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0637659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玉山县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三 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 )A反映了各国礼崩乐坏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特权2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

2、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A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4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

3、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雅典( )A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C. 改革是保护农民的利益 D离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5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A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D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6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

4、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B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7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下列可作为其主要理由的是(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B会议开始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8.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

5、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9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 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 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10.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

6、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11.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与古典政治中借助广场集会把民众聚集在一起,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以下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 批评英美出版业为资产阶级服务 B 认为英美政治缺乏言论自由C 揭示出政治只是统治阶级的专利 D 抨击英美政治左右人们思想12.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7、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14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

8、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B. 士人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C. “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 D. 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151807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1871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

9、制,但保留专制色彩。德国60余年的探索充分体现( )A. 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 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C. 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 D. 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16.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

10、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的洪仁玕( )A表达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向往 B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清楚的认知C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 D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8威海战役时,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这封信客观上反映了( )A科举制阻碍科技进步 B日

11、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C八股取士忽略经世致用 D清政府作战策略失当19中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认为,对一般中国人来说,民族认同感潜藏在心中,远未达到“活跃而自觉”的程度。如果不出现大的内忧外患,只会维持在潜存的局面。可一旦有社会、政治的大变动,尤其是遇到外患时,“先知先觉”的民族主义者仍可诉诸大众的民族认同感,将其唤起并使之转化为政治力量。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提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最高峰C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D大革命失败后爆发南昌起义20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

12、维埃政权所有”的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这一转变说明了( )A中共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B中共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C中共注重满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D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移到农村21. 在17世纪早期,中国茶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B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C中西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D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22.辛亥革命期间,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有学者称之为“廉价

13、革命”。这一革命形式( )A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B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C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奠定了后来军阀割据基础23.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24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4、、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 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 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C. 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 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其中25题14分,26题11分,27题12分是必做题;28、29题是选做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体家庭摆脱家族而独立作为社会基本细胞而大量涌现,是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环节。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整合和普遍化,成为两千年中持续保持的强固传统。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据张国刚中国家庭史材料二唐代婚姻重门阀世族,宗室婚嫁“取门阀者配焉”,而宋代“不限阀阅”,以致“宗室以女卖婚民间”。北宋中期以后,“子孙蕃衍,皇族渐多”,宗室不乏“贫无官”者。缺钱、贪钱,“宗室以女卖婚民间”。宋代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