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0638401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磐安县第二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卷时间: 2018 年 1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墨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表明( ) A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地方权力已开始向天子集中C诸侯在自己封国内居大宗地位 D诸侯要向天子提供军赋力役2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

2、致面折延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使内外朝权力平衡 C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告诫自己人外有人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C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4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据史料载,宋仁宗朝的参知政事吴育“

3、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 )A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 B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 C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 D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6“腹里”是内地的意思,元朝对中书省直辖地区通称 “腹里”,“腹里”特指今天的( )A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 B河北、山西、辽宁以及河南北部等C陕西、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 D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等7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

4、输出 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程度加深8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A B C D9右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战争10“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11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12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6、 C段祺瑞 D黎元洪13右图所示小说发表于1910年。作者陆士谔以梦为载体,畅想立宪四十年后(1951年)的新中国美好景象。该书的发表( )A证明中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 B体现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的美好愿望C反映民众对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追求 D说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14梁启超在1915年曾回忆辛亥革命:“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 C民众普遍接受民主思想 D社会各界拥护共和制度15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的一部法律文献。下列对这一文献的评述,不确切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

7、阶级宪法B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C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6“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以下对这一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布于1919年 B得到中国共产党指导 C受到工商界响应 D体现了反帝爱国性质171995年4月25日,纽约的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

8、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A B C D18下列口号与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中山( )组建中国同盟会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颁布临时约法 发起国民革命运动A B C D2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遵义会议2120世

9、纪20年代末,江西遂川农村传唱一首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歌中所唱的“共产党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革命军 C八路军 D人民解放军2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发动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他们的做法反映了全国上下( )A主张和平建国 B希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倡导国共合作 D要求“攘外必先安内”23某次战役后,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此役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蒋中正也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国内各党派团体纷纷致电祝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文中的“此

10、役”是指(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4抗战期间,大公报在一评论中写到,“此一噩耗,於七七三周年纪念之日发表,统帅通电述其战绩,国府明令彰其忠烈,全国军民同胞为之雪涕。将军之死,乃抗战三年以来第一个殉国之大将”。该评论评价的是( )A长城抗战中牺牲的安德馨 B多伦战役中殉国的吉鸿昌 C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 D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张自忠25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

11、制度已经建立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26根据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两者共同之处是( )A可实行与祖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 B可拥有自己的军队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27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B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C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

12、作关系 D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2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边交政策29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54年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B辛亥革命 共同纲领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

13、国”C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 1954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30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这是指新中国实行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1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321969年,台湾同65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到1974年10月,只有32个国家同台湾有“外交关系”,此后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数目还在继续下降。材料所述趋势从侧面反映出( )A海峡两岸达成了重要共识 B中美之间已建立外交关系 C祖国统一大业遭遇了挫折 D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3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多领域“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