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606362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染色体变异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阆中中学高2014级一轮复习周测试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B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叶绿素b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D用低温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后,镜检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64的细胞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B.三倍体植株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改变基因结构D.基因重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基因3、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

2、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不可育 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A B C D4、单倍体的概念是()A.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D.不论细胞本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体细胞中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 5、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

3、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B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C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D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6、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非同源染色钵的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B. C. D.7、育种工作中常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变和诱导多倍体,它作用的原理分别是作用于细胞分裂的()A间期和前期B间期和中期C间期和后期D前期和中期8、对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内

4、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9、下列实验操作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B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C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数量10、生物学实验都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顺序,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11、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

5、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倒位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分别属于不同的变异类型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部分区域仍可以发生联会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的性状不变12、在果蝇种群中染色体组正常的果蝇偶尔会产生XXY,XYY(雄性可育)、XO(O表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几种后代,下列对产生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后代原因的分析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XXY的后代是由母本减数第二次

6、分裂异常所致B.产生XYY的后代是由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C.产生XO的后代是由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D.XYY个体的后代能产生X、YY、XY、Y四种数量不等的精子 班级:_ 姓名:_ 得分:_ 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二、非选择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3、某同学为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适宜温度。用洋葱(2n=16)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I.实验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在常温(25)下,将若干洋葱用清水培养35天,待根长至约1厘米时随机分为4组。低温诱导处理:将3组实验材料分别放置于0、4、12培养箱中,对照组在_ _下培养,每隔12小时从各组

7、中取出部分根尖 (部位)制片、镜检。制片、镜检过程如下:.实验结果:只有4处理组在第四次取样镜检时,根尖才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其他各组材料在四次镜检中均未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请回答:(1)图中A代表的步骤是_ _。(2)本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_ _染料。实验过程中用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_ _ _。(3)在12下培养根尖,分生区一直没有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原因是_ _。(4)已发生染色体加倍的分生区细胞_(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5)若某温度下染色体加倍的洋葱根尖细胞周期为20h,分裂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0%,则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_h,分裂期细胞可能含有_条染色体。14、家蚕是

8、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在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回答问题:(1)突变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 _。突变个体减数分裂能产生_ _种基因型的卵细胞(2)野生型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 _个着丝点,若基因A的一条链中(G+T)(A+C)=25,则其互补链中(C+A)(T+G)=_。(3)家蚕野生性状(B)对突变性状(b)为显性,B、b均位于Z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选择杂合野生型雄家蚕与突变型雌家蚕杂

9、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后代中_ _,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若后代中_ _,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若后代中_ _,说明基因b纯合使雄性个体致死。阆中中学高2014级一轮复习周测试染色体变异参 考 答 案1、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DBBDDDABDCDD2、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4分)13、I .25C(常温) 分生区. (1)(清水)漂洗(2)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3)该温度不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能(5)18 32或6414、缺失 4 56 2 /5 只有雌性家蚕,且野生性状:突变性状=1:1(或野生性状雌蚕:突变性状雌蚕=1:1);只有野生性状,且雌:雄=1:1(野生型雄性:野生型雌性=1:1)雄性都是野生型,雌性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且雌性与雄的比值为2:1(或野生型雄性:突变型雌性:野生型雌性=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