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676844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瑞阳论文 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打开了“一扇窗”马瑞阳2016.6.20 微课一个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新生事物从天而降,微课以其迅雷之势席卷整个基础教育,成为被广大教师所熟知的热词。薇即是小,微课就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种支持学生自主个性化高效学习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只要是能说明一个问题的教与学的活动视频片段即可。它可以是一个关键知识点的简短讲解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疑难问题的完整解决过程,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重构。教师在数字平台上提供以微课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按自己的节奏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而这不正是我们综合实践活

2、动课所追寻的吗?真乃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传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被翻转,师生角色颠覆,教学顺序位移,学生主动发展、深度发展、互动发展,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能力都大大提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微课体现了课程的文化理念课程文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传承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课程观和课程活动形态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统整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复合的知识为背景知识,通过以主题或者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性,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

3、的统整性,强调把学科教育、社会教育、品德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功能上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课程目标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课程内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因为微课利用视频的方式,使核心概念、导入、总结等三要素科学、有机、简洁、完整的同时呈现。如百变纸杯这个主题中,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掌握了纸杯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逐步掌握制作方法与步骤,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

4、方法,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性。二、微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往的研究主题,都是由老师确定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由于微课的这种方式的出现,于是老师利用视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学习,学生不仅轻松地确定了研究主题,而且还可以根据问题需要解决的轻重,把问题标出解决的先后顺序。微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把研究主题的生成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微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思维发展成为教师注的主旨。教师不能再要求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圈里打转。教学的生成要求教师具备机智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对研究的问题有充足的储备。教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朋友

5、。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具真实性。三、微课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以往的研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受到老师确定主题的局限,很难把一个主题内容研究深入。在百变纸杯的主题活动中,从最先让学生帮我想办法把废旧纸杯再利用起来,到让学生欣赏一些纸艺照片,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作品的制作方法,更能深刻的意识到纸杯与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喜欢制作纸杯玩具。不难看出微课所起的作用,利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呈现了学生多方面的相互关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习内容从简单地研究教材,扩展到学生的丰富的生活空间,微课使学生关注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知识面迅速得到了扩大。四、微课转变了学生

6、的学习方式微课的呈现,使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通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微课,我发现它不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理念,有助于转变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总之,微课,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微课为载体的“先学后教”具有生动形象、反馈及时、容易保存、方便检索、集约化规模效应显著等优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主要讲授新课而重在答疑解惑、厘清知识结构,学生课堂讨论互动、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增多,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讲授不见琐细详析,不见无效赘述,简约简要,精当精彩;小组合作不见随意组合,不见低效重复,围绕主题,注重高效;学生展示不见从众答案,不见浅层徘徊,形式多样,思维多向。微课,真正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打开了“一扇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