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067959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末语文测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3 页集宁一中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真让我心中的梁山彻底坍塌掉的,还是这本闲看水浒 。十年砍柴用一本书的篇幅,把“替天行道”的水泊梁山一块砖一块砖地解构掉,然后把它放在黑暗的暴力世界里,一块砖一块砖地重建了起来。而这个新梁山比我以前想象出的梁山,要复杂得多,诡谲得多,也残酷得多。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被火并掉的旧梁山、智取生辰纲的晁盖集团、宋江的江州集团

2、、二龙山集团、桃花山集团、少华山集团这个权力格局浮在上面的是“义” ,藏在下面的是“利” 。多少机谋诡诈,多少樽俎捭阖,最后通向一块石碑刻着一百零八个名字的石碑。那不是上天的鉴示,而是权力的博弈。在这个江湖里,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快乐。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无语,如同行尸走肉;呼风唤雨的公孙胜随时准备逃离;无法逃离的晁盖,孤单地冲在队伍的前面,被一箭射死在曾头市。即便梁山的胜利者宋江,又何尝不是过着惨毒的人生?他殚思竭虑,呕心沥血,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带着一支大军和朝廷达成了交易:招安。但等他把手里的牌一张一张打光,直到无牌可打的时候,才知道一切不过是

3、浮梦一场。他喝下御赐的毒酒后,又把最忠心的家奴李逵毒死。李逵对着他大喊一声:“反了吧!”回答李逵的却是无可奈何的一句话:“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的成?”此时宋江的心中,不知该是何等苍凉。但在梁山之外,又何尝不是一个黑暗江湖?没有外面那个大丛林世界,也就不会有梁山这个小丛林世界。在梁山外,高太尉早准备好了空荡荡的白虎堂,董超、薛霸早准备好了杀人的水火棍。这个世界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义良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3 页心但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权力。最终的结果是暴力的螺旋上升,最终没有人能觉得安全。驰名河北的富户卢俊义,转眼就家破人亡。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份的林冲,瞬

4、间就沦为阶下之囚。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夜半之间就被土匪拖走,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的脔割这样一个野兽世界,又怎能长得出黄金般纯洁的忠义堂呢?少年心中的梁山,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武侠江湖。那里的人们千金一诺,正邪分明。它是童话般的英雄世界。而十年砍柴给我们解构的梁山,却是笑傲江湖里的血腥王国。主宰这个王国的是暴力与权谋:正与邪模糊不清、君子与小人转瞬移位。但是笑傲江湖里终究有啸歌天涯的令狐冲。同样, 水浒传中也有人间的坦荡赤诚。在勾勒诡谲江湖的同时,十年砍柴也花了许多篇幅去描写一颗颗挚诚的心灵。林冲和鲁智深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燕青对卢俊义毫无保留的忠诚、顾大嫂博大的母性光辉这是暗夜里的一束光

5、,冰雪中的一份热。在漫无尽头的黑暗江湖中,照亮我们、温暖我们的,不正是这样一份从人性中洋溢出来的光与热么?1下列对原文首段“而这个新梁山比我以前想象出的梁山,要复杂得多,诡谲得 多,也残酷得多”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迁、宋万的旧梁山派、晁盖集团、宋江集团等形成了复杂的权力格局。B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无语,如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可言。C宋江殚思竭虑地和朝廷达成了交易,最终却被迫喝下毒酒,结 束 了 惨 毒 的 一 生 。D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份的林冲,瞬间就沦为阶下之囚。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梁山的胜利者宋江最终达成了自己和大军被朝廷招安的目的,至死也未想 过反叛朝廷。

6、B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因为“利” ,而暗自进行着权利的博弈。C少年心中的梁山和“十年砍柴”解构的梁山,是射雕英雄传的武侠江湖和笑傲江湖的血腥王国的分别。D 水浒传中也有人世间的真善美:人与人的坦荡赤诚,超越世俗的友谊,毫无保留的忠诚等等。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3 页A梁山之外的那个大丛林世界,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义良心,但所有人都 知道什么是权力。B宋江喝下了御赐的毒酒后,怕自己死了李逵会造反生事,就 让 李 逵 也 喝 了 毒 酒 。C正是因为黄金般纯洁的忠义堂的不复存在,才导致了正与邪模糊不清、君子与小人转瞬移位这样

7、的现象。D十年砍柴所描写的一颗颗挚诚的心灵冲淡了梁山江湖漫无尽头的黑暗,给读者带来了一丝温暖。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

8、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蕃人情。 ”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二 十 年 , 为 户 部 尚 书 。 上 行 幸 东 都 , 诏 暹 为 京 留 守 。 暹 因 抽

9、 当 番 卫 士 , 缮 修 三宫 , 增 峻 城 隍 , 躬 自 巡 检 , 未 尝 休 懈 。 上 闻 而 嘉 之 曰 : “卿 素 以 清 直 , 兼 之 勤 干 。 自委 居 守 , 每 事 多 能 , 政 肃 官 僚 , 惠 及 黎 庶 。 慰 朕 怀 也 。”二 十 八 年 , 病 卒 , 谥 曰 “贞 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3 页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 ,有

10、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物给人。C暹 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3 分)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躬自巡检,未尝休懈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

11、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B杜 暹 为 官 清 廉 。 在 他 进 入 突 骑 施 营 帐 查 究 蕃 人 与 郭 虔 瓘 等 人 的 冲 突 时 , 不 得 已 接受 了 蕃 人 赠 送 的 黄 金 , 但 他 把 黄 金 埋 在 幕 帐 之 下 , 走 出 蕃 境 以 后 , 才 传 书 让 蕃 人去 收 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

12、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4 分)(2)暹 坐 公 事 下 法 司 结 罪 , 孚 谓 人 曰 :“若 此 尉 得 罪 , 则 公 清 之 士 何 以 劝 矣?” ( 6 分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3 页(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8 “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 (5 分)9诗

13、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子曰: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 (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13 页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14、)福 气刘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饺子,而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妈妈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这句话妈妈一连说了很多年。刘二 24 岁那年,妈妈一个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从此不再给家里人包饺子,也不再说那句话了。小时候刘二家里很穷。可是再穷过年也总要吃顿饺子。过年嘛,不吃顿饺子能算过年?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乡间的习俗,饺子里还要包上一两枚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谁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刘二 8 岁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饺子里吃出了一枚 2 分钱的硬币。他把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填进嘴里,用力一咬,就听见喀嗤一声,他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他把嘴里的硬东西吐出来,大声宣布

15、:“我吃到钱啦。 ”刘二的妈妈捡起他吐在桌子上的 2 分钱硬币,用手指擦干净之后又送给他,喜滋滋地对他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妈妈这样说,刘二咧开大嘴笑了,还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轻轻挠了两下。刘二 8 岁那年,他开始上小学了,他的一条瘸腿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村子里到处乱跑的时候不是这样。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嘲笑他的,他们天天在一起玩儿,看不见刘二的瘸腿,或者是,他们觉得刘二天生就应该有一条瘸腿,没啥好奇怪的。学校里的孩子还没有修炼到这种程度,他们一看见刘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来,后来还把他的瘸腿编成了顺口溜到处传唱。那些日子,刘二每天肚子都气得鼓鼓的。自从吃到了 2 分钱的硬币,刘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计较了。他在心里对他们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我 不 会 在 乎 你 们 说什 么 。 ”从 8 岁到 23 岁,刘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嗤一声,年年都能从饺子里吃到 2 分钱硬币,妈妈也年年都要重复一遍她说过的话。妈妈的话,给了刘二做人的底气,他觉得,这辈子,他一定会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