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0673789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198kJmol1、P-O:360kJmol1、O=O:498kJmol1,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 -126kJmol1B. -1638kJmol1C. +126kJmol1D. +1638kJmol1【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P4分子内有6个P-P键,则P4(白磷)+3O2=P4O6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198kJ/mol6+498kJ/mol3-360kJ/mol12=-1638kJ/mol,故

2、答案为B。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 FeCl3溶液中滴加HI溶液:2Fe3+2HI2Fe2+2H+I2B. 1 molL1 NaAlO2溶液和4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AlO2+4H+Al3+2H2OC. 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NH4+H+SO42+Ba2+2OHBaSO4+NH3H2O+H2OD. Na2S2O3溶液中滴加过量稀H2SO4:3S2O32+2H+4S+2SO42+H2O【答案】B【解析】A. FeC13溶液中滴加HI溶液:2Fe3+2I=2Fe2+I2,A错误;B. 1molL-1NaA1O2溶液和4 molL-1HCl溶液

3、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和水:AlO2-+4H+=Al3+2H2O,B正确;C. 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C错误;D. Na2S2O3溶液中滴加过量稀H2SO4:S2O32-+2H+=S+SO2+H2O,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B是易错点,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

4、的大小,反应的先后顺序,注意隐含因素等。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H3H2ONH4+OH-B. H2SO32H+SO32C. NaHCO3Na+H+CO32D. CaCO3Ca2+CO32【答案】A【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A正确;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故B错误;C、NaHCO3为强电解质,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解,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C错误;D、CaCO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D错误;故选A。【点睛】电解质的的电离反应方程式书写时首先判断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用等号,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

5、方程式用可逆符号;其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最后,溶液中多元弱酸的酸式根不拆。4.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A. 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 将水加热煮沸C. 向水中通入CO2D. 向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答案】C【解析】H2OH+OH-,A中Na消耗H+,则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c(OH-)c(H+);B.将水加热煮沸即升温,则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c(H+)=c(OH-);C.向水中通入CO2即生成碳酸,则溶液中C(H+)增大,故c(H+)c(OH-),并使平衡逆向移动;D.向水中加入食盐晶体,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5. 反应A(g)+3B(g)=2C(

6、g)+2D(g),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D)=0.4 mol / (Ls)B. (C)=30 mol / (Lmin)C. (B)=0.9 mol / (Ls) D. (A)=0.15 mol / (L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应转化为同种物质,同种单位。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将各选项的化学反应速率都转化为A的反应速率,可得:A(D)=0.4 mol / (Ls),则(A)=0.4 mol / (Ls)2=0.2mol / (Ls);B(C)=30 mol / (Lmin),则(C)=30 mol / (Lm

7、in)60=0.5mol / (Ls),(A)=0.5mol / (Ls)2=0.25mol / (Ls);C(B)=0.9 mol / (Ls),则(A)=0.9 mol / (Ls)3=0.3mol / (Ls);D(A)=0.15 mol / (Ls)。由此可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故选C。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溴水中存在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反应CO(g)NO2(g) CO2(g)NO(g) H0,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C.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D. 合成氨反应

8、,为提高氨的产率,可加入适当的催化剂【答案】D【解析】【分析】勒夏特列原理:当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改变后,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条件的方向移动。据此回答本题。【详解】A、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硝酸银与溴化氢反应产出溴化银沉淀,溴化氢减少,使可逆反应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故A正确;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NO2含量增加,颜色变深,故B正确;C、Cl2与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Cl-,使反应逆向移动,降低Cl2的溶解度,HCl在水中溶解度很大,所以能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故C正确;D、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

9、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故选D。【点睛】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前提是改变的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对于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如反应H2(g)+I2(g)=2HI(g),增大压强,体系颜色加深也不能用夏特列原理解释,原因是压强不影响该平衡移动,体系颜色加深的原因是体积缩小,I2(g)的浓度增大导致。7.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有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pH13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弱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

10、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MOH是弱碱,说明MOH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根据MOH的电离程度划分强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详解】0.1mol/LMOH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MOH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不能说明MOH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证明MOH是弱电解质,故错误;常温下,0.1mol/LMOH溶液的pH13,即氢氧根离子的浓度0.01mol/L,MOH没有完全电离,则MOH为弱电解质,故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0.1mol/LMOH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NaOH溶液弱,说明MOH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说明MOH部分电离,

11、故正确;等体积的0.1mol/LMOH溶液与0.1mol/LHCI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无论是强碱还是弱碱,都恰好完全反应,故错误;故选B。8.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Mg(NO3)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Mg(NO3)2(s)2MgO(s)4NO2(g)O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NO2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之比为41B. NO2体积分数不再变化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 MgO的浓度不再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设v生(O2)=a,,v耗(NO2)=4a,同方向反应中,各气态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耗(O2)=a,所以O2的

12、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达到平衡,故A正确;B、反应物为固体,产物有两种气体,气体的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NO2体积分数保持不能变,不能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比例一定,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判断是否平衡,故C错误;D、固体浓度为常数,D项错误;.故选A。【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也可以是当随反应改变的量不再变化时即反应达到平衡来判定。9.已知:2H2(g)O2(g)2H2O(l) H1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 H21452 kJmol1H(aq)OH(aq)H2O(l)

13、 H357.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B.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C.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 kJmol1D. 3H2(g)CO2(g)CH3OH(l)H2O(l) H131.4 kJmol1【答案】B【解析】A、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给出的是2mol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1gH2燃烧放出热量142.9kJ,1gCH3OH(l)完全燃烧放出

14、热量1452 kJ32=45.375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正确;C、在反应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中除了H+、OH-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放出热量不是57.3 kJ,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3)2 整理可得3H2(g)CO2(g) CH3OH(l)H2O(l) H131.4kJmol1,D错误;答案选B。10.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气体密度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加入催化剂,B的平衡转化率提高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为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向吸热方向移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故正确;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加入催化剂,B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