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608192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孙子兵法把为将之道概括为“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许多学者商家都把现代商业竞争与战争类比,现代管理中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与军队选拔将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对职业经理人素质要求越来越多,但也没有超越孙武选将这五个方面的范畴。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能保持这五个方面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相信也能保持事业上的无往不利。智第一。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或团队的首脑人物,他的才智如何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成长空间,把“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第一素质来考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虽然现在各个企业在选拔培养上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和试题在不断地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才智的

2、测试,我仍然觉得无法通过试题来完成对“智”的测评。孙子兵法这个“智”,是智慧,而不是智商。我个人认为一个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有三项基本素质:心胸、眼界和智商。心胸开阔是第一位的,如果心胸不开阔,他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强烈干扰,对小事的计较会占用他的全部精力,从而导致他不可能有开阔的眼界。如果眼界不够开阔,眼光就不够长远,目标方向就不会正确,因而就算有个聪明的大脑,也不会成就大事业。一个高的智商在个人身上会成长出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小聪明,一种是大智慧。高的智商和高的学历以及丰富的知识,并不是智慧,真正要把这些变成智慧,必须要有个人宽广的心胸和开阔的眼界作为支撑,没有这个基础,只能算是小聪明,不

3、能算是大智慧!因此,我们评价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智”如何时,不仅仅要看他的学识,也不仅仅要看他的反应是否灵敏,更要看他的心胸气度如何!有了这份大度和从容时,我们再考量他的头脑是否灵活?是否能机智百出?是否能思虑周详?是否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才是智!孙子兵法中强调“奇正相生”,“正”是常规武器和常规战术,是保持企业正常运转秩序的基本方法,而“奇”是新式武器和非常规战法,是不为其他对手所预知的,在作战中,“正”只能保持团队的稳定和基本战斗能力,而取胜通常要靠“奇”,因此才有“出奇制胜”这个成语。所以,在保持企业常规运转的基本素质之上,能够非常深入地挖掘出别人无法了解的资源,创奇谋,出奇兵的,才是智

4、!那些学了几年书本,理论滔滔不绝,实践工作中却只能人云亦云,工作毫无新意者,即使有了更高的学历,即使戴过再多的头衔,也不是智!“智”是领军人物完成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一点不具备,即使“信仁勇严”全具备,也不可以为将,只能算是一个好的参谋或好的士兵。信第二。信是诚信,是言而有信,是履行诺言的能力。如今在金钱的召唤下,在社会整体浮躁的意识环境中,人们对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兴趣格外大,而对品格的修养和扎实的工作却兴致不高,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不例外。面向职业经理人出版的管理书刊读物也是多得数不胜数,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鼓吹速成技巧的,甚至对某些以谎言解决问题的事件冠以“智慧故事”的美誉,某种程度讲,已经造成了

5、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危机。就我个人观点看,诚信是一个人道德标准最基本的底线。由于人的信仰不同,走的道路不同,各个时期、各个群体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有的走仕途做官,有的入商界赚钱,有的走黑道组建帮派,但不论在哪个方向上发展着,如果没有诚信,说话不算话,两面三刀,或者阳奉阴违耍阴谋诡计,都会遭到唾弃,被人所不齿!因此,我认为诚信是脱离于信仰、价值观、文明之外的道德底线!信守承诺,说到就做到,是为将之人取得下属信赖、团队信任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致,人们就会认为你缺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人们不知道你的行动和承诺之间到底会有多大差距,不知道你一分钟前和一分钟后会起什么变化,这会

6、让人有受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再蠢再笨的人也不会喜欢被人愚弄的!这样的人缺乏凝聚力,如果带团队,必定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如果面对的是战场,绝对不会出现将士用命的局面。职业经理人作为管理者,每个人手中都有相应的权力,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决策的机遇,每个决策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作为个体的人,他的世界也是由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组合起来的,他不可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完全割裂开。因此他在每一个细枝末节问题处理中的诚信,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处理工作中,都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诚信。所以说,如果需要其担当重任,绝对不可忽略其任何一个有违诚信原则的事情。“诚实守信”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

7、不易!遇事不论大小,时时刻刻都要坚守诚信原则,这不仅需要一个相当冷静的头脑,还需要异常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对自我“诚信”声誉的无比珍爱,否则,很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小事上的失信,就粉碎了来之不易的诚信口碑。仁第三。仁是仁义!“仁义”这个词有好久不曾听到人提起了,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论述当中,基本看不到这个字眼,只是偶尔会在黑道人物的口中,才听得到这两个字。我觉得不是仁义这个词过时了,不适合企业管理的需要了,而是仁义这个词太过厚重了,许多管理者承受不起。“仁义”二字,我认为仁是仁慈,义是道义,二者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孙武这“仁”字的含义,即:大仁大义!为人当有慈悲心,但这份慈悲必须有符合天地正道的义作为

8、支撑,才是真正的仁义。此之大仁,应为爱国恤民之仁,敬业上进之仁,坚持正义之仁,珍视感情之仁,而不是无原则怜悯同情的妇人之仁(此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只是借用这个词)!如果说“信”是安定军心的关键,那么“仁”就是凝聚团队的要点。现代管理中常常说的以人为本,其实也是仁的一种体现。对于职业经理人,我认为,这个“仁”在仁慈之外,还有两层含义需要体会。一就是真诚!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团队的领导者,用真诚奉献之心做事,是为仁!用真诚关爱之心待人,是为仁!没有真诚,即使有仁义之象,也无仁义之实,也不能收仁义之效,是为假仁假义!假的终归是假的,即使演技再好,也会被人识破!二就是宽厚!所说“宅心仁厚”就是这个意

9、思,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容得下部属和同僚与自己的差异。管理者的责任是充分发挥团队内每一位成员的长处,从而达到112的效果,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人的短处上,始终无法释怀。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勇第四。此勇是勇敢,而不是胆大。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知道怕,而是知道怕还要去做。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胆大与勇敢的区别。“见辱则怒,拔剑而起,血溅三步”,勇是够勇,但只是匹夫之勇,而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有句成语叫“大智大勇”,我认为非常有道理:非得先有大智慧,才会造就大勇气。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个勇应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敢于担当之勇。看重自己身负的

10、使命和责任,不管是过失还是错误,属于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决不推托躲避,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该担当起来的也要全部担当起来。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如果与自身使命相一致,也会主动承担起来。小点说,这是少年华盛顿承认自己砍了苹果树的勇气,大而言之,这种勇是孙中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国为民终生奋斗之勇,这种敢于担当的勇气,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二是自信镇定之勇。自知自信,对局势和环境始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敌当前而方寸不乱。韩信弱旅出兵敢于背水一战,是这种勇;李靖三千铁骑千里奔袭直捣黄龙,是这种勇;这份镇定之勇,我认为也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三是知难而进之勇。中国有句谚语叫“明知山有虎,偏向

11、虎山行”,为了自己的目标,明知前途困难,充满荆棘,仍然勇敢前行,向困难迈进,愿将各种磨砺当成自我提升的一种修行。这种知难而进之勇,我认为也是一种真正的勇敢!对于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而言,这种建立在大智基础之上的大勇,正是决定其能否成为团队灵魂的关键,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把一个缺乏勇气的人当成中流砥柱的。严第五。这个严,我看就是原则性。为将者,或者说作为管理者,必须有极强的原则性。此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含混不清之处。一旦在原则上不清明,就会给团队的发展方向带来误导,导致团队成员无所适从,从而引发混乱。古语有云“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如果赏罚不严明,人们会认为你要打击善而鼓励恶

12、,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出现问题,团队中就没人愿意去冲锋陷阵了。关于严,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律要严。前面提到的“智、信、仁、勇”四个方面之中,不论是智的提升历练,还是信的履行实践,不论是仁的修行陶冶,还是勇的点滴锤炼,都离不开“自律”二字,没有经由长期严格自律的修炼,前面夸夸其谈讲的这些,都不可能实现。二是驭下要严。这一点似乎不必再多说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管理书籍都是告诫管理者要严格地执行纪律的。但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管理书籍充满了人们的视线,以及许多书籍提倡的情感领导、人性化管理等思想的流行,让许多管理者在如何执行纪律和规章上造成了思维上的混乱。其实情感领导和人性化管理与

13、执行纪律并不矛盾,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仁是大仁,而不是妇人之仁一样,情感领导和人性化管理是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的,如果在规范未执行之前就搞折扣和变通,团队就会乱套。严之意义似乎是单调乏味了些,但正应了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普天之下,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中,真正能严格自律的又有几人?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的又有几人?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在强化“严”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这个原则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制度本身就有问题,还要盲目坚持,则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因此,这个严必须有相应的“智、信、仁、勇”做基础,能够保证管理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严不到正确的方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