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652294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 根据有关资料 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环境问题的差异 3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则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 崇拜自然 被动适应环境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水平低下 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 2 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生产力发展灌溉和农耕 依附减弱 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科学萌芽 3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不协调 人地矛盾激化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 人地矛盾激化 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

2、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4 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口激增 资源欠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达到较高的水平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 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人口 资源 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1 矿山开采 土地资源 植被破坏 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 对土地和地表水 地下水造成污染 修水坝 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阻断了河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 对水坝上游 地下水位抬高 容易引起滑坡等 对水坝下游 减少河水流量 泥沙淤积减少 河流入海口易发生海水倒灌 侵蚀海岸 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现代城市 首先是环境污染 其次交通拥挤 住房紧

3、张等 合作探究一 阅读教材92页活动 合作完成问题 2 1 分别是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2 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 但作用范围小 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 工业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 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破坏面积大 程度深 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3 合理即可 小结 工业社会时期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 原始社会时期 农业社会时期 人地关系思想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 二战以后 被动适应环境 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人地协调 当堂检测 东汉时期 狩猎生产图 上半部是弋射图 两个猎手正在

4、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是收获图 描写农夫们收割 采实 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回答 1 2 题 1 狩猎生产图 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 采集与渔猎B 耕作与灌溉C 采矿与冶炼D 建坝与筑路 2 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征服自然 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 崇拜自然 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 改造自然 开发利用土地 水等资源D 寻求人地协凋 B C 人地关系模式图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能量 废弃物 影响 影响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二 直面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 直面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产生的原因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压力 生

5、态破坏 先污染 后治理 二 直面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地域性 城市 环境污染人类生产活动集中 乡村 生态破坏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 发达国家 环境污染过度耗费资源 发展中国家 生态破坏为主人口与发展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合作探究二 如何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如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导致环境退化 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6、 如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等 当堂检测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此回答 1 2 题 1 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 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B 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 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 海平面将上升 2 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 人为难以改变的是 A 高消费 高浪费 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 对资源 能源的掠夺式开采C 生产工艺水平低D 自然资源有限的承载力 C D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基础条件目的 1 概念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三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

7、发展 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 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解决全球出现的环境问题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思考 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区别 提示 可从发展目标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文明标准 发展的时间尺度 发展的空间尺度 调控手段进行对比分析 续表 合作探究三 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应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停止一切开发环境的活动 这种说法对吗 合作探究四 阅读教材97页活动 合作完成问题 合作探究三 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应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停止一切开发环境的活动

8、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发展 仍然重在发展 所不同的是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要注重质量 其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合作探究四 阅读教材97页活动 合作完成问题 1 不同的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 下的定义不同 但本质是一致的 理解 可持续发展 这一概念是 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 发展 即社会和经济在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而是 可持续 即我们现在的发展 不会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2 有必要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 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 即人类的发展部应危及其他物质的生存 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

9、公路 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 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 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将不可避免 给蛇让道 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3 1 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 不正确 这种说法太片面 人类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要注意满足后代人的需要 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 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 综合利用 3 不正确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可以砍 但要砍 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4 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5 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6 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保护野生自

10、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7 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用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解释 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二者协调发展 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当堂检测 右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3 题 1 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 正确的是 指生态 经济 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 B C D 2 图中 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B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C 社会系统 生

11、态系统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D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3 对 的影响是 A 提供自然资源B 产生生产废弃物C 产生生活废弃物D 提供物质产品 资金等 D C C 课堂小结 6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 采猎文明时代 崇拜自然 被动适应环境2 农业文明时代 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3 工业文明时代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不协调 人地矛盾激化4 现代文明时代 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二 直面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1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