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0652285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仁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卷(每小题3分 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惩罚(chng) 绯闻(fi)埋怨(mi) 扑朔迷离(shu)B鸟瞰(kn) 横亘(gng)笨拙(zhu) 爱憎分明(zng)C应和(h) 梵文(fn)懵懂(mng) 噤若寒蝉(jn)D狡黠(xi) 诘责(ji)谥号(y) 翘首以待(qio)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对垒端详耐人寻味首屈一旨B驱动交融风云变幻充耳不闻C辐员营销不可名状独树一帜D寒暄急燥山清水秀鞭辟入里3下列

2、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自然科学领域如此奥妙,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B这是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大家相敬如宾,在此学习我倍感愉快!C中国诗词大会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理喻的作用。D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贵州省铜仁市将全力以赴赢得关键胜利。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A“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D

3、近日,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发现的6家单位存在火灾隐患较多,并勒令限期整改,予以公开曝光。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

4、、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而且并不使人气闷。A BC D7下面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堕落沉沦的故事。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C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D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代表作

5、品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自私C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D期年之后 期:满9下

7、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而形貌昳丽 朝而往B欲有求于我也 战于长勺C虽欲言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B文章末尾写齐威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卷(共120分)一

8、、(24分)11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人家。(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蒹葭)(2)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5)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6)曹刿论战中作者引用一

9、个成语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这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 。1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本诗分别用“ 千寻 ”和“ 不畏 ”极言塔的高峻和诗人的勇气、决心。(2分)(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4分)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14综合学习实践。(6分)2019 年是我国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年,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学九(

10、一)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了三项征集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加。(1)征集主题标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不超过20字) (2分)缅怀五四先驱,奏响青春之歌 (2)征集邀请函:为缅怀那段风云岁月,班级打算向当地知名学者石教授写一份邀请函,邀请他来学校为同学们作专题讲座。有位同学写了一份邀请函,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指出来并改正。(2分)将词语“ 强烈 ”改为“ 诚挚 ”将词语“ 贵校 ”改为“ 我校 ” (3)征集结束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写一段优美的结束语。(不少于110字) (2 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在缅怀五四先驱、崇尚爱国情怀的活

11、动中圆满结束。但永不褪色的青春之歌犹在耳畔回响,“青春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让我们沿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昂扬前行,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吧!二、(36分)(一)阅读短文,完成1518题。(18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

12、”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

13、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

14、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5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4分)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16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 “盲目”一词的含义。(3分)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本义是指对事物或事理认识不清,这里是指不经过实践分析,就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判断力。17比较选文第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5分)1972年丁肇中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