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70072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丹东地区方言对沿江区域文化传承的贡献摘 要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区文化的代言。辽东地区方言融汇了聚居地各民族语音、语词的风格,特别是深受山东半岛方言影响,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方言文化。辽东方言文化主要体现在日常饮食、称谓、丧葬习俗和地名等方面,记录了这个地区移民、开发和民族融合等历史文化内容,只要辽东方言传承下去,这些反映地区文化历史面貌的内容就不会遗失。客观地说,方言是一个地区的“名片”之一。现实生活中,对一个地区的认识首先是从它的方言开始的,因此,方言应该说是地域文化的代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最深刻的文化因素就是语言,具体说就是这个人所处区域的方言,这种以方言为主要表现

2、形式的地域文化符号会终生留在人的记忆里。大概念的辽东方言区应该是指从辽南的旅顺、大连开始,向东北延伸至庄河、东港,沿鸭绿江一线直到吉林省界内的广大地区。本文涉及的辽东方言涵盖范围比较小,仅指辽东半岛部分地区,主要以丹东市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方言区域,向西、南包括东港、庄河、大连和岫岩,向东、北包括宽甸和凤城,基本是辽宁省界内沿鸭绿江一线的狭长区域。现以辽东方言为实例,谈一下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重点讨论方言对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一、辽东方言记录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辽东地区人文历史久远,历史上多个朝代在这里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但是这里毕竟地处边陲,长期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尤其后金实施了定边政策,

3、限制汉人出关垦殖,使得这一地区人丁匮乏,很多地方几乎成为不毛之地,经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到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清廷废除了禁垦令,而山东半岛又多丘陵,人多地少,于是山东移民大量涌入,开发土地和矿山,使这里逐渐繁荣起来。辽东半岛的原住民主要是满、蒙、朝鲜、汉等多个民族,清廷在这里同样实施八旗制度。来自山东半岛的移民由海路从大连、旅顺登陆,深入到辽东半岛腹地,与原住民杂居。由于辽东半岛气候和地理环境与山东有很大不同,山东人到了这里,生活习惯逐渐靠近原住民,也带来了山东的文化和风习,尤其在语言上对这里影响非常大。这样,民族融合、习俗融合,逐步形成了辽东人的风俗习惯,表现在语言上形成了以山东半岛方言为语

4、音外形,以多民族语词为物质基础的辽东方言。因此,仔细分析辽东方言的语词就可以了解一些辽东半岛的发展史。表现在如下几点。(一)地名体现这一地区的边镇历史凤城县有“边门镇” 、东港、凤城地区有红旗镇、蓝旗镇和白旗镇,这些地名直接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民族化、边镇化的特色。(二)民间称谓揭示这一地区移民历史丹东地区七十岁以上的山东籍老人至今称呼满族人是“在旗的”或者“在旗巴子” (这个称呼微有调侃义) 。而原住民称呼山东人则是“山东棒子” ,这里, “棒子”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山东人性格特别倔强,二是山东人特别能干,这个称呼也有些调侃的味道。凤城白旗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大多称母亲为“讷” ,而原籍山东的老

5、人则称呼父亲为“爹” 。这些称谓反映原住民与移民的界限,也留下了不同源流的人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各自的痕迹。(三)地名描画这一地区的开发史移民到了东北主要从事农耕、开采和伐木业,鸭绿江上游的森林有大量木材,每年春季是鸭绿江的放排季节,大量移民成了排工,带来了上游的土特产,在丹东的大沙河与鸭绿江交汇处集结。因此,这里有地名“柴草市街” 、 “聚宝街” 、 “粮市街” 、 “小北疃”等,其中“疃”字多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地名用字。这些地名作为语词在辽东方言中出现,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这个地区开发的历史。(四)丧葬礼俗展示生活习俗融合的痕迹这里的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可以看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

6、。比如,人死第一天要烧坟头纸,出殡的前一天黄昏要“烧大纸” ,直系血亲穿孝衣在开阔地举行一系列叩拜祭奠仪式,这个习俗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山东半岛。要指出的是,辽东半岛北部山区在“烧大纸”的仪式之前还有个仪式为“传线” ,也是在出殡的前一天举行,至亲家人在灵位前跪成一排,烧制的几十种菜肴由厨师那里经过孝子、亲朋的手一个个传送至灵位前的供桌上,最后再由长子背到坟头摆好。 “传线”的风习多见于宽甸、凤城、岫岩、桓仁一带。出殡之后有个礼俗叫“不空口儿” ,即参加下葬仪式之后的亲友再次回到丧家来,这时门口摆放了一盆清水和一盘豆腐,豆腐名曰“过关豆腐” ,有的地区水盆里还摆放了银钱。每个人洗过手,掐一块豆腐吃

7、再进丧家门,此为“不空口儿” 。辽东半岛南部,主要是丹东市区、东港、庄河一带, “不空口儿”过程与北部稍有不同,一般是洗手、照镜子、梳头、吃“过关豆腐” ,还要吃“支锅糕” (发糕) 。辽东地区南北部在丧葬习俗上的差异主要由于山东移民大多停留在南部沿海、沿江的丘陵地带,而北部山区原住民较多,他们各自保留了原有的部分习俗,同时又吸收了对方的部分内容,并逐渐形成了融合的态势。地名、称谓和风习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因辽东方言的承袭而流传下去,辽东方言也由于这些内容的存在而别具特色,因此,只要辽东方言在继续使用,这些文化内容就会寻到演化脉络。二、辽东方言描画了辽东人原初生存情境方言的存

8、在是有其特殊情境的,这个“情境”是历史传统与现实融合之后的现存环境。那么方言应该是在人们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物质生存环境下形成的,是因特定区域人的生存需要造就的,因此,方言与人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这里,所谓的地域方言文化符号包括了方言的特殊语词、语音,特别的语句和用语习惯。例如,辽东方言中的一些语词就是这一地区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标志。举例如下。更更儿(gng gengr) ,描画一个人的“不服气 ”。例句:“今早出门,张三剐了我的新车子,我让他赔钱,他还挺更更儿。 ”刺棱(c leng)语接近“更更儿” ,但微含贬义。例句:“今早出门,张三剐了我的新车子,我让他赔钱,他还挺更更儿。就他那小样儿还敢

9、跟我刺棱?”展样(zhng yang) ,很骄傲,很炫耀,很得意的样子。例句:“嗬,穿新衣服啦?真展样!” “听说张三的儿子考上北大了?瞧人家的孩子多有本事,爹妈都跟着展样。 ”嘎实(g shi) ,舍得。例句:“俺妈平时不嘎实给自己花钱,为俺学习花钱却从不心疼。 ”狠丢丢(hn diu diu) ,狠狠地,恶狠狠地。例句: “这事儿把他气着了,临走他狠丢丢地扔下话,说是再也不回来了。 ”丢丢跑(di diu po) ,也可以说成“跑得丢丢的” ,指跑得很快。例句:“他一听说马上要迟到了,就跟在张三身后丢丢跑。 ”这些语词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风的特色,仔细品味语音因素会发现这些语词中前一个语素往往

10、读得很实,发音十分清晰,后边的语素多数读轻声。这与当地人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关系,辽东地区有海有江,丘陵地较多,很多人居住山区或江、海边,山区的放排工,江、海上渔民或山坳间分散居住的山民对外交流机会少,劳作中相遇很多时候需要喊话,造就了辽东人踏实豪放的性情,说话时往往粗门大嗓,表现在语音上就更多强调前一个语素的读音以利于喊话。同时,分析辽东方音时还发现,这里的人在交谈中往往特别强调动词的读音,这是因为这个地区相当长时间内属于荒蛮之地,人烟稀疏,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联合行动, “动作”很关键,而人烟不发达又使语言交流上不发达,形象化的语词不够丰沛,那么只有强调最切实际的“动作”了。辽东人在日常交流中不

11、必刻意表演,其特殊的发音就时常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与东港、大连、庄河地区的人交谈就会发现这里人说话语调比较刚硬,有种“板上钉钉”的踏实感,直接、干脆,绝不拖泥带水。辽东语音特色目前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大连地区已经搞过几次“大连话”比赛,这是对大连区域文化的弘扬。特别要提到大连籍相声演员陈寒柏的表演,很多时候在使用“辽东方言” ,在相声表演领域特色鲜明,富有特别情趣。这样,由生存环境决定人的交流习惯,这样的交流习惯又描画出当地人特别的民风与地域性格,进而催发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三、饮食习俗与辽东方言在传承中相互促进每一地区的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都是融合了多种因素的,比如,辽东半岛文化在成长过程中就融

12、入了多地区、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其基础元素来自山东半岛,同时,这个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包括了满、朝鲜、蒙、汉等多个民族,这种多元素融合的文化特点在饮食文化上体现的最明显。山东半岛人以面食为主,精通面食制作,辽东地区主产玉米和水稻,这样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原料的面食就别具特色,并和满族人的饮食文化结合,派生出了辽东特点的食品。举例如下。锅出溜。一种稻米面食。把稻米磨成粉,调成糊状,铁锅加少许水烧开,用勺舀米浆慢慢沿锅沿倒入,米浆未及锅内的水线就已自然相成条状,成为条形米饼,又称牛舌饼。蒸糕或糕。特指一种稻米面发糕。将稻米粉调成浓稠状发酵,倒在大蒸锅的蒸屉上,猛火蒸熟,开锅后立即将蒸糕切成大块状,拿

13、到室外寒冷环境下冻成坨,吃时趁其冰冻状态切成一厘米厚薄的片,可以直接上蒸锅加热,也可以用油煎食。以上两种面食是沿海地区,如东港、庄河、大连等稻米产区的特色食品,既能体现山东人喜面食的特点,也与当地满族人的饮食习惯吻合,这些食品现在城市里已经少见,一般都是冬季农闲时节农妇进行加工,拿到集市里出卖,其主要在冬季进行加工的特点与当地气候条件密不可分。馇子。一种玉米面条,将玉米发酵后研磨,用特殊漏斗加工成筷子头粗细的玉米面条。食用时加工方法多样,可以汤食,也可配以时令蔬菜炒食。酸汤子。原料依然是玉米,与馇子不同,酸汤子是将玉米自然发酵,研磨后提取淀粉,去除水分成为坯子。加工时先将一半酸汤坯子切成小块,

14、放进五成热的水中烫至半熟,与剩下未烫过的酸坯子揉到一起,将专用工具“汤套子”戴在左手拇指上,将“酸面子”通过汤套子的小孔甩进加了青菜的汤水中。熟练的农妇在甩酸汤子时候的“操作”动感十足,节奏鲜明,很有特色。以上两种食品主要盛行于宽甸、凤城、庄河、岫岩、桓仁等主产玉米的山区,山东人原是不会这门手艺的,但在不断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同源流的人生活习俗越来越接近,现在,这两种食品受到辽东人普遍喜爱,更成为丹东的特色小吃。而且,这两种以玉米为原料的特色食品加工过程中都有发酵的环节,就都有特殊的酸败气味。尤其酸汤子更强调其酸,这与当地的生活方式有关,酸汤子一般也出现在冬季,正是农村杀年猪的时候,吃过油腻食品

15、之后再吃酸汤子,自然达到开胃解腻的效果。泻饭。流行在庄河农村的一种食品。将铁锅底少许水烧开,把稀面糊浇在烧热的锅沿成薄薄的锅粥。玉米泻饭。将嫩玉米切薄片,加时令蔬菜同煮成玉米菜粥,这是庄河地区农村夏季食品。以上两例是这一地区旧时代农村艰辛生活的写照,两种泻饭的特点都是菜粥,粮菜同煮是青黄不接时候人们为解粮食不足的困境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现在很难辨识其民族特色,与山东人喜食的“疙瘩汤”近似。山东出产小麦,这里只有玉米,物产不同,民俗融合,就衍生出了“泻饭” 。以上几种食品是该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是在这里独特的气候、物产、文化等背景下产生的。地域文化当然也包括了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 ,人的

16、乡土意识往往体现在对地方风味食品的永恒记忆中。因此,方言与饮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相互促进,提起这些语词,马上就会让人想起这一地区独有的饮食和文化,唤起人的乡土亲情。以上逐项是辽东方言在区域文化方面的体现,作为多民族聚居地的辽东地区,语言为特征的原住民的痕迹已经不甚清晰,多民族多地区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殊的语音语词文化色彩,部分地再现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描画了该地区特殊的生存与文化情境。因此,辽东方言在该地区文化传承方面意义重大。方言是乡土文化的标志,而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最真实的文化面貌,只有重视各地区乡土文化的“个别性” ,才能完善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因此,深入研究辽东方言,就能够更好地认识辽东地区的历史,传承这个地区的乡土文化;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更能使辽东乡土文化充分融于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中,又不失却其独有色彩。参 考 文 献1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