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637153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A. 农业发展迅猛B. 官吏待遇下降C. 郡县制度形成D. 分封制度崩溃【答案】D【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崩溃,D正确;A项中的“迅猛”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能说“有一定的发展”,排除;以粮食为标准不等于官吏待遇下降,故B错误;材料只是谈到官吏

2、待遇的变化,没有涉及郡县制的形成,排除C。2.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重树儒学地位B. 保护宗族制度C. 缓和社会矛盾D. 抑制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说明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血缘亲属为优先考虑,宗族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项正确;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与重树儒学地位无直接联系,A项错误;允许买卖土地,可能造成土地兼并,并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抑制商业发展,D项错误。3.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

3、。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逐渐衰落B. 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C. 宰相成为宦官附庸D.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掌权的宦官”本质上是代表皇权,“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正确;中央集权是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而材料中“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表明是中央政府内部,A与中央集权概念混淆,排除;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形成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职权,与材料中“唐朝时,掌权的宦官”不符,故B错误;宰相成为宦官成为附庸,与材料中“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

4、文,枢密掌武”不符,故C错误。4.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A. 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B. 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 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D. 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可知宣慰司掌握军政大权,从“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可知宣慰司是受命于行省,介于行省和郡县之间的机构,故C正确;从“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可知宣慰司不是中书省外派机构,故A错误;从材料“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可知宣慰司不是管理宗教的机构,故B错误;材料中

5、没有体现宣慰司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故D错误。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 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C.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答案】D【解析】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秦时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地

6、方管理的效果,故排除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确立,排除C;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切入,结合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思考.,故选D;6.汉景帝曾“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诸官。长丞皆损其员”。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A. 汉政府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B. 平定王国叛乱创造了打击王国的契机C. 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D. 同姓诸侯国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支柱【答案】B【解析】【详解】汉景帝时,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

7、乱,汉景帝平定叛乱后,开始打击王国势力。材料中的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减少王国的官吏等措施就是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故B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不符合“无为”而治的政策,排除A;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加强了中央集权,C错误;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后来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乱,不利于中央集权,D错误。7.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A. 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

8、.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指出察举存在许多弊病,“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隋朝开始将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错误;“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错误;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错误。8.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答案

9、】A【解析】【详解】“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表明中书省强调高效行政,“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体现中央集权,故A正确;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和扩大地方自主权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BCD。9.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A. 发展小农经济B. 推行重农政策C. 重视农业生产D. 保护农民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主要是为了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故A正确;“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指的是分户令,重视农业生产、推行重农政策不是分户令的着眼点,排除BC;秦国的法

10、律主要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不是保护农民利益,故D错误。10.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等级观念的影响B. 社会管理的需求C. 征收赋税的需要D. 城市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宋代的时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出现“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故D正确;等级观念与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无关,排除A;BC都是由D引起的,不是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11.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

11、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A. 丝绸之路的衰落B. 经济重心的南移C. 程朱理学的兴起D. 政治中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反映出宋朝时期南方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出现了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B正确;科第人物南方超过北方与丝绸之路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程朱理学的兴起应该是对全国都有影响,并非只对南方有利,排除C;北宋政治中心在北方,并且政治中心的转移与南方文化发展没有

12、必然联系,排除D。12.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C.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及均田制下“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可见此规定下注重家庭纺织业,有利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商品经济注重商品的流通,与材料规定没有必然联系,A项排除。题干强调重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民营、官营手工

13、业无关,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C. “重商”政策确立D.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答案】B【解析】【详解】由“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可以分析出农民迁业造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而材料的时间是明朝中后期,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

14、济政策,所以C说法错误,排除;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所以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进行思考。14.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

15、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B正确。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排除。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C排除。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15.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粱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 课程设置多样化B. 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C. 向社会下层扩展D. 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太学主要讲授儒家经典,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故B正确;太学主要从事儒学的教育,A的表述错误;C、D两项应为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学的影响,与题目中的信息“西汉时期,太学”不符,故排除。16.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A.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B. 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C. 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