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0637048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A.年龄长幼 B.贤良优次 C.出生贵贱 D.血缘亲疏3.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A.刺史 B.郡守 C.同平章事 D.三司使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

2、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D.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5.某大学历史系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D.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的高度6.白居易论及当时的某机构时曾说:“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

3、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该机构最可能是唐初的(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政事堂7.史记蒙恬列传载:“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其中的“道”( )A.指直道 B.有利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C.是与县同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D.考古证实路面宽度在10米至20米8、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

4、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9.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10.秦朝中央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治粟内史1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宗法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

5、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 B.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 辛丑条约C.太平天国 辛丑条约 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13.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司法主权

6、14.毛泽东在评价某次历史事件时说“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他是在评价(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15.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

7、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C.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17.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 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18.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8、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19“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20.新近学者研究认为英国光荣革命的和

9、平、顺利只不过是两百年来政治家和学者所共同塑造的表象而已,英国的革命和其后的法国、俄国、中国等革命并没有基本分别,现代化转型往往不可能避免流血、斗争、混乱,即使那么成功的光荣革命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对辛亥革命及为革命前仆后继的许多先烈感到释怀。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断推翻原有历史结论才能认清扑朔迷离的历史B.对历史理解的变化影响着现实中人们的历史情怀C.理清历史真相的价值有利于人们判断现实的是非D.历史学者的职责在于不断创新对历史的判断理解21.下图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 )A. 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B. 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C. 打破了日

10、军三个月的计划D.该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2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城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坚持“城市中心论”C.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决定发动南昌起义23.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 B. C. D.24.1

1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25.1895年广州起义时,革命党人被认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上述变化反映出( )A.民主共和观念日渐传播 B.清王朝统治的日趋衰弱C.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D.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26.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认为“从18世纪以来,讲

12、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价值。”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B.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7.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歌颂了.(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28.“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13、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9.1928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瞿秋白在会议中指出:“目前的反革命势力超过了工农,党现在的任务是加紧发展工农群众组织,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以推动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这表明瞿秋白( )A. 认为中共迫切需要壮大自身力量 B.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未能认清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 D.仍坚持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30.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

14、思想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31.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引发邵力子感触的是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2.1950年2月25至28日,宁波市召开了第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代表听取了宁波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财政局长的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宁波市第一届第一次协商委员会委员。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提案124件。对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行了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为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C.会议议题可能包括了宁波市加快公私合营的内容D.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33.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