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风格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676709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风格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领导风格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领导风格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风格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风格案例分析李斯的防御型领导风格防御型领导与进攻型领导是相对应的。他们有着相反的表现特征。一个表现的是强硬,一个表现的是柔弱。一阳一阴,一刚一柔。李斯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帮助秦始皇实现了六国的统一,是秦国的开国功臣,同时他又伙同赵高发动宫廷政变,助纣为虐,最后导致泰国的灭亡。他与尼克松一样既有辉煌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正如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的: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史记中对李斯有这样的一个评价:“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

2、不见人犬之状。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李斯非常有名的“老鼠哲学”。李斯认为一个人的“贤”与“肖”,或者说高贵与贫困与本人没有关系,与他所处的“位子”和“环境”有关。这充分表明了他依附环境、依附权势的价值观念。一、善于调整自我李斯的第一个显著的表现特征就是能够敏锐地把握现实环境的变化,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我的追求和目标。这一点与尼克松不同,尼克松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的。史书记载李斯“门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李斯学业有成以后,离开了他的老师,临走时对他的老师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呑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

3、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有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人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斯对当时七国的力量对比,以及未来的历史发展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李斯来到泰国以后,当他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时候,他为秦始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形势已经成熟,秦国统一六国就如同像“扫除灶台上的灰尘一样”容易。秦始皇非常认同李斯的观点,马上提拨李斯为长史。可以说,李斯一方面是凭着自己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另一方面凭着自己对秦始皇个人欲望和想法的准确把握,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并因此走向了他个人成功的仕

4、途。李斯把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与秦国的发展和强大联系起来,并依据秦始皇的愿望和追求来调整自己,这在是非常现实的。这种实用性的态度在李斯的身上体现的很明显,这也是防御型领导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二、喜欢顺应时势纵观李斯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具有明显的“顺上”风格,处事小心翼翼,从不违背上司的意愿,主动接受权势的影响是李斯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我们从尼克松的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尼克松在竞选副总统期间,不仅坚持顶着来自上面的压力,而且巧妙地利用舆论的力量迫使他的上司艾森豪威尔接受了他,尽管这让艾森豪威尔心里非常地不舒服。李斯进入朝中为官以后十分注重分析和运用朝中的各种力量,一方面始终与最高权势秦始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

5、不得罪皇族势力和朝中权势。吕不韦集团灭亡后,秦始皇把吕不韦的门客全部悉数充军。作为曾经是吕不韦门客的李斯不仅毫发未损、全身而退,而且能够重新获得秦始皇的信任,足以说明他对政治形势的把握有独到之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一次朝廷大会上,当时的宰相王绾提出了分封的建议。他认为,燕、齐、楚三国远离秦国,应该分封几个皇子为王帮助秦始皇镇守边疆。王绾的建议几乎得到了所有大臣和王公贵族的支持和认同。但李斯非常了解秦始皇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他站出来坚决予以反对,他认为分封皇子为王,从现在看来,父子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很近的。但是几代以后,这种血缘关系就会疏远,国与国之间就会因为获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而进行战争

6、,要想建立千秋万代的秦王朝,必须推行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李斯的一番言论说到了秦始皇的“心坎”上。之后王绾受到冷落,由李斯接任了宰相的职位。李斯随着自己越来越走向“人臣无二”的地位,越来越担心失去已有的权势和富贵,讨好、逢迎秦始皇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八年以后组织召开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朝廷大会。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在这次会议上再次提出了分封的建议。唯独李斯再一次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认为这些儒生是在妖言惑众,公开反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且,在这次大会上,李斯进一步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求除了秦国史官写的书以外,其它各国的历史书籍一律销毁。李斯的提议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称赞。

7、“焚书”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我们说“焚书”罪不在秦始皇,而在李斯。是李斯的“逢君”引发和助长了秦始皇“焚书”的罪恶,使秦始皇背上了千古的骂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防御型领导有一个非常大的特征就是,如果他的上司表现出了优秀的品质,他会努力促使他发扬光大。反之,如果他的上司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他也会努力促使他“发扬光大”。三、关注自我安危李斯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屈从现实的压力是他的第三个表现特征,也充分表现了李斯自私的本性。如果说在面对“成功”方面,尼克松是“患得”,不断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进取。那么李斯就是“患失”,害怕失去已有的成功,害怕面临失败。身居

8、高位以后,李斯更是担心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表现了比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一次,李斯把韩非的几篇文章拿给秦始皇看,秦始皇大加赞赏,并说:“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他为了得到这个人才,不惜向韩国动用武力施压。他对韩王说,要么主动把人送过来,要么就派大军消灭韩国。韩国无奈只好让韩非出使秦国,李斯设计将韩非留在了秦国。韩非来秦国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存韩,他在文章中建议秦始皇要先攻打强大的赵国而不是先攻打弱小的韩国,而李斯却认为要先攻打弱小的韩国而不是先攻打强大的赵国。李斯的建议比较符合秦始皇的想法,这让秦始皇对韩非有了戒心。李斯为此添油加醋说了韩非的许多坏话。秦始皇在李斯的劝说下,将韩

9、非关入了大牢。最后,李斯没有放过自己的同门,在没有得到秦始皇命令的情况下,用毒酒毒死了韩非。韩非的死固然与他本人有关。但李斯也不能推卸责任。这说明在李斯内心深处有一个不能说出来的担心,那就是害怕在以后的日子里秦始皇一旦起用韩非,会影响自己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秦始皇在最后一次的出巡中死在沙丘这个地方,中车府令赵高向李斯提出要篡改秦始皇的临终的遗命,拥戴胡亥登上王位。李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赵高的建议,表明不能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赵高非常了解李斯的弱点,知道李斯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富贵不能延续。于是就对李斯进行了说服和威协,在赵高引诱和威逼之下,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最终还是屈从了赵高。历史也给秦始皇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他生的时候没有人敢违背他,在他死后却是他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首先违背了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李斯的做法实在让人不可思议。秦始皇死后,他拥有宰相的头衔,而且站在正义的一方,完全可以彻底打击和制服赵高的阴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其根本原因就是害怕因此失去已有的一切,害怕与赵高在抗争中失利。李斯妥协、退让、守成的思想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