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700833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5离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离骚一、课外阅读(一)阅读屈原的涉江选段,完成12题。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1.第2段中,诗人援引四位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是为了什么?解析:依据诗人所援引的四位历史人物都是

2、忠心耿耿的正面形象,可知诗人决心以他们为榜样。答案:自比与自慰。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解析:“不能变心而从俗”等句子体现了诗人的态度和精神。答案:坚持真理、决不妥协的精神和意志。参考译文: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树林幽深而阴暗啊,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可叹我的生活毫无乐趣啊,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走路。忠臣不一定

3、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啊,比干被剁成肉泥。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尾声唱道:鸾鸟、凤凰,一天天远去啊;燕雀、乌鹊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黑夜白昼变了位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恍惚中我将远行了。【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方式多样,它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也有议论,数者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它以写实为主,但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丰富奇特的幻想,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另外,本诗结

4、尾,通段设喻,揭露楚国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集团的腐败,形象地反映出小人窃位得志、忠贤被逐遭受迫害,黑白颠倒、是非淆乱的社会现实。(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34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3.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起句照应诗题“偶

5、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解析: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错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

6、怅,感情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词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4.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解答情感表达题,要结合注释提供的背景,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春光已过”写春光将尽,抒发了感时伤春之情;词人被贬太平州,“江山重叠倍销魂”写望乡所见所感,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感慨。被奸佞排挤,“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伤感”“旧恨”传达了仕途坎坷志不得展的苦闷;“清愁满眼共谁论”表达了愁绪无可倾诉的落寞与惆怅。据此整合答案即可。答案: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

7、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咏史(其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 金:指汉代金日石单,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冯公:

8、指汉代冯唐。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两句写的是松树苍郁茂盛却长在山间水沟低处,而那低垂摇摆的初生小树却长在高高的山上。B.三、四句中,“彼”指的是山上的小树,它会渐渐长大,变成和松树一样高,拥有阔大的树荫和百尺长的枝条。C.“胄”,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蹑”,登。这一句的意思是贵族世家的子弟能轻易登上高位。D.最后四句点明,历史上冯唐是具有奇伟之才的人,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始终未能受到封赏,做上高官。E.这首古体诗气势雄健,笔调挺拔,形象鲜明,情感浓烈,充分体现了作者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解析:BDB项,对“彼”的分析有误,“彼”所指的“山上苗”在文中不是“渐渐长

9、大,变成和松树一样高,拥有阔大的树荫和百尺长的枝条”,而是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它会遮蔽了涧底百尺长的松出身寒微的士人。D项,“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始终未能受到封赏,做上高官”分析错误,此处用典是为了证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冯唐与金张两家不在同一时期。6.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松”和“苗”、“世胄”和“英俊”、“金张”和“冯唐”很容易分析出对比手法。通过把握关键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即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答案:对比手法:前四句用“松”和

10、“苗”的形象、位置不同对比,五六句用“世胄”和“英俊”的职位对比,最后四句用“金张”和“冯唐”的功业、地位不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不公平用人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怒批判。二、语言运用7.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辉。为了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请你建立一个介绍屈原的专题网站。请说说你的网站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注意题干中“全面了解”的字眼,网站包含的内容要尽可能丰富。答案:专题网站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的作品及其介绍,屈原“美政”思想简介,屈原的诗歌特色介绍,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音像资料等。8.阅读下面的文字

11、,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中心。不超过20字。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有钱和有权,这是人们所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安处其中的。穷困和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躲避的。君子与小人之区别,不在于爱财不爱财。物质上的享乐,是人的生理需要,君子与小人的生理构造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享乐的爱好,也是一样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在于实现爱好达成欲望的手段不同。君子爱财,不仅爱之有节制,且取之有道;小人贪财,不仅贪得无厌,且不择手段。解析:试题材料先引用孔子的话,然后做了延伸解析。解答这道题

12、,应从君子与小人两方面入手,不可顾此失彼。答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贪财,不择手段。三、创意微写作9.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屈原是谁?的漫画,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条理清晰地描绘画面内容;揭示画面的寓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写作提示:描绘画面内容,要注意画面中人物表情、语言乃至口型、手指的方向等,要按顺序介绍;还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寓意。答案:(示例)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莫衷一是,左起第一个人手指指向上方,胸有成竹地说:“是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个人大张着嘴,口水外流地说:“是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人侧脸看着前面两人说:“是医生,大家都叫

13、他大夫!”第四个人指着地上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透过画面中四个人物的语言和自信满满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但却不以为意,反而信口开河。这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四、知识讲堂怎样写漫画作文1.漫画作文的写作方法(1)仔细观察漫画,弄清画面的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 漫画的画面主体往往是人物。要善于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还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2)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画面上有人物、景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漫画作文则要求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

14、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仅要有色,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不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要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总之,要让静止的画面“活动化”,要让平面的事物“立体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绝不能脱离画面,任意发挥。(3)布局谋篇。在写作时,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近到远等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要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既要有连贯的叙述,又要有形象的描写,做到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的内容。2.漫画作文的写作模式首先,要善于悟“意”。把握寓意是最关键的一环。怎样“悟”意呢?一要观察、理解画面意义。二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拓展延伸至广阔的生活空间,弄清画面隐含的意义。其次,要善于找“点”。每幅漫画都有许多思考点,审读时要多角度打开思路,下笔时则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一“点”,写深写透。最后,要善于运用联想,展开情节。写漫画作文一般遵循“简介画面概括画意展开议论 总结照应”的结构思路展开情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