下陷 C 纳呆 D 肝气郁结 E 中气下陷下列属中医学“病”的是A 中风 B 中气下陷 C 偏瘫 D 肝气郁结 E 发热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阴阳学说(测试知识点)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内 B 昼 C 春夏 D 温热 E 干燥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上 B 夜 C 春夏 D 温热 E 干燥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上 B 昼 C 秋冬 D 温热 E 干燥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上 B 昼 C 春夏 D 寒凉 E 干燥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上 B

10、 昼 C 春夏 D 温热 E 湿润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降 B 动 C 亢进 D 兴奋 E 轻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升 B 静 C 亢进 D 兴奋 E 轻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升 B 动 C 衰退 D 兴奋 E 轻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升 B 动 C 亢进 D 抑制 E 轻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阴的是A 升 B 动 C 亢进 D 兴奋 E 重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下 B 明亮 C 干燥 D 春 E 气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上 B 晦暗 C 干燥 D 春 E 气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上 B 明亮 C 湿润 D 春 E 气下列事物、现象、性质

11、属于阴的是A 功能减退的 B 刚强的 C 兴奋的 D 明亮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功能亢进的 B 柔弱的 C 兴奋的 D 明亮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功能亢进的 B 刚强的 C 抑制的 D 明亮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功能亢进的 B 刚强的 C 兴奋的 D 晦暗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功能亢进的 B 刚强的 C 兴奋的 D 明亮的 E 有形的根据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则上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根据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则下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E阴

12、中之太阳根据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则上午为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根据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则下午为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盛表现为A 实热证 B 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 E 表证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盛表现为A 实热证 B 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 E 表证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虚表现为A 实热证 B 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 E 表证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虚表现为A 实热证 B 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 E 表证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盛出现实寒证

13、,称为A 阳胜则热 B 阴胜则寒 C 重阳必阴D 阳虚则外寒 E 阴虚则内热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盛出现实热证,称为A 阳胜则热 B 阴胜则寒 C 重阳必阴D 阳虚则外寒 E 阴虚则内热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虚出现虚热证,称为A 阳胜则热 B 阴胜则寒 C 重阳必阴D 阳虚则外寒 E 阴虚则内热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虚出现虚寒证,称为A 阳胜则热 B 阴胜则寒 C 重阳必阴D 阳虚则外寒 E 阴虚则内热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上 B 明亮 C 干燥 D 秋 E 气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上 B 明亮 C 干燥 D 春 E 血下列事物、现象、性质

14、属于阴的是A 相对静止的 B 外向的 C 上升的 D 温热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运动的 B 内守的 C 上升的 D 温热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运动的 B 外向的 C 下降的 D 温热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运动的 B 外向的 C 上升的 D 寒冷的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阴的是A 运动的 B 外向的 C 上升的 D 温热的 E 有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阳的是A 相对静止的 B 内守的 C 下降的 D 寒冷的 E 有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阳的是A 功能减退的 B 柔弱的 C 抑制的 D 晦暗的 E 有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阳的是A 下 B 内 C 夜 D 秋 E 寒凉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阳的是A 湿润 B 晦暗 C 重 D 冬 E 无形的下列事物、现象、性质属于阳的是A 降 B 静 C 衰退 D 入 E 秋冬第二节 五行学说按五行相生关系,土生A木B火C土 D金E水按五行相生关系,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