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676634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论文: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性学习,音乐课堂的一抹亮色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武汉市江夏区明熙小学 柯倩内容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1.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通过提出问题、完成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鼓励学生在自主协作中采集信息,加以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的学习方式。它是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学生自主确认和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个人、小组、集体等不同形式,收集数据、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有效交流形成客观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2.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3。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小学音乐 教学研究前 言探究是开启任何一门科

3、学的钥匙。探究未知世界,寻找问题的答案是学生的天性使然,而探究性学习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音乐这个可以进行无限探究的学科教学领域,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彻底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被动“学”的现状,为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一抹亮色。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尝试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既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案例研究出发,阐述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实施策略、价值体现及问题与思考,力图为探究性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深入推进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考。一、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是小学音乐探究性学

4、习的最本质的特征。此外,它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合作性等几个特点。1、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以构建一个个问题为主要学习方式的,问题应该是新的、未知的,它表现为答案的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其结论不是教师直接授予,而是需要通过探究才能得出结果。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其意义在于学习经历的探究过程,教师只需设计并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包括物质和心理情景)。这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必备前提。2、开放性:首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它可以源于教材的内容,也可以从拓展型课程中生发,还可以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问题。其次,从学习形态方面看,问题式的研究打破了教与学的

5、时空界限,把封闭式课堂变为开放式课堂,课内课外相关,校内校外互补。尤其是四通八达的网络,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开辟了新的渠道。再次,探究性学习的结果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3、实践性: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都是通过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等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探究性学习更是凸显了这一特质。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它把学生参与音乐的艺术实践和探究过程的行动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培养审美情趣,提高

6、音乐素质。4、过程性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5、创造性: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音乐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把它们进行整合,从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探

7、究性音乐学习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学生在最大自由度的环境中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只要为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学生会在广阔的音乐世界里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究,从而感受到创造的快乐。6、合作性:倡导自主、合作的音乐学习方式,是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通过与人合作的方式,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特长,还有利于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也就是说,自主探究只有建立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才能达成目标。合作

8、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二、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一)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民主空间音乐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开放的、充满趣味的音乐学习环境中围绕某一个问题情境,通过感受、体验、探究、创造等活动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音乐课堂这个充满个性的世界里,音乐的特质为师生提供了无限探究的空间。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

9、”是探究性学习的灵魂。有了问题,探究性学习才更有动力和创造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小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它需要音乐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发挥音乐学科特有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探究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涵在情境之中,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案例一:音乐四要素对歌(乐)曲风格的影响师: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南泥湾。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音乐网站搜索南泥湾的其他表现形式。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几个音乐搜索网站,也可以自己利用搜索引擎去查找。(学生在各种音

10、乐网站中积极查找后,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生:我找到了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生:我找到的南泥湾是摇滚歌手崔健演唱的。生: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筝演奏的南泥湾。生:我找的南泥湾很特别,是用口哨吹奏的。生:我还找到了由黑鸭子演唱组的南泥湾。(教师把学生找到的音乐作品片段逐一播放给大家欣赏)师:你们搜索到了这么多不同版本的南泥湾,想一想,这些作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生:这些作品的旋律基本上是相同的。因为无论它怎么变化,我都能听出它是歌曲南泥湾。生:它们的不同之处是情绪不太一样,像古筝演奏的很悠扬,而口哨版的加入了电声乐队的伴奏,挺时尚的,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动起来。生:同样是独唱,郭兰英和崔健的唱法完

11、全不同,一个是民歌唱法,嗓音很甜美,另一个却比较粗犷,声音有点沙哑。生:黑鸭子演唱组把南泥湾唱成了几个声部,特别好听。师:说得真好!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同一首歌曲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听赏不同风格的南泥湾片段,激烈地讨论是什么使歌曲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教师把学生谈到的节拍、速度、情绪列表呈示,帮助学生理解)师:原来同一首歌曲,只要它的速度、力度、音色或者节奏发生了变化,都能使歌曲乐曲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音乐四要素对歌曲乐曲风格的影响。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提供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传统的音乐

12、课在教授“音乐四要素对乐曲风格影响”这一知识点时,常常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教师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常用理论讲解来说明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听众的角色,脱离了听觉的感受、体验和比较。而在探究性学习的尝试中,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无限宽广的网络资源,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学生的主动行为有施展的空间。学生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取了音响信息,而且在搜集、筛选、整理、分析的过程中,获取了音乐的积淀,也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二)丰富探究的活动形式,构筑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境界探究的愿望、创造的欲望是一种心理需求,由此引发出的探究动机、创造

13、意向,是学生探究、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出发点,也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在小学音乐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需要,二是冲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导入、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问题的探究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构筑起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境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民主的学习空间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必要环境,教师还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我们在探究性学习

14、中,一是要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如影视、多媒体、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绘画等方式再现音乐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音乐的兴趣。二是要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案例二:我们和太阳通上电话啦!我给太阳提意见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幻想和童话色彩的歌曲,用“小朋友和太阳打电话”的拟人手法,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善于幻想的特点。在学会歌曲后,教师设计了以下探

15、究活动。第一课时:师:能和太阳通上电话,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内容外,你们一定还有很多话想对太阳吧?把你们的话记录下来编进歌里唱给太阳听,好吗?学生在小组中经过思考和讨论,创编了以下歌词:小组1:春天雨水太多了,请你减少一点点;夏天雨水太少了,请你增加一点点。小组2:北方天气太冷了,请你暖和一点点;南方天气太热了,请你凉快一点点。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饶有兴味地演唱新编的歌词。师:太阳接受了我们的意见。不过,当它知道我们中国上海马上要开世博会的消息后,为了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也想给我们提点意见。课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研究研究:太阳会给我们提什么意见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

16、流。第二课时: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在课后都开展了探究活动,下面让我们来交流吧!生:我家的小区虽然这几年绿化多了些,但我觉得还是不够。太阳如果看到地球绿油油的,一定会很高兴的,所以我创编的歌词是“地球绿色太少了,可以增加一点点”。生: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展示照片:垃圾满地,污水横流),于是我联想到太阳会对我们说:“城市垃圾太多了,希望减少一点点。”生:我在上学路上经常看到乱张贴广告的现象,我想,太阳看到了一定会对我们提意见:“墙上广告太多了,大家不要乱张贴。”生: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全家已经积极响应,每星期少开一天车。我想,太阳也会赞同的,它会说:“汽车尾气太多了,大家减少一点点。”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