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2.70KB
约7页
文档ID:13064239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_第1页
1/7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一、历史沿革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是由原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原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强强联合新建而成新学院依托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科一体化建设,拥有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8 个工学研究生专业和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 4 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1986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1 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的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一级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光学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并设立“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院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及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二、教学与研究基地光学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共同拥有“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筹) ”和“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大国家级科研平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湖北省光电测试服务中心” ,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还拥有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B 类)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中心(与清华大学等共建) 、教育部财政部“面向群体人才创新互动式培养实验区”国家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与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基地之一三、学科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立以来,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研究热点,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理工结合” 、 “产学研结合” “多学科交叉结合” ,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材料为基础,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系统应用为方向,以国防和军工强势特色带动工程应用研究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优势光学工程学科目前已形成了面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高新技术、面向产业化的“四个面向、顶天立地”的学研产良性发展的科研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基础研究为源泉,以技术创新为龙头,带动了武汉地区光电子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学校周边光电子激光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起到了技术发动机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经济腾飞,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近 50 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项目等,直接服务国家、国防和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等决策咨询方面,本学科在推进武汉中国·光谷微电子及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在光通信、光电器件、光电信息存储、激光等领域,参加湖北省、武汉市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已与 OLYMPUS、唯冠集团等 11 个企业联合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激光医疗器械子联盟、湖北省激光装备制造产业技术联盟、湖北省数字家庭产业联盟、3U 超高速光传输产业联盟等行业技术联盟,作为理事长单位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等行业学会、协会,作为支持单位和协办单位参与深圳、武汉光电博览会与论坛,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及成果转化在产学研及成果转化方面,成功孵化了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武汉迪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企业;为支撑“武汉·中国光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研发了系列半导体热敏陶瓷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在国内 20 余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近 20 亿元,新增效益近 10 亿元;扶持了湖北台基、江粉磁材、华工科技等上市公司。

扶持“高理电气公司”是全球最大陶瓷热敏元件生产商之一,系列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6 项积极引进 Intersil、O2Micro 、世纪民生等 IC 设计公司近 30家在信息存储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与武汉新芯、山东浪潮等企业结成产学研用联盟,开发出国内首批相变存储器功能芯片,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和习近平等的亲临视察并高度评价在高技术国家安全及武器装备预研方面,结合国防科技急需,重点关注微波通讯技术、隐身与反隐身技术、脉冲功率器件等研究;设计制造系列高性能信息功能材料及元器件,为航天、航空及兵器等提供系列滤波器及微波天线等多项技术,已应用于军工型号产品,创造产值数十亿元特别是在 60 周年阅兵式,研制微波通讯核心组件装备于空警-2000 上,领航天安门上空,备受关注,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四、招生专业及师资队伍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8 个工学研究生专业和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现有教授 39 人,副教授 53 人。

其中特聘教授 1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 6 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 33 人,95 人拥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有国际化研究视野的中青年人才队伍五、学术交流坚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有效地开阔科学研究的视野,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每年选派 10 名左右中青年教师赴国际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研究,互动学习,造就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队伍六、科学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紧密围绕电子信息领域学术前沿、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需求,长期致力于信息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的研究,发展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为适应国家发展三大战略需求,一直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考察和指导工作凝练科学研究方向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系统;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元器件及无源集成;高速、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微波材料与微波器件、微波组件技术;磁性材料和智能吸波结构设计与制备;新型微纳 MOS 器件与功率半导体器件光学工程学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功率激光及应用,包括高功率(高能量)CO2 激光器、关键单元技术与系统集成、激光工业和国防应用等;光通信与光网络,包括光纤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光通讯光互联和光纤放大器等内容;光电器件与集成,包括全光信号处理器件与集成、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发光与显示器件等内容;激光生物医学,包括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光子生物成像技术等内容;激光物理与非线性光学,包括新型激光机理研究,新型激光器件与技术机理研究,孤子驱动的新型光电子器件机理研究等内容;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包括激光微制造、激光刻蚀与毛化、基于激光熔覆的快速制造以及激光表面强化中的机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内容;光电检测与光信息处理,包括光电信息控制与测试技术,激光信息感知技术,微光电机系统与光电成像技术,微光学成像和光电成像技术等内容。

已经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七、毕业生就业学院研究生素以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著称,无论是出国留学和读博深造,还是进入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都受到普遍好评本学科已为我国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输送了大量人才培养了包括海外大学教授(汪立宏、仲冬平、潘应天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骆清铭、曾绍群、张新亮等) 、(陆培祥、周治平、刘文等) 、973 首席科学家及大型光电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郑宝用、马新强、孙文)等一批优秀人才八、拟招生计划预计招收 40%工学免试推荐硕士生和 50%专业学位免试推荐硕士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九、资助标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享受学业奖学金资助,免试推荐生享受全额学业奖学金资助,助学金资助标准将不低于 400 元/月(每年按 10 月计) 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除软件工程外)学制为 2 年,学费自筹,但可根据录取类型(免试推荐或公开招考)分别享受一等或二等奖助学金,其中一等奖助金资助金额与学费一致,二等奖助金资助金额是学费的一半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学制为 2.5 年,学费自筹,不设置奖助学金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182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080300 光学工程01 光电测控技术02 光电信息存储03 光通信与光网络04 基础光子学05 激光科学与工程06 集成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制造07 纳米光电子学08 生物医学光子学09 有机光电子学10 太赫兹光电子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43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838 物理光学839 激光原理 ( 201、243 选一)( 830、831、838、839 选一)0803Z1 光电信息工程01 光电测控技术02 光电信息存储03 光通信与光网络04 基础光子学05 激光科学与工程06 集成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制造07 纳米光电子学08 生物医学光子学09 有机光电子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43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838 物理光学839 激光原理 ( 201、243 选一)( 830、831、838、839 选一)10 太赫兹光电子学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1 信息功能陶瓷结构及物性02 纳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03 纳米薄膜材料与器件04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05 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0 固体物理876 物理化学(二) ( 830、876 选一)06 磁功能材料与磁电子学080901 物理电子学01 光电测控技术02 光电信息存储03 光通信与光网络04 基础光子学05 激光科学与工程06 集成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制造07 纳米光电子学08 生物医学光子学09 有机光电子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43 德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838 物理光学839 激光原理 ( 201、243 选一)( 830、831、838、839 选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10 太赫兹光电子学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1 电子信息陶瓷、元件与无源集成02 微波材料与微波器件03 集成电路设计04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05 光电子器件与光电集成06 传感器技术与嵌入式智能系统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901 半导体物理 ( 830、831、901 选一)0809Z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01 微波介质滤波器、微带天线与LTCC 无源集成02 隐身材料与电磁兼容技术03 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04 热释电陶瓷及红外焦平面与集成传感器05 磁性材料与自旋电子器件06 智能材料与智能系统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901 半导体物理 ( 830、831、901 选一)07 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材料与器件0809Z2 半导体芯片系统设计与工艺01 集成电路系统结构02 嵌入式系统与系统芯片设计03 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04 小尺寸半导体器件05 半导体芯片封装与测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固体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901 半导体物理 ( 830、831、901 选一)06 集成电路工艺专业学位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